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电子屏幕”戒不断?“开学综合症”,学习困难门诊来管!
“神兽”归笼,开学一周啦!从漫长的“暑假模式”切换到“校园模式”,你家的孩子适应吗?

先来个简单的自测:搜索
1、你家的孩子有没有情绪低落、疲倦或是无精打采?
2、小朋友放学回家会不会无故发脾气?
3、早晨起不来,和被窝难舍难分,食欲不振?
4、孩子和IPAD、电脑藕断丝连,和电视依依不舍,和手机形影不离?
5、还有些孩子突然害怕上学?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打瞌睡、学习效率降低、作业无法及时完成?
开学后碰到哪些学习困难问题,需要看医生?
专家指出,如果开学后孩子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拖拉不自觉、错误率高,老师经常投诉,或者学习成绩有波动或下降,尤其是一年级小朋友出现阅读或理解困难,经常漏字跳行,或b和d、p和q经常搞错,建议家长来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就诊检查一下。
专家提醒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开学的状态,及时给予引导,或寻求专业帮助。

针对家长们提出的热点问题儿保专家们也开出了最新鲜的开学秘籍
热点一
漫长假期,和IPAD、电脑朝夕相处,开学后依然和电子产品“藕断丝连”,怎么办?专家们透露,有的孩子在假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后,可能出现沉迷电子游戏、娱乐视频等问题。
对于有此困扰的家长们,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孩子更好地和电子产品相处:
1、合理限制,制定规则。
限制使用时长,每天不超过1小时。对于学龄期儿童,家长可以和他们共同协商使用时长、频率等。安排孩子每天先写完作业,才可以使用电子产品娱乐。如果孩子不能遵守约定,则需要根据约定承担一定的后果,例如第二天少玩10分钟或者取消,承担额外家务等。
2、提前提醒,避免冲突。
孩子常常不能按时结束,家长反复提醒无效,甚至还发脾气。此时建议家长们提前提醒:“再玩5分钟,你就要去洗澡了”。可以借助闹钟、计时器,说:“铃声响了就要放下手机”。注意避免反复唠叨,最多提醒两次,且语气要温和而坚定,既不指责也不请求。
3、“堵不如疏”,提高有效利用率。
电子产品不止是娱乐工具,同时具备社交、学习、生活等丰富用途,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利用这些功能拓宽知识面、提高生活适应技能。例如教孩子使用电子地图,查询出行路线,了解周边景点和美食,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有趣的纪录片或科教节目,学习做科学小实验等。
热点二
很多学生面临“生物钟倒时差”,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放学回家睡到八点,这样的开学倒时差情况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家长从以下三点开始,帮助孩子找回规律作息,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
1、提前准备,逐渐调整。
从旧作息过渡到新的作息需要一段时间。在开学的前一周就为开学的作息进行准备,或者开学后的两周作为孩子的适应期。家长们用耐心陪伴孩子度过过渡期。
2、学会休息,恢复精力。
可以让孩子想象自己有一个能量条,家长帮助孩子思考哪些活动则是可以补充能量条的,比如课间和朋友玩、画画、在桌上趴一会儿等。
3、养成习惯,安心入睡。
在睡觉之前,要避免做一些会影响睡眠质量的活动。比如剧烈的运动、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咖啡因的摄入等。尽量营造睡觉的氛围,可以在睡觉之前做一些有仪式感的活动,比如阅读故事书、分享今天的快乐时刻、表达对家人的肯定等。
热点三
去学校上课不适应,课堂上坐不住,想睡觉,回家作业不想做。碰到这样情况怎么办?对于假期到开学的过渡期,孩子面临着从学习到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环境变化。对此问题,在这里提醒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
家长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准备开学用品,营造仪式感。
营造一些新学期的仪式感,让孩子从心底里感受到开学的氛围。比如买新的笔记本和笔,和孩子一起包书皮、削铅笔等等。这些行为看似很平常,但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感觉,那就是:开学了,我要开始新一阶段的学习了。
2、布置学习环境。
不同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境。和孩子一起把摆满课外书、上学期书籍和零食的学习桌收拾干净,擦拭一下桌面,摆放好新学期的书籍,检查台灯是否完好,也会让孩子更加快速的进入新学期的学习当中去。
3、制定新学期的计划。
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并且树立目标。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要让孩子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家长起辅助的引导作用。

面对开学,专家给出了特别的衣食住行的陪伴性“开学方”
衣:每天睡前,提醒孩子准备明日穿的衣服。校服最佳,减少亲子冲突。通过讨论天气、喜欢的课程等话题,增加孩子主观能动性。
食:建议围桌吃饭。在饭桌上不要讨论学习成绩、你今天学了什么等容易发生冲突的话题。吃饭是有质量陪伴的一部分,不是家庭战争的战场。
玩:切忌在孩子学习时玩手机。时间管理方法:①手机中的青少年模式;②提醒孩子自行订电子产品应用闹钟。替代管理方法:探索孩子喜欢的其他娱乐方式,比如阅读、画画、手工、做实验,运动等。
行:放学路上讨论“学校发生的有趣事情”,加强学校的快乐记忆。作业讨论时多用理解式语言,少用命令式语言。多以陪伴游戏的方式作为奖励,减少物质奖励。对于超重和肥胖的孩子,放学时根据路程尽量选择走路或骑自行车(12岁以上),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量,拉长亲子谈话时间。
对于面对孩子“社恐”的家长们,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有各种类型的父母课堂任君挑选。亲子陪伴,是解决所有学龄期问题最好的处方,建议各位家长从生活中最常见的衣食住行开始。
若家长感觉孩子身高体重增长不良或增长过快(青春期前每年超过3千克),请及时到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让专业医生帮助解决问题。
注明:文章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