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热度降温,小阳春恐落空,想救楼市得继续刺激
3月刚刚过去第一周,各地楼市的热度就开始回落了,之前影帝式回暖也就撑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大家好,我是谢晖。2月的楼市确实比较火爆,从克而瑞监测看,2月整体市场延续稳步修复行情,成交规模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前2个月累计成交已止跌,市场回升苗头初显。其中重点30城供应低位回升,环比微增7%;成交则强势反弹,同环比涨幅均超4成。”这个我在之前的视频已经提到了,2月回暖是表演式回暖,刚刚过去的3月第一周,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露出马脚了,或者说演不下去了,这个文章我不知道能保留多久,且看且珍惜。
先看大层面的,住建部倪虹部长说对楼市回暖非常有信心,一是供求改善,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对于市场供需两端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供给端住房项目复工率大大提升,需求端成交量也有明显改善,二是房价平稳保交楼,房企合理性融资改善等因素带动市场预期回升,三是前期已出台的政策正在落实见效。高层说对回暖非常有信心,潜台词就是目前还没有真正回暖,只是对未来预期回暖有信心,希望通过之前和后续的手段使得楼市回暖,他在这个位置说这个话也非常理解。
再看舆论层面,大家现在随便一搜楼市都是各种唱多的文章,不仅是自媒体,还有很多电视台,也都在不断报道,甚至还有传出电视台里下达了任务,要多多报道楼市小阳春,好像这波回暖生怕大家不知道一样。


现在这个阶段,就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楼市强势回暖,各地人气火爆,成交大幅上涨。别的声音根本发不出来,就算是发了,也是限流,你还是看不到,我这篇估计也会被限流,这就是真正的力量。想让你看什么就是什么。而大家看多了,就是共识,就像大家都喊着狼来了,即使是一头猪来了,大家也都会以为是狼来了,所以保持人间清醒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楼市回暖是一种正确的导向,那所有的城市都可以拿着回暖的大旗滥竽充数的说回暖了,大家快来买房。但是气温热了,老百姓会知道脱衣服降温,但是楼市热不热,不是靠嘴巴说的,是要用老百姓真金白银去砸出来的,说一句热很容易,但是背后每个家庭掏出上百万的时候却并不那么容易,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上百万房子,说百万一秒钟,赚百万可能要一辈子。
拿汽车行业来说,现在包括合资、国产甚至豪华品牌都开始疯狂降价内卷,某个合资品牌总价20多万的车子甚至直降9万,这是什么概念,破罐子破摔了,今年的市场有多难,大家体会一下,因为车企不降价可能就活不下去了,管中窥豹,楼市的回暖真的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再说数据层面,市场成交量提升了不假,各地的中介都忙的不可开交,比如武汉中介说二手成交日均200-300套,核心区二手房上调价格,基本找不到什么笋盘了。再比如苏州某中介说,去年两个月都成交不了一单,而节后二手房交易中心每天都在排队签约。他们都说成交量多了,但是却不告诉你挂牌量也在增加,拿济南来说,在2月22日,卖出88套的同时,有517套房源新增挂牌,就连曾经房价第一但是被限价打折的深圳挂牌量也是持续上涨,他们在怕什么?因为他们不敢说,怕你知道后不敢买了,为什么市场回暖了,别人却傻乎乎的卖房,为啥不等等再卖呢,等后面不是卖更多吗,这是普通人的正常逻辑,如果是真的市场回暖,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却在想办法套现,这个常理不符合,里面的猫腻到底是什么?
现在的回暖有个奇怪的现象,过往都是核心一线先回暖,带动二线,然后再三四线跟着,而现在呢,北京和天津廊坊同时上涨,并且整体上涨幅度北京还不如天津廊坊,廊坊以1.8%的涨幅领先,天津0.8%,北京只有0.7%,不仅如此,北京分区域来看,涨幅最大的竟然是通州,当然上海广州也在价格回暖,但是成交量却是下跌的,深圳由于限价,价格波动不大。

一线回暖不奇怪,但是很多外围的区域趁乱涨价,却是值得警惕的,北京市场强势回暖,核心区优质房产开始“跳涨”。虽然涨幅不大,但足以带动市场情绪。于是就出现了“垃圾”板块、房源开始跟涨,补涨。大到城市、区域、小到项目和房源。原因就是一旦房价上涨,就一定会有一批人恐慌性的去买“垃圾货”。比如有的人吐槽燕郊某硬伤项目涨价,把年轻人当傻子,年轻人不会买账的文章。但事实上,人家的项目人气还挺旺。
所以今年要警惕一些补涨的三四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周边的项目,很多会趁乱涨价出货,如果你在这轮要是被套住了,基本可以说往后就被套住了,所以楼市现在的情况就是,一线回暖后又下降,核心二线部分回暖,部分三四线趁乱回暖,多数城市还是没反应。
小阳春能否如期而至,还要看政策是否进一步刺激,深圳是风向标,刚刚放开的人才房松绑是一个信号,但是对于支持刚需和改善还是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没有动作,降温就是必然的,所以现在依然还是楼市寒冬,离全面回暖还有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