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nebot 九号滑板车,Air T15,简称 The Nine。
我看着它,满怀羡慕。青春活力、优雅大气、严肃活泼。你想要的,它全都有:
一键折叠、一秒拖走、十二公里、防爆缓震、下坡不怕、上坡轻松、骑上带风、底盘带灯。
滑行吧,Ninebot!你的第一辆,滑板车!
2999 元!

好看,好看,真好看。
真重,真重,真是重。
21 斤什么概念?大概就是一大一小两桶饮用水一般吧!
Ninebot 在包装上设计的非常用心,包装箱里的缓冲材料原来是滑板车支架。
背后还有可藏电源线的设计。不错,优雅!
就是折叠功能实在辛苦,询问客服只说“使劲儿”
把折翼的翅膀打开。
握把高度真是不上不下还不可调节,高个就只能做个直臂猿了,不然就得返祖。
面板很宽,踩上去很踏实。大脚党很有安全感。
右油门,左刹车,蹬一脚,走你。
第一脚下去,重量级用户稳如虎。
体重轻的人可能直接就被空气力学带走了。
转向角度很小,别说急转弯了,有时候拐弯都费劲。
最高速度平地 20 迈,坡度 15 度。
原来我以为 15 度四舍五入算平地啊!实际上,真的 15 度上坡,能骑我都宁可下来推。
底盘太 low 了,过个小坡就摩擦摩擦。

为了保持速度,我不得不长时间按着油门,
这让我右手虎口处真的很酸,比腱鞘炎还酸。
最要命的是,在重庆,经常会遇到沟沟坎坎坡坡梯梯,to 收 or not to 收,真吉尔是个问题。不收吧,拎起来打腿,产品还没体验完,腿都快给我打断了。收吧,一秒钟折叠,五分钟按键,这招儿我已经见识过了。
啊!难道是我没像广告里那样优雅的使用。
要是单手拖着走......
诶?这走线怎么这么风骚啊?
诶诶?是我的手在控制吗?
诶诶诶?怎么我感觉和广告里打开的不是同一款产品啊!

T15 没有像上一代可以拎起来的地方,展开时你还不能竖着来,不然它就弹射出来了啊!懂了,我介四买了一把移动的瑞士军刀啊。
在重庆,超过 5 公里的通勤,你会见识到各种复杂路况。有时,你以为你在和公交车肩并肩。实际上公交车根本看不见你,一个扫尾就把你和滑板一起带走了。
众人瞩目的眼光,no no no,实际上你只敢耳观六路,眼听前方。
而且官方没有手机支架配件,导致我经常要停下来看地图
12 公里的续航,在全速跑完 6.5 公里的复杂地形后,只剩 20% 了。
而且此时的电机烫到摸一下就得截肢的程度,官方所称 40 度的使用环境,不要说重庆的夏天了,哈尔滨的夏天也不一定能上马路吧。

夏天不行,雨天更不行。车轮不防滑,车尾不防泥。
在重庆骑它骑六公里,真的是在用生命体验产品。
那带它上地铁呢?
——————————————————————————————————————————
我看着我,极其潦草。
它立不住,手足无措。
甚是想念,我的手机。
合格社畜,学会控制。
后轮摩擦,泥点儿步伐。
就算到站,没有解脱。
我看着他,意气风发。
脚踩开机,手握扶把。
小帅鸽开心的骑着它,
头眼昏花,四肢麻木。
把 4D 重庆,变成 5D 的。

那交给男后期来试试呢?
开启定速巡航,设定好酷炫灯效。
手指酸?不存在!定速巡航让你五秒长按油门后,不用按也能保持速度。
家到公司两三公里,一路平地,20 迈的速度刚好够乘风前行。
五六分钟就到家了,还有 75% 的电。
两天才充一次,三个半小时就充满。
每天多睡 15 分钟,一个月就多睡六个小时,四舍五入就是多放了一天假呀!
我,看着堵在早晚高峰的车流,满怀开心。
有时,它也是我出行方式的补充。
比如,在老板送我去驾校的路上就经常特别堵,也不好停车。
现在,我骑 T15 很快就到 :D
虽然共享单车也能满足我的需求,不过嘛,
一来,不是什么地方都有共享单车,
二来,单车也不等于滑板车!
三来,我不要共享,我要专属!

自驾游时,它可以去到车去不到的地方。
大学校园或是大公司园区里,停车后到办公室,宿舍走到教学楼,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骑着它,同事眼红,同学羡慕。
开着车,载着它,我感觉,多远都可以到达。
在 Ninebot 爱啪啪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独轮车、滑板车爱好者。
他们不只把电动滑板车当工具,也当成送给自己的玩具。
他们不只为通勤,也为了享受骑行乐趣。
他们玩技巧,玩改装,给爱车起昵称,和车友交朋友。

不过呢……如果你想买一个只为了通勤代步的工具,那我建议你
1,参考当地交通法规
2,考察通勤路段。有没有自行车道,有没有坡,坡度多少,几个楼梯。
3,考察路况,上下班时期的拥堵情况,路面是否平整。
4,看好天气,夏天、雨季,寸轮难行!
5,共享单车不香吗?2999 元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在佼佼流口水吗?
——————————————————————————————————————————
但如果你不只把它当代步工具,就像我一样。
我一直怀念小时候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大街小巷,蹬着滑板车迎风飞驰。
穿行,肆意地穿行。飞驰,自由地飞驰。
这种感觉也出现在,一些我使用 T15 的忘我时刻。
在公园山坡下行时,
在沿着江岸迎接夏夜晚风时,
在穿梭在陌生又熟悉的大学校园时,
在第一次开始丈量和观察这座城市的景观时,
我忘却了过去日复一日,钻进钢铁机器里的生活。
我绕过了车,看到了山,拥抱了风。
当然了,我也感受到了这些时刻的来之不易。
比如下山的愉悦来自于上山的艰辛。
比如没有车锁,让我不得不把它带进每一个场景。
比如城市里很多地方,让一台滑板车都踌躇不前,更别提……一架轮椅。
比如,对交通拥堵的思考。是需要更多的马路让汽车分流,还是建更多的自行车道,鼓励大家走出汽车。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产品开发,人才是出行的主体,用最小的成本,最大的效率,让每个人抵达目的地,才是交通的目的。而那些快乐时刻,似乎也不只有 Air T15 能带给我。
或许是,重庆不适合被滑行。
它可以成为通勤利器,也可以成为昂贵玩具。这取决于「你」的使用场景。前提是,你可以接受它在节目里已经展现出的缺点,不然,在滑板车领域,还有许多其他价位和型号的产品可以考虑。
Ninebot AirT15 获得 TESTV 剁手刀:6 刀。

节目文案:Der糕
内容编辑:心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