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届高校科幻·星辰杯2023夏季辩论赛章程

2023-07-20 13:25 作者:星辰杯系列赛事  | 我要投稿

一、赛事主题

“科技+科普+科幻”

 

二、赛事简介

 

高校科幻·星辰杯系列赛事组委会是高校科幻“星辰杯”项目的专项组委会,现举办第一届高校科幻·星辰杯2023夏季辩论赛,本赛事是由高校科幻平台冠名并作为指导单位的,以“科技、科普、科幻”为主题的系列辩论赛事,面向全国,同时为全国各高校辩论队伍、各高校科幻协会、各网络辩论队、各网络科幻组织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目前共受到来自全国超过百个协办单位的支持,并与钝评奖、猫小幻科幻文笔挑战等赛事开展联动。

“星辰杯”的指导单位高校科幻平台成立于2019年,作为一个公益项目,致力于构建中国最大的高校科幻人才孵化器,顺应科幻与科技互动融合的现实潮流,深度探索中国科幻对于推动科学事业、科技产业和科学精神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从作者培养、作品分发、成果转化三个环节构建了一个以创作者为中心的系统孵化机制。目前高校科幻平台已常态化开展“星火杯”全国高校联合征文大赛、星火科幻创作人才公益培训工程、年度科幻星火奖、青年科幻研究实验室、高校科幻创作者高峰论坛、高校科幻青年人才交流会、《舱外》杂志等典型活动,发掘培养了一大批科普科幻青年才俊。

 

三、主要信息

 

指导单位:高校科幻平台

主办单位:高校科幻·“星辰杯”系列赛事组委会

协办单位:安徽工业大学校辩论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越星野科幻协会、冰城科幻联盟、北京中医药大学BUCM辩论社、北京理工大学DAO科幻爱好者组织、辩手不互骂交流群、不死鸟网络辩论队、八仙过海网络辩论队、保定理工学院辩论队、重庆邮电大学科幻协会、成都中医药大学科幻文化协会、成都信息工程大学FoTo科幻协会、成都理工大学奇点科普科幻协会CDUTSFA、成都锦城学院锦城辩论协会、长春建筑学院翱鹰校辩论队、成都锦城学院玄凤科学幻想协会、成都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辩论队、东北师范大学校辩论队、钝评奖委员会、东北农业大学白崖辩论协会、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辩论队、东华大学平行界科幻协会、东华理工大学科幻协会、大连理工大学科幻协会、大连理工大学辩论队、电子科技大学科幻协会、电子科技大学辩论队、复旦大学科幻协会、福建师范大学文学社、桂林理工大学天文与科幻协会、光风霁月网络辩论队、归去来兮网络辩论队、贵州大学科幻协会、广东药科大学论辩社、广州南方学院科幻协会、广西民族大学辩论队、河北大学天文科幻协会、河北经贸大学校辩论队、河南理工大学辩论队、哈尔滨工程大学银河之心科幻协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思飞科幻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哈尔滨理工大学辩论协会(辩论队)、哈尔滨医科大学北辰天文协会、华东师范大学星尘科幻协会、华东师范大学辩论队、华东理工大学科幻兴趣小组、合肥工业大学斛兵群星科幻协会、合肥工业大学辩论队、暨南大学科幻协会(科幻酥烘焙坊)、吉林大学白鸦幻想文学协会、江西农业大学校辩论队、九践辩论俱乐部、零重力科幻、鲁东大学辩论队路上星辰网络辩论队、麦克斯韦妖网络辩论队、南京财经大学文茵辩论社、南京工业大学1818科幻协会、南京工业大学辩论队、南京理工大学辩论协会、南方科技大学科幻协会、南华大学极星科幻协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幻协会、南京邮电大学紫金辩论社、苹果车网络辩论队、轻舟渡月网络辩论队、千刀万剐网络辩论队、山东师范大学辩论队、山西大学科幻协会、山西财经大学演讲与辩论协会、深圳大学银河村科幻协会、上海海事大学幻星科幻协会、上海市第五十四中辩论社、上海戏剧学院辩论协会、商丘工学院辩论与演讲协会、同济大学逐日科幻协会、同济大学辩论队、武汉大学科幻协会、温良恭谨网络辩论队、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辩论队、西安交通大学科幻协会、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君和辩论队、西南大学科幻协会、西南大学校辩论队、西南交通大学科幻协会、西南交通大学校辩论队、西南财经大学科幻社FOUNDATION、西南石油大学科幻协会、西南石油大学辩论队、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恰言辩论队、徐州工程学院星轨科幻社、小破茶馆网络辩论队、原上春柳网络辩论队、云南财经大学辩论队、一川风月网络辩论队、阳光彩虹小恐龙网络辩论队、中国人民大学科学幻想协会、中国民航大学辩论队、浙江大学学生星弦科幻协会、浙江大学辩论队、浙江理工大学辩论队、中南大学飞越科幻协会、自然选择网络辩论队、中华小当家网络辩论队、中央民族大学科学与幻想协会、中山大学珠海数学学院辩论队、醉玉颓山网络辩论队、竹枝词辩论队俱乐部

