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其人
有些感情,不是一下就能体悟的,或许是年少,或许是不更事,需要些机缘,也需要些磨难。
我们村子的磨难就是野猪的侵扰,大白天的它不敢来,只等夜深,万籁俱寂,你就听吧,"咣咣咣"地锣声急促的响彻在这片贫瘠了不知道多少年月的土地上,由远及近,间或会有"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作为伴奏,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屋里悬着的心跟着锣声有节奏的跳动,为数不多的小孩子被大人捂着耳朵,脸上没有丝毫的诧异,知道这是猪来了。
预警的声音渐行渐远,村里仅有的几盏路灯为他照明,然而在过路上的一户门口前,一个半猫着腰的身影悄悄探出来脑袋,左右观望着,不小心露出的左手似乎握着什么东西,另一只手没在阴影里,看不真切。他似乎并没有要出门的打算,来回张望了几下,脑袋又移了回去,喃喃自语:"走了,走了。"
"二舅,野猪走了?"
二舅没有答话,摸到墙边的拐杖,一歪一歪地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了离门口不远的洗手池上,双手扶着池子边沿,头埋在两肩,像个雕塑。
下过雨的原因,二舅一直穿着的军鞋还能看出有水迹未干,鞋头满是泥渍,这在我看来是二舅的常态,每次回村,二舅都是一双军鞋,不论在什么场合,也不论在做些什么。
二舅很坦然。
作为村里如数家珍的少年天才,全市统考从农村共收上去三份试卷,名列其中的尖子生,二舅本该拥有一个辉煌灿烂的人生,却不料天妒英才,求学途中一次意外的发高烧,隔壁村医的四针见效药,直接将二舅的未来彻底断送,二舅下不了地了。
心灰意冷的二舅在炕上度过了自己的第一年,期间学校的老师也来劝过二舅,二舅终不为所动,却不知从哪里翻出来一本医书,痴迷地研究起来,然而还是难以突破"久病难成医"的魔咒。我很难说这一年二舅头脑里经历了多少翻江倒海,他于自身的不幸出发渴求医术,到最后放弃,是发觉了不可为后的妥协吗?
也许是吧。
改变发生在了第三年,二舅决意下炕后的第二年,家里来了位木匠,姥爷雇他三天工期,每日只要木匠在院里埋头干活,二舅一定在旁边紧盯着,看木匠怎么将木头打磨成型,三天下来,二舅一脸自信的站在姥爷面前,让姥爷为他去铁匠铺打一副做工的家伙儿,姥爷多少不可思议的上下打量了二舅,正准备问话,二舅把胸脯硬硬地挺了挺,姥爷也就不再多言,起身出了门。
二舅跟着姥爷一样的出了门。
二舅开始在生产队为村人做板凳,一个一毛钱,生平头一次体验到了赚钱的感觉,养活自己的辛酸。就这么样,二舅早出晚归,专注于板凳事业,前途大好,未来可期。不料,上天有意不想这么简单的放过二舅,稀松平常的日子,本来让二舅如沐春风,却也在暗自酝酿噩耗。一天,二舅如往日照常来到生产队,挪着身子刚要进门,队长的一声停下,二舅整个人瘫软在了门前,他隐隐知道自己这辈子再难以跨过这道门槛了。对着地上的二舅,队长淡淡的说道:"伙计,以后不用来了。"二舅抬起的双眼,不知觉有些模糊,忙问队长为啥,队长答道:"改革开放了,往后没有生产队这个词了。"听村人聊起,说那天队长走后,二舅久久地坐在门前,眼神呆呆的望着自己那个工具袋,不晓得什么时候离开。
生产队的二舅没有了,镇里多了个"游方木匠",按二舅说:"国家搞改革开放,好嘛。我也搞,我也改革开放。",价钱还和在生产队时一样。一次,在去做工的路上,二舅偶遇了年少时为他看病的村医,那人看到眼前的患者如今的境遇,也不免心里愧疚,叹道:"要是放到今天,我早被告倒了,全家老小得伺候你一辈子。"二舅淡然一笑,回答:"我如今想骂你一句庸医误人,你也得受着,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也是我个人时也命也。罢了,别耽误我挣钱。"
