第 5 讲:指示代词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指示代词的概念。指示代词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代方位的词语。在日语里,方位被分四种情况:
近称(近距离称呼);
中称(距离适中的称呼);
远称(远距离称呼);
疑问情况。
四种情况下使用的指示代词是不一样的。其中的前三种是按照距离区分使用的情况,而最后一个只用于疑问语句里,所以我们一会儿单独说。下面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是近称、中称和远称。
Part 1 近称、中称、远称
当两个人交谈的时候说到的物体是离两个人都比较近的话,我们就称为近称;如果这个物体距离听话的对方比较近,但距离自己(说话方)比较远的话,这个叫中称;如果距离两个人都远,那么就叫远称。比如我们来举个例子。
我家这个猫咪 3 岁了。
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对方作为听话方,显然是知道猫咪并不是在她的身边,而是在说话人的身边,因此这个情况下我们称为近称。
你的那个包包买成多少钱?
这个显然就是对方(听话一方)的包包了,所以用中称来表达“我自己距离这个包包比较远,但对听话的一方来说是很近的”。
那个人是谁?
在说这个话的时候,你明显可以感觉到,两个人在交谈的过程之中,都距离这个人比较远,所以使用远称。
我墙壁上的那个画吗?它是我小时候画的。
这个有点奇妙,这个其实近称和中称都是可以的。近称的原因不用多说,因为这个是你自己的画,而对方可能和你站在一起在看这个画,所以才会说这个话。所以,这种情况下是可以用近称的。
另外,中称也是可以的。可以思考一下。如果这个听话的人站在画的面前,但说话的人(画的拥有者)却在给这个听话人准备茶水的话,显然说话人本人是不在画的面前的,此时这个就只能认为是距离听话人比较近。那么,很有可能听话人会问说话人,这个画是怎么回事,你肯定得搭茬啊,那此时你只能说“你面前的这幅画如何如何”,按照距离关系,此时距离说话人较远,但距离听话人较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中称是合适的。
因此,你需要时刻把距离的概念搞得非常清楚,毕竟日语的称呼是有三种,而不是中文“这”和“那”,只有这两种。那么,最容易误会和误用的情况就是中称,因为它没有中文对应的翻译;如果你确实需要翻译明白的话,大概它等于“你那边”、“你那个”、“你那边那个”、“你面前那个”之类的翻译。这些都是比较合适的、比较契合这个语法机制的翻译方式。
Part 2 物体指代(これ、それ、あれ)
说完了距离关系,我们可以开始搞指示代词的概念和语法了。在日语里,指示代词也非常复杂,除了按距离分三种情况以外,还按照用法分很多种细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指代物体。
2-1 基本用法
我们使用「これ」、「それ」、「あれ」三个词语指代某一个话题提及的物体。这些词语自身就已经是物体本身了,所以此时不要在后面加上名词。另外,这几个词语分别对应了前文的近称、中称和远称的距离关系。我们来举例子:
これは私(わたし)のカンナちゃんのフィギュアです。(这个是我的、康娜酱的手办。)
其中的「これ」本身就指代后面提及的“康娜酱的手办”,所以本身就代替这个物体了,因此不要在这个「これ」后加名词;另外按照距离之分,句子大概是两个人站在一起,其中说话人拿着手办或者指着它前面的桌子上的手办在说话,所以用近称对应的词语「これ」。
それですか?それは私(わたし)の大(だい)好き(すき)なテレビ番組(ばんぐみ)「月曜から(げつようから)夜ふかし(よふかし)」です。(你说那个吗?那个是我超级喜欢的电视节目《熬夜要从周一起》。)
再长的句子,因为本身日语的语法和中文比较相似,所以你照着挨个翻译出来,基本上就能搞定。这里稍微说一个超纲不太多的语法:「大(だい)好き(すき)な」。其中「大」是“超级”的意思,专门放在「好き」后面表示程度深;而「好きな」你暂时把它们当成整体。这个「大好き」是“超级喜欢”的意思,「好き」是“喜欢”的意思。它在日语里被称为是形容动词。这个形容动词不是很好理解,所以我们暂时当成形容词(修饰名词)来理解。正是因为它后面可以修饰名词,所以如果你要在这个词语后面加一个名词的话,是需要在后面先加上「な」然后才是名词本身。所以这个句子里这一坨是「大好きなテレビ番組」。关于形容动词的概念,我们先知道这么多就可以了。
可以看出来,这个句子虽然长,但是实际上你可以把句子简略写出来就是「それは番組です」为主干信息,而「大好き」啊、「テレビ」这些词语的作用仅仅是对这些句子的具体成分作一个限定效果。没有它们范围可能很大,比如「テレビ番組」的「テレビ」要是不说的话,别人就不知道是“电视节目”还是“广播节目”还是“网络节目”;而前面加的「大好き」“非常喜欢”就强调了你喜欢的程度很深,让别人听出来你是确实有感情色彩的。最后,因为听话人可能在指着电视机(因为他可能在看)然后问听话人,所以用中称是没问题的,效果请类比前文说到的”主人公在给听话人泡茶,然后听话人指着电视机在问主人公这个是什么“之类的感觉。