(按照单位名称字母排序)

高校科幻·“星辰杯”系列赛事组委会名单:

赛事主席:史雨昂(笔名:DaDa黑鹅)

辩论部部长:孙林枫、朱申奥

运营部部长:范登科、李怡昕

宣传部部长:丁泊文、金癸

 

 

 

 

 

四、参赛队伍构成

 

(一)比赛规模:

本届赛事共有64支参赛队伍,由32支来自各高校科幻协会、辩论队、幻协与辩论队组成的联合代表队、网络辩论队等的直邀队伍、32支混合履历手速筛选队伍组成。

(二)参赛队伍构成细则:

领队:领队1名,队员或队伍顾问可同时担任领队。领队负责与主办方、其他比赛队伍进行沟通协商,其言论代表参赛队伍全体成员的最终态度。

队员:6-16名,队员可同时担任领队。

队伍顾问:0-16名,可由领队或队员同时担任队伍顾问,也可仅担任队伍顾问,仅担任队伍顾问人员不可上场。

队伍顾问有负责赛前背景调查的责任,需在赛前向主办方提交润色后的立论稿、与辩题备赛相关的备赛资料或作品读后感、研究作品、对某一设定延展自主创作的超短篇科幻作品等等。

教练:有教练的队伍可以提交1-3名教练人员,同参赛队伍人员名单一同公示,方便教练记录呈现执教履历,且会明确体现在履历证书上。

教练可以在一支参赛队伍中同时担任领队、队员、队伍顾问或者为参赛队伍的随队评委、随队工作人员;若教练不在参赛队伍中担任领队、队员、队伍顾问且不是参赛队伍的随队评委、随队工作人员,则可承认教练同时执教两队及两队以上的参赛队伍,正常公示方便教练记录执教履历;

若教练为一支参赛队伍的领队、队员、队伍顾问或者为参赛队伍的随队评委、随队工作人员,则仅能在另一支队伍仅担任教练身份;若队伍确实存在3名以上进行实际教学的教练,需在参赛队伍人员公示前主动向组委会提供相关证据资料,申请提交3名以上的教练人员。

(三)随队评委:

每支队伍需要提供至少一位随队评委(可任选A方向或B方向)

队伍可申请评委代请,一场40元。

注1:欢迎参赛队伍主动提供多名符合A方向或B方向的随队评委,随队评委的义务工作场次为N+1场,“N”为队伍比赛场次,所有完成正常流程和评赛义务的评委都将颁发:“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评委”聘书

注2:欢迎参赛队伍主动提供工作人员,随队工作人员的义务工作场次为N+1场,“N”为队伍比赛场次,所有完成正常流程和工作义务的工作人员都将颁发:“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工作人员”聘书

随队评委要求:

A.辩论评委要求:

本专科2021级及以上

满足以下条件中五条或五条以上,并且其中至少两条带有最佳辩手

(1)省、市级实体赛(网辩赛)冠亚军;

(2)不少于16支队伍的网辩赛冠亚,32支队伍的网辩赛四强,以此类推;

(3)世界杯地区赛冠亚(16队赛区冠亚季)或联赛杯冠军;

(4)三大赛(新国辩、世界杯(非地区赛)、世锦赛)八强

注:报名表中履历填写应体现出“赛事时间或赛事届数”“赛事名称”赛事级别(实体赛)/队伍数量(网辩赛)

B.科幻评委要求: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两条,或在任一条件中对相关认知能力的体现足够。

(1)获得一个及一个以上科幻平台,如高校科幻平台、各高校科幻协会、零重力科幻等的科幻认知能力背书;

或在如《科幻世界》、未来局科幻、八光分文化等发表作品;

或在如《中国青年报》《舱外》科幻文学杂志、咪咕文学《奇想》电子刊等报刊发表科技、科普、科幻类作品。(三条满足任一条)