很快,到了两个妹妹出嫁的年纪,生性少言寡语的二舅,将他对两位妹妹的祝福全部表达到了精致的家具和家具上栩栩如生到可以以假乱真的花样图案,风靡当时的诸如上海牌、天津牌、北京牌、香港牌,二舅都有办法。如今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出身乡下的姑娘有这样一套的嫁妆带到婆家,会是多么的长脸,这在旁人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二舅做到了,且做到了极致。也难怪,在二舅三十出头的年纪,迎来了自己的桃花运。
仰慕二舅的是隔壁村的一个有夫之妇,在那个年代,这种事情是会被推上风口浪尖,遭万人唾弃的,二舅却全然不在意这些,二人从一开始的熟络,慢慢发展到过度熟络,甚至一度到了同居的地步,一同出席村里红白喜事,为二舅洗衣做饭,俯首贴耳,俨然已是家中一份子。二舅的兄妹起初对这二人还很喜欢,紧着撮合,但女人似乎并不想离婚,二舅一如往常,做工回来,吃饭休息,顺带把钱给这个女人,久而久之,兄妹们看不下去了,认为这就是女人贪财,冷嘲热讽,女人见状,无奈回了自家,不久后,听说,和他丈夫双双死在了外地打工的工棚,死因是煤气中毒。二舅自然也知道,闷声落了几滴泪,于婚姻之事,也再未提及。
感情上的受挫,让二舅心里多了一本难以抛舍的烂账,好在二舅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到了自己的事业以及对姥姥的起居照料上,看着儿子如此孝顺,本该是心怀慰藉的姥姥,想法不知怎么发生了转变,加上年迈的身躯愈发让这位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对于生活失却了希冀,姥姥逐渐的萌生了轻生的念头,有一回甚至将偷偷准备好的绳子趁着二舅外出的空当,挂到了房梁上,好在发现及时,才避免了二舅的一场悲苦。打这之后,二舅谋划着要买辆三轮车,做工更是卖力,很短时间,一辆崭新的三轮就开进了院子,二舅看着车身嫣红的喷漆,不禁长出了一口气,转身对着院里石阶上坐着的老娘说道:"娘,现在你儿有车了,再去谁家揽活儿,儿就带着你,不让你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家,儿去哪儿,娘也去哪儿。"姥姥略显呆滞的眼神,瞥过了三轮,瞥过了那段房梁,瞥见了远处的日头,日头正是红火的时候。
二舅着手着带姥姥做锻炼,村里这么多人,也只有二舅总能想到一些稀奇的点子,姥姥走路有个特点,每二十步就得歇息十秒,二舅多年在村里村外做工,对附近一带的环境了然于胸,竟然画出来一张图纸,每天回到家就规划着姥姥的最佳锻炼路线,第二天载着姥姥就去实地考察,姥姥二十步走完了,二舅一歪一歪地赶着这段和姥姥的落差,时间竟然也正好十秒,两人默契配合,落日而归。
普通人的日常往往更多的总是乏善可陈,缺少很多的可叙性,二舅也是如此,经历着平常人的平常,体味着普通人的普通,固没有<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的大起大落,然已是在自己的破烂舞台上尽己所能的翩翩起舞,于我一个局外人看来,二舅这片沉睡的土地,在他下炕后真正地迎来苏醒,开花结果,乃是水到渠成。
借用视频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之结尾:"今天,二舅还在走着自己的人生路,这条长长的人生路最终会通向何处呢?二舅的床下有一个笔记本,笔记本的第一页是他摘抄的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是的,这条人生路最后通向的一定是胜利!
素材来源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