あれはパナソニック会社(かいしゃ)のビルディングです。(那个是松下电器公司的建筑楼。)
显然两个人对于大建筑物来说是远处指着说明,所以两个人都对这个建筑物很远,因此用远称「あれ」。
2-2 对应的提问
显然,既然要想用上上面的话,肯定是有人会先提出问题,比如问你“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才会有上面的那些例子的回复内容。所以,提问也比较重要。
我们使用「何(なん)ですか」来提问。其中「何(なん)」是”什么“的意思。
——これ、何(なん)ですか?——妹(いもうと)の本(ほん)です。(——这个是什么?——这个是我妹妹的书。)
在回复里,一般没有必要去刻意强调“这个”还是“那个”,毕竟提问者本人已经说过一次「これ」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回答者里,「これ」是可以不用的,直接省略掉也没有关系。
Part 3 带出物体(この、その、あの)
前文介绍的是直接指代一个物体本身的说法,那么下面我们要学习的第二种情况就是带出物体的情况,也就是在词语后需要加上名词的情况。因为前文提到,「これ」这一套词语往往是不在后面加名词的,所以才单独有了一套新的词语。
我们使用「この」、「その」、「あの」三个词语(就是把假名「れ」改成「の」而已)来表示和前文意义差不多,但可以带名词的写法。因为「の」是“的”的意思,所以它显然后面会配一个名词。这样记的话就好记了。
あの人(ひと)は、誰(だれ)?(那个人是谁?)
这句话说的时候,可能两个人站在一起,但指向了一个远处的人在问,他是谁,所以用的是远称。
その時(とき)、私(わたし)は宿題(しゅくだい)を全然(ぜんぜん)忘れちゃった(わすれちゃった)のを気づいた(きづいた)。(到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作业完全忘了做。)
这句话有点复杂而且超纲了。先不管其它的语法,我们来看「その」。这里的「その時」翻译成“那会儿”,那么为什么要用「その」而不是「あの」和「この」呢?因为说这个话的人是非常知道和明白对方正在听什么内容。对方听到的时间就是你现在说的“那会儿”。从逻辑上讲,用「その」就比较正常。不过你用「あの」也没有大毛病,只是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强调是“两个人都触及不到的发生时间”。
この番組(ばんぐみ)はご覧(ごらん)のスポンサーの提供(ていきょう)でお送りします(おおくりします)。(本节目由如下赞助商赞助播出。)
别问。这句话日本电视台经常用。它经常把赞助商列出来放在节目开头或结尾来表示赞助商都有哪些,而且这个句子基本上就没有怎么变过,你可以当成例句记一下。
分析语法其实不是特别复杂,不过有很多不适合现在说的语法(即使它们看起来不是特别难理解)。首先,句子拆分成这样:
この番組は:「は」是助词,引出主题。这个部分显然就是引出句子话题,表示这句话是在说“节目”本身的事情;
ご覧の:「ご覧」是“如下列举的”、“您所看到的”大概这样的意思,这个「の」就是之前说的“的”的意思的助词;
スポンサーの:和前面一样,「スポンサー」是“赞助商”,所以整个这一坨是“赞助商的“的意思;
提供で:「提供」是名词,后面加的「で」是助词,表达一种方式方法,表示“是由这些赞助商赞助的”这么一个形式;
お送りします:「お送り」是名词,表示“欢送”、“放送”之类的意思。
这里稍微超纲的语法是助词「で」,这个我们不久就会讲到它,所以无需担心;然后别的成分,比如「ご覧の」啊、「お送りします」啊,看起来复杂,但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已经说到过的语法点助词「の」和主宾谓的动词结尾的这么一个情况。
日本电视台在播放节目的时候,显然节目是它们自己的,而我们看到的节目相当于就是身临其境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个电视节目”用近称。
Part 4 地点指代(ここ、そこ、あそこ)
4-1 基本用法
说完了事物的代词表达,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地方的代词表达。中文经常习惯使用“这里”、“那里”之类的词语,日语也存在这样的词语。日语依然按照近称、中称和远称分为三个词语:「ここ」、「そこ」和「あそこ」。这里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あそこ」,它是「あの」和「あれ」这一派的,只是写法不是按照什么「あこ」的写法了,而是写成「あそこ」,这个需要特别记住。
ここはアジア大学(だいがく)。(这里是亚细亚大学。)
そこまで。(差不多得了啊。)