(2)获得过三条及以上面向全国征文的科幻赛事的等级奖成绩或一条重大赛事的相关奖项。

(3)其他辅助证明自身科幻认知能力的经历,如任职、参与的相关活动经历等。

(4)具有科技、科普、科幻相关工作经历、研究经历、学历背景。

 

注1:担任随评的评委只能担任本届赛事所有队伍的一支队伍的随评,若一人同时满足A方向和B方向评委要求,则判定为“该队伍提供了两位随队评委”(该判定可在混合履历筛选报名时生效)随队评委工作场次为N+1场,“N”为队伍比赛场次。

注2:第一届“星辰杯”根据实际评委数量计划安排两种评委组合:A.三位辩论评委;B.两位辩论评委+一位科幻评委。

注3:辩论评委和科幻评委需要在比赛结束后提交笔记,主办方将择优公示赛场笔记,并以此为主要根据评选“优秀评委”若干名,根据被选入公示的笔记数量和质量排名出1-3名“最佳评委”

注4:主办方将择优将队伍顾问整理的润色后立论稿、备赛资料、内容梳理、作品读后感、研究评论作品、超短篇科幻作品等进行公示,并以此为主要根据评选优秀“队伍顾问”若干名,根据被选入公示的内容数量和质量排名出1-3名“最佳队伍顾问”

注5:“星辰杯”赛事希望着重认可并展现默默为辩论赛搜集、准备、整理资料、进行队伍背景调查的“幕后人员”的价值与努力付出,会择优对队伍顾问整理的备赛资料和立论稿进行展示。

注6:“星辰杯”赛事希望更多热爱科幻的人能够亲身参与进赛事当中,欢迎队伍顾问同赛事科幻顾问一起对辩题相关内容表达思考、撰写相关作品读后感、研究评论作品、创作辩题相关设定背景的超短篇科幻小说作品,对辩论赛场上各方表达的内容发表自己理性友善客观的见解等等,主办方将择优进行展示,未成功晋级队伍的队伍顾问仍然有权参与该项活动,并赢得“最佳队伍顾问”“优秀队伍顾问”等荣誉。

 

 

五、混合履历筛选制度标准

 

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履历筛选报名采用混合履历选拔制度:

A.辩论履历:所有参赛队员的个人履历(不同队员的同一比赛履历可叠加)

(1)省、市级实体赛(网辩赛)冠亚军;

(2)不少于16支队伍的网辩赛冠亚,32支队伍的网辩赛四强,成绩取队伍规模前八分之一,以此类推;

(3)世界杯地区赛冠亚(16队赛区冠亚季)或联赛杯冠军;

(4)三大赛(新国辩、世界杯(非地区赛)、世锦赛)八强

注:报名表中履历填写应体现出“赛事时间或赛事届数”“赛事名称”赛事级别(实体赛)/队伍数量(网辩赛)

B.科幻履历:报名队伍所属科幻组织集体成绩+所有参赛队员的个人履历

(1)报名队伍所属科幻组织集体成绩:

1.队伍所属各高校科幻协会举办的各类活动与荣誉;

2.队伍所属各科幻组织举办的各类活动与荣誉;

3.队伍所属各高校科幻协会、各科幻组织的写作发表经历。

(2)参赛队员的个人履历:

1.在如《科幻世界》、未来局科幻、八光分文化等发表文章;或在如《中国青年报》《舱外》、咪咕文学《奇想》电子刊等报刊发表足够数量的科技、科普、科幻类作品;

2.面向全国征文的科幻比赛的等级奖、入围奖、优秀奖、提名优秀作品等成绩;

3.个人获得的有关科技、科普、科幻的荣誉称号;

4.个人参与的各类有关科技、科普、科幻活动,如科普作家培训、高校科幻星火工程、未来局科幻线下封闭写作营等经历;

5.其他可佐证个人有关科技、科普、科幻认知能力的经历。

C.工作履历支持:

(1)若报名队伍提供一名A方向或B方向的评委后,能提供额外多名随队辩论评委或科幻评委,则算入队伍工作履历,作辩论履历和科幻履历的辅助参考。

(2)若报名队伍能提供一名及以上的工作人员,作辩论履历和科幻履历的辅助参考。

注:根据实际报名情况,组委会可能改动录取队伍规则。

 

六、报名细则

 

(一)报名费用:

每支队伍需要缴纳115元报名费和120元保证金120元保证金将在比赛后结算,统一退还,保证金扣除规则可见另行公布的《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保证金扣除规则》。

(二)报名时间:

直邀队伍报名表发送时间为2023年6月29日24:00前

混合履历筛选队伍报名表发送时间为2023年6月1日12:00-6月29日24:00

(三)报名邮箱:

1715780318@qq.com

(四)报名表命名要求:

“XX队(队名)+第一届星辰杯报名表”,“+”号为必填项,不得用空格代替。

(五)参赛队伍人员:

参赛队伍人员无年级赛制,但需遵循一人一队原则,若一人出现在多份报名表之中,则两份报名表均作废处理。

(六)队伍名称格式:

高校科幻协会直邀队伍名称为:XX学校XX科幻协会(社)/XX(平台名)代表队;

高校辩论队直邀队伍名称为:XX学校辩论队/XX学校辩论协会/XX学校XX学院辩论队;

高校科幻协会与校(院)辩论队组成的联队直邀队伍名称为:XX学校XX科幻协会(社)与XX校(院)辩论队(协会)联合代表队;

网络辩论队直邀队伍名称为网络辩论队原名称,若有两支及以上的队伍需加不同后缀;

混合履历筛选队伍若代表科幻组织、高校、网络辩论队,则名称按照上述规范;

自由队名称自行决定。

 

七、比赛赛制

 

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参考经典新国辩赛制:

立论与质询

正方一辩立论3分30秒。

反方四辩质询2分30秒,单边计时,被质询方有5秒保护时间,不得打断质询方发言。

反方一辩立论3分30秒。

正方四辩质询2分30秒,单边计时,被质询方有5秒保护时间,不得打断质询方发言。

驳论与质询

正方二辩申论或驳论3分钟,可提前放弃发言。

反方三辩质询2分30秒,单边计时,被质询方有5秒保护时间,不得打断质询方发言。

反方二辩申论或驳论3分钟,可提前放弃发言。

正方三辩质询2分30秒,单边计时,被质询方有5秒保护时间,不得打断质询方发言。

注:提前放弃发言的选择本身应完全不影响评委判票,评委应单纯根据呈现的内容对该环节进行评判)

质询小结

反方三辩小结3分钟,可提前放弃发言。

正方三辩小结3分钟,可提前放弃发言。

注:提前放弃发言的选择本身应完全不影响评委判票,评委应单纯根据呈现的内容对该环节进行评判)

自由辩论

正反双方各4分钟,由正方任意辩手发言,发言结束后反方任意辩手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一方结束发言即刻开始另一方的发言计时。在此时间内,每位辩手的发言顺序、次数、时间都不受限制,且不影响评委判票。

注1:即使一方选择四分钟长陈词或者两次两分钟长陈词等方式,该选择也完全不影响判票,评委应单纯根据呈现的内容对该环节进行评判)

如果一队发言时间用尽,另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一名或多名队员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的时间用完为止,也可以选择放弃发言,直接结束该环节。

注2:“缺席审判”,即一方时间用完,另一方剩余较多时间的情况完全不影响判票,评委应单纯根据呈现的内容对该环节进行评判)

总结陈词

反方四辩结辩3分30秒,可提前放弃发言。

正方四辩结辩3分30秒,可提前放弃发言。

注:提前放弃发言的选择本身应完全不影响评委判票,评委应单纯根据呈现的内容对该环节进行评判)

(六)证据鉴证

证据鉴证环节共五分钟,由三位评委发起鉴证,被要求鉴证的一方需要在五分钟内提供论据出处,否则相关论证可由评委决定是否判定为无效。

论据出处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由评委自行判断,若评委不发起鉴证或未在点评判票中明确指出一方使用伪证,则判定评委默认认可双方全场使用论据有效合理真实。

注:一旦评委默认认可双方全场使用论据有效合理真实,则不接受参赛队伍以对手存在伪证为由发起申诉,不接受赛后双方提供的一切相关证据材料;

一旦评委经过自行判断认为存在伪证,则最终交由评委自己判断该伪证对票型的影响,且不影响其他评委对该论据是否为伪证的判断,不会导致被评委判定存在伪证的一方直接判负,最终的影响与处罚交由评委自行判断并体现在投票结果上,不接受参赛队伍以对手存在伪证为由发起申诉。

 

八、评委票型及说明

 

(一)本届赛事采用三票制。

辩论评委分为印象票、环节票、决胜票各一票。

科幻评委分为印象票、内容票、决胜票各一票。

辩论评委须降低比赛单纯“辩论技巧”部分的关注与得分扣分,且须对仅有“辩论技巧”但缺少实际内容的表现进行一定程度的扣分惩罚。须尊重实际科技、科普、科幻相关知识、作品具体内容、作品实际评价等,不得以“不了解”等理由投出票型或对一方提出的专业内容不接收和降低接收度,若出现相关知识问题可询问同场科幻赛事顾问或科幻评委。

科幻评委着重根据辩手呈现的内容投出票型,可不考虑辩论技巧等环节内容。

评委须在比赛结束后三分钟内独立完成投票,评委三票皆可投出平票,不可弃票:

(1)若得票数相等,票型为4.5:4.5,由同时获得科幻评委内容票和决胜票的一方获胜,若本场不设置科幻评委,则直接参考情况(2);

(2)若情况(1)无一方满足,则决胜票得票数多的一方获胜;

(3)若情况(1)和情况(2)无一方满足,决胜票得票数相等,决胜票票型为1.5:1.5,则根据双方辩手所获“最佳辩手”票和“科幻之星”票得票数共同统计,双方累积得票数多者获胜。

(4)若情况(1)、情况(2)、情况(3)无一方满足,双方累计获得“最佳辩手”票和“科幻之星”票票数相等或三位评委同时放弃投出“最佳辩手”票和“科幻之星”票,则由工作人员组织二轮投票,三位评委仅投出一票决胜票,不可分票。两轮投票结果都将公布。

(二)每位评委拥有三票“最佳辩手”票和三票“科幻之星”票。

评委可根据辩手场上发挥情况和辩论表现将三票“最佳辩手”票投给相应辩手,根据辩手场上展示的关于科技、科普、科幻相关思考与想象内容将票投给相应辩手。

三票“最佳辩手”票和三票“科幻之星”票皆可弃票,工作人员宣布赛果时不公布具体“最佳辩手”票和“科幻之星”票投票结果。

(三)经工作人员统计后,“最佳辩手”票票数最多的人成为本场的最佳辩手,“科幻之星”票票数最多的人成为本场的科幻之星,“星辰杯”赛事中的“最佳辩手”与“科幻之星”具有同等价值效力。同场次的最佳辩手和科幻之星可为同一人,每场最多有两位最佳辩手和两位科幻之星,超出两人的多人平票情况为本场无最佳辩手或无科幻之星的情况。

(四)全程最佳辩手、最佳科幻之星由赛程全部结束后累计得票数最多者获得。若出现平票情况则两人或多人同时获得全程最佳辩手或最佳科幻之星。

(五)优秀辩手、科幻之星由赛程全部结束后根据排名票数比例评出若干名辩手

(六)评委票型及说明最终解释权归高校科幻·“星辰杯”辩论赛组委会所有。

 

九、处罚机制

 

(一)队伍在开赛前24小时弃赛,全队判负并取消比赛资格,扣除全部保证金,详情可见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保证金扣除规则。

(二)队伍须提前十分钟到达比赛现场,若开赛后十五分钟内没有人员到场,则全队判负,本赛为4V4赛制,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在一场比赛担任一个持方的一个辩位,不存在差额辩手进行比赛的情况。若出现则扣除全部保证金,详情可见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保证金扣除规则。

(三)随队评委无故不评赛或未完成义务场次、随队工作人员无故不参与工作或未完成义务工作场次,则相应队伍扣除保证金,详情可见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保证金扣除规则。

(四)随队评委须提前5分钟到达比赛现场,若开赛后超出15分钟未出现且未向工作人员主动联系说明情况,则判定为评委无故不评赛的情况,扣除队伍保证金,详情可见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保证金扣除规则。

(五)随队工作人员须提前5分钟到达比赛现场,若开赛后超出15分钟未出现且未向主办方主动联系说明情况,则判定为工作人员无故不到场的情况,扣除队伍保证金,详情可见另行公布的《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保证金扣除规则》。

(六)赛事期间若有参赛队伍任何人员通过任何途径,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相关群聊等,以任何形式攻击、辱骂、讽刺指导单位、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组委会主席、工作人员、评委、参赛队伍的情况,则该参赛队伍直接判负并取消比赛资格,扣除队伍保证金,详情可见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保证金扣除规则。

(七)相关处罚机制最终解释权归高校科幻·“星辰杯”系列赛事组委会所有。

注:主办方在此强调,出现任何问题或因比赛内容产生任何不满情绪,请第一时间联系主办方协商解决问题;参赛队员出现任何意外突发事件请第一时间联系主办方和相关场次工作人员协商解决问题。

 

十、保证金扣除规则

 

(一)违规上赛,如假冒他人参赛或队伍名单外辩手上场,或上场辩手数量不合规,保证金全额扣除,比赛判负,队伍全体人员以及相关违规人员永久禁赛,队伍代表的相关组织禁赛一年。