あそこは毛利小五郎(もうりこごろう)の探偵(たんてい)事務所(じむしょ)・毛利探偵事務所(もうりたんていじむしょ)です。(那个地方是毛利小五郎的侦探事务所——毛利侦探事务所。)
这里第二个句子写起来很简单——「そこまで」。「そこ」指的是听话人比较近的概念,而「まで」是助词,是“到……”的意思,所以这个句子直译是“到这里”。可以看出这样翻译一点感觉都没翻译出来。这个句子之所以这么简略,是因为它是一个省略了成分的句子。所以它大概等于「そこまではいいです」,即“到这里就行了”。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它也可以嵌入到别的句子里,这个我们就不多说了。总之就是一句话——它是省略了部分成分得到的句子,所以看情况翻译。
4-2 语义上的倒装
日语有点灵活的地方在于,它甚至可以倒装句子。拿「ここ」举例子:
ここはアジア大学(だいがく)。(这里是亚细亚大学。)
アジア大学(だいがく)はここです。(亚细亚大学在这里。)
将句子倒装后,句子成分换了一下,原来的「ここ」作为句子主题现在改成了「アジア大学」。句子主题换了之后也不影响翻译,这里我们就把原先的“是”改翻译成“在”就行了。
4-3 礼貌说法(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
下面来说一下礼貌一点的用法:「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这三个词语分别是「ここ」、「そこ」、「あそこ」的礼貌说法,用在口语或文案里可以表达得更加礼貌一些。我给大家看一下我在《小林家的龙女仆》绘画作品官网(双叶社的那个网站,不是京阿尼的网站)上找到的页面的一部分:

双叶社(日语写成「双葉社(ふたばしゃ)」),是一个出版社的名字。就跟《冰菓》这个作品的出版社“角川书店”(日语写成「角川(かどかわ)」)是一个道理,是出版社的名字,而并非作品本身动漫化的动漫制作方的名字。
在最下面你可以看到这个词语。灰色按钮里的「無料(むりょう)」其实是“免费”的意思,这个「料(りょう)」在日语里有“钱钱”的意思,比如日语里「給料(きゅうりょう)」就是“工资”的意思。「試し読み(ためしよみ)」其实看汉字就猜得出来意思了。是的,就是“试读”的意思。所以整个按钮的这句话:「無料試し読みはこちら」就是“点此开始免费试读”的意思了;下面这个「詳細(しょうさい)はこちら」按道理翻译过去,就不用多说了吧。
4-4 口语说法(こっち、そっち、あっち)
前文介绍的「こちら」、「そちら」和「あちら」是比较礼貌的说法,那么「こっち」、「そっち」和「あっち」这三个则是口语里常用的说法。这个说法的出现频率甚至比「ここ」、「そこ」和「あそこ」还要高一点,因为说起来简单,它不香吗?
你经常在看日漫的时候就会听到有人打招呼让人过去:
おい、こっちこっち!(喂!这里这里!!)
前面的「おい」是日语的“喂”的读法。因为日语没有直接的拼音的 wei 的发音,所以是用两个假名拼起来的。
Part 5 用于疑问的指示代词(どれ、どの、どこ、どちら、どっち)
显然,有普通的表达方式,就一定有疑问的表达方式。显然“这个”、“这里”这些词语是不可能直接作为疑问句的成分出现的。那么日语里还有和前文配套用的词语专门用来提问。
5-1 どれ
物体指代的话,翻译成“这个”、“那个”之类。如果作为疑问词的话,翻译成“哪个”就是最合适的理解方式。所以,和「これ」、「それ」、「あれ」配套的还有一个词就是「どれ」了,它专门用于疑问句,表示“哪个”。
小林(こばやし)さんのドラゴンはどれですか。(小林的龙是哪只呢?)
注意,这里的「か」翻译成“吗”就不太好了。虽然我们之前说过,它专门用于疑问句,相当于“吗”,但实际上它也可以用在这样的句子环境里,这个时候翻译成“吗”就不妥了;取而代之地,翻译应该改成“呢”比较合适。
5-2 どの
既然需要带出物体会使用带「の」假名的这一套单词,但是表示疑问我们前面没有说过。既然「これ」那套的疑问的用词是「どれ」,那么自然地,「この」这一套的疑问用词是「どの」了。
どの薬(くすり)は私(わたし)のですか。(哪个药是我的呢?)
5-3 どこ、どちら、どっち
剩下三个正好表示地点。那么这三个的意思自然就是“哪里”了。
君(きみ)、どこ行く(いく)んだよ!(你!你到底要去哪里?)

接着,安城鸣子可能觉得宿海仁太不信她没去过爱情宾馆的事实,所以一直解释。可男主宿海仁太一脸的不情愿(“好好好,是是是,三重肯定表否定”),于是安城鸣子就郁闷了,宝宝不开心了,宝宝有小情绪了,然后就走掉了。宿海仁太一脸慌张:“喂!你去哪啊!回答我!”,就有了图上这句话。当然,宿海仁太肯定是不会相信去爱情宾馆的不实说法的,只是他的情绪和剧情发展导致看起来他好像确实是相信谣言的样子。
那么至此我们就把指示代词给大家介绍完毕了。内容其实并不多,主要是使用起来比较复杂看起来有点多。要记得多多下来使用这些词语,多说多练。
Part 6 总结
6-1 术语
本文暂时没有出现语法里用到的术语词汇。
6-2 单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