(二)队伍弃赛,保证金全额扣除。

(三)随队评委义务场次不足(包括评委因人际关系矛盾等恶性原因被规避导致场次不足的情况)、随队评委无故不评赛,按一场40元扣除保证金。若随队评委因非恶性矛盾的利益关系被规避,如同队同校等,若在同轮次比赛因此连续被规避两次及以上,则可以不算作义务场次不足情况。

(四)混合履历筛选报名队伍,若主动提供随队评委,则该随队评委与义务随队评委的相关义务与处理方式相同。

(五)混合履历筛选报名队伍,若主动提供随队工作人员,随队工作人员义务工作场次不足(因工作人员数量足够导致场次不足除外,该情况需“星辰杯”组委主动提出而非随队工作人员主观判断),或确认工作后无故不到场,按一场40元扣除保证金。

(六)赛事期间若有参赛队伍任何人员、参赛队伍所代表组织内的成员通过任何途径,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相关群聊等,以任何形式攻击、辱骂、讽刺指导单位、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组委会主席、工作人员、评委、参赛队伍的情况,保证金全额扣除,队伍直接被判定淘汰,队伍全体人员永久禁赛,队伍代表的相关组织禁赛一年。

(七)如有其他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产生,若主观性质和产生影响小于等于规则(三)、规则(五)则按照相同40元/次数额扣除,若主观性质和产生影响大于规则(三)、规则(五),小于等于规则(一)、规则(二)、规则(六)则按照相同处罚,全额扣除保证金。“星辰杯”辩论赛组委会有权针对其他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产生作出一定处理。

(八)队伍须提前十分钟到达比赛现场,若开赛后十五分钟四名上赛辩手未到齐,则全队判负。若开赛后十五分钟内队伍迟到(即参赛队伍的四名上赛辩手未到齐),首次迟到扣除10元保证金并予以警告,第二次迟到扣除30元保证金,第三次迟到扣除50元保证金,以此类推。若仅为辩手开赛前已到场但主动提出调换装备、调换网络的需求,或是辩手开赛前已到场但开赛后出现断网断电等突发情况则不判定为队伍迟到。

(九)队伍提供的随队评委需提前五分钟到达比赛现场,开赛后若迟到,迟到超过十五分钟判定为规则(三)中的无故不评赛情况,迟到在十五分钟内的,首次迟到扣除10元保证金并予以警告,第二次迟到扣除30元保证金,第三次迟到扣除50元保证金,以此类推。若仅为随队评委开赛前已到场但主动提出调换装备、调换网络的需求,或是随队评委开赛前已到场但开赛后出现断网断电等突发情况则不判定为随队评委迟到。

(十)队伍提供的随队工作人员需提前十分钟到达比赛现场,开赛后若迟到,迟到超过十五分钟判定为规则(五)中的无故不到场情况,迟到在十五分钟内的,首次迟到扣除10元保证金并予以警告,第二次迟到扣除30元保证金,第三次迟到扣除50元保证金,以此类推。若仅为工作人员开赛前已到场但主动提出调换装备、调换网络的需求,或是工作人员开赛前已到场但开赛后出现断网断电等突发情况则不判定为工作人员迟到。

(十一)保证金被完全扣除后,则队伍直接被判定淘汰,若有特殊情况(如非参赛队伍主观意愿,随队评委或随队工作人员自身出现问题)则队伍可以向主办方申请二次补充保证金,二次补充的保证金数额等于或大于第一次保证金数额。

(十二)保证金将在比赛结束后结算,统一退还。

(十三)“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保证金扣除规则最终解释权归高校科幻·“星辰杯”系列赛事组委会所有。

 

十一、申诉机制

 

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原则上不设置申诉机制,以下情况的处理措施为:

(1)若出现任何因人际关系、利害关系等对评委的规避,请在赛前主动联系主办方相关工作人员,并提交实际证据。若无实际冲突证据,则“不认可评委水平”“单方主张曾有矛盾冲突”等理由提出的规避无效。赛后产出赛果后提交的一切证据无效。

(2)若出现辩论评委对某一科技、科普、科幻相关专业知识、作品认知、概念认知与认可等产生严重偏离或不认可,并以此作为核心判票,或者未做到“须降低比赛单纯‘辩论技巧’部分的关注与得分扣分,且须对仅有‘辩论技巧’但缺少实际内容的表现进行一定程度的扣分惩罚。”的判票,则需要同场次的科幻评委或赛事科幻顾问主动提出问题,若同场次的科幻评委或赛事科幻顾问未主动提出问题,则默认评委认判断不存在问题,参赛队伍提出的严重偏离或未尽义务的主张无效;若同场次的科幻评委或赛事科幻顾问主动提出问题则本场比赛暂时不产出赛果和宣布赛果,由赛事组委会成员联合相关领域掌握专业知识的成员共同商讨本场次科幻评委对辩论评委提出问题是否算作核心内容。若判定不算作核心内容则产出原赛果,若判定算作核心内容则更换被提出问题的辩论评委重新评票。

注:主办方在此强调,措施(2)的方案只为参赛辩手更加享受“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的独属体验,同时主办方理解包容对某单一科技、科普、科幻相关内容不熟悉的评委,尊重评委的辩论评票的公正性与专业性,但同时也为尊重科技、科普、科幻相关领域及内容,所以措施(2)若科幻评委提出问题且经过讨论后判定为严重偏离的核心内容,仅作出更换辩论评委重新评票产出赛果的决定。

(3)若比赛现场的参赛选手发言出现带有明确主观恶意的明确脏字,或其他具有明确辱骂嘲讽他人行为的,或发言明确违反国家法律与意识形态的内容,则直接判定该参赛选手所在队伍比赛失败并对参赛选手个人做出永久禁赛处理,所属高校或组织禁赛一年,若出现上述情况(3)但评委及其工作人员未注意到的,可向主办方及时提出,由主办方进行判断。

(4)“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赛制设置证据鉴证环节,不接受参赛队伍赛后以对手存在伪证发起申诉。若评委不主动发起鉴证或未在点评判票中明确指出一方使用伪证,则判定评委默认认可双方全场使用论据有效合理真实,一旦评委默认认可双方全场使用论据有效合理真实,则不接受参赛队伍以对手存在伪证为由发起申诉;一旦评委经过自行判断认为存在伪证,则最终交由评委自己判断该伪证对票型的影响,且不影响其他评委对该论据是否为伪证的判断,不接受参赛队伍以对手存在伪证为由发起申诉。

(5)“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尊重每一位评委的投票结果,不接受参赛队伍以“一串二(即三位评委票型为2:1/2:1/0:3或1:2/1:2/3:0)”“不认可评委判票”“不认可评委水平”“认为评委没有接收到己方认为的核心内容”“认为评委存在严重心证(部分‘心证’指责可参考情况2)”“认为评委太过偏向辩论部分/科幻部分”等等理由发起的申诉。

上述情况最终解释权归高校科幻·“星辰杯”辩论赛组委会所有。

 

十二、赛程安排及队伍申请相关条款

 

(一)赛程安排

2023年6月1日至7月7日

组委会联合各协办单位负责人、各高校幻协成员、各地科幻爱好者完成辩题设计工作,并将设计的辩题公示,进行投票,得票数高的辩题成为比赛辩题+组委会主席邮箱接收报名表+介绍赛事协办单位+公示赛事直邀队伍名单、介绍赛事直邀队伍及其所属组织。

2023年7月7日至7月20日

公示完整参赛队伍名单、介绍混合履历报名成功的参赛队伍

公示第一轮对阵表、公示第一轮比赛评委名单、工作人员名单、比赛时间、会议号

2023年7月21日至7月23日  第一轮比赛(64队进32队)

2023年7月24日至7月25日 

公示第二轮对阵表、工作人员名单、比赛时间、会议号

2023年7月29日至7月30日  第二轮比赛(32队进16队)

2023年7月31日至8月1日  

公示第三轮对阵表、公示第一轮比赛评委名单、工作人员名单、比赛时间、会议号

2023年8月7日至8月9日  第三轮比赛(16队进8队)

2023年8月  8支履历队伍进行四强赛、半决赛、决赛,赛事计划进行直播,具体赛事活动内容将在2023年7月31日进行公示。

注:根据实际赛事情况变化,组委会对具体时间可能会进行调整。

(二)队伍申请更换比赛时间条款:

(1)在比赛时间公示出来的48小时内主办方提出申请,一旦超过48小时,则视为赛程确认,主办方均不受理赛程更换申请。

一旦提出时间更改申请,主办方建议申请方先与对手领队沟通,若主办方无法在比赛时间段协调出评委与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将会有以下两个结果:一是主办方与申请方再次协调一个方便的时间,二是申请方承担相应的评委及工作人员费用。

(2)或因队伍人员期末、复习、备考等不可抗力因素,不排除赛程推迟或提前的可能。

(3)鉴于比赛队伍有6--16名参赛辩手名额,且赛事举办时间为暑假,若发出申请的队伍与对手领队未协商出统一的更换时间,或对手明确拒绝更换时间,则按照原有时间进行比赛。

(三)队伍申请更换队伍人员条款:

(1)每支队伍共有四个参赛辩手换人名额和四个队伍顾问换人名额,被换下的参赛辩手必须为曾上场的辩手,且二次更换回去需要耗费额外名额,被换下的队伍顾问必须为曾经向主办方提交过至少一次润色后的立论稿、与辩题备赛相关的备赛资料或作品读后感、研究作品、对某一设定延展自主创作的超短篇科幻作品等等内容的人员,且二次更换回去需要耗费额外名额。因此第一轮比赛队伍无法使用换人名额。

(2)每支队伍共有6--16名参赛辩手名额和0--16名队伍顾问名额,参赛队伍在名额未满时可申请增添2-4名参赛辩手或队伍顾问(次数独立计算),不算作更换队伍人员,算作增添队伍人员,特殊情况可申请更换名额和增添名额的互通调换。

(3)每支队伍更换上场的参赛辩手和队伍顾问仍遵守一人一队原则,不得换上其他参赛队伍的参赛辩手和队伍顾问。

(4)队伍可在赛程除现场比赛时间外的任意时间进行换人申请,申请情况会在领队群内公布,赛后将公布所有换上的参赛辩手和队伍顾问,因为被换下的辩手或队伍顾问都曾参与过赛事,所以赛后公示所有换人情况仅为:“公示队伍申请新增的参赛辩手和队伍顾问”。

(四)队伍申请规避执评评委条款:

(1)每支队伍需要在比赛正式开始时间的24小时前主动向组委会和相关工作人员发起评委规避申请。在比赛正式开始时间24小说以内发出的申请,通过申请后若组委会无法补充新的评委,则请评委的费用由发起申请的队伍承担,在比赛正式开始时间6小时以内发出的申请不予采纳。

若补充的新的评委被双方再次主动发起申请规避且申请通过,若发起第二次申请规避的为另一方,则请评委的费用由发起第一次申请的队伍承担,若发起第二次申请规避的为发起第一次申请规避的一方,则请评委的费用由发起第一次申请的队伍承担。

若连续发起规避申请超过两次,即组委会补充的新的评委连续两位与参赛队伍都存在恶性矛盾冲突,且证据确凿,则组委会不再补充新的评委,由最初的评委或与队伍恶性矛盾冲突烈度最低的评委执评。

若连续发起规避申请超过两次,即组委会补充的新的评委连续两位与参赛队伍都存在非恶性的利益关联,如同队同校,6个月时间内与其在比赛中作为同队队友次数大于等于四次,且证据确凿,则组委会不再补充新的评委,由最初的评委或与队伍利益关联程度最低的评委执评。

(2)每支队伍仅能以下述两种理由主动发起规避评委的申请:

A.恶性冲突矛盾,参赛队伍全体成员个人、参赛队伍所代表的组织与评委个人、评委所属的组织在任何途径平台,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相关群聊等,以任何形式攻击、辱骂、讽刺彼此的,需要发起规避申请的队伍主动提供实际证据,经组委会审核后更换执评评委,若队伍仅为口头主张,则组委会不予采纳;若冲突矛盾为参赛队伍所属组织和评委个人所属组织,则由组委会牵头进行协商,提供实际证据并得到组委会认可的参赛队伍若仍主张规避评委,则由组委更换执评评委。

B.非恶性利益关联,参赛队伍全体成员个人、参赛队伍所代表的组织与评委个人、评委所属的组织存在如同队、同校、6个月时间内与其在比赛中作为同队队友次数大于等于四次等情况,需要发起规避申请的队伍主动提供实际证据,如其他赛事公示队伍队员名单、网络辩论队公众号公示的成员名单等,经组委会审核后更换执评评委,若队伍仅为口头主张,则组委会不予采纳;若非恶性利益关联双方未参赛队伍所属组织和评委个人所属组织,则由组委会牵头进行协商,提供实际证据并得到组委会认可的参赛队伍若仍主张规避评委,则由组委更换执评评委。

(3)每支队伍因“不认可评委水平”“认为评委抽象”“评委曾评输自己”等不属于上述AB两种理由范畴的理由发起的规避申请,组委会一律不予采纳。

(4)鉴于每支队伍有0--16名队伍顾问名额,队伍顾问具有负责赛前背景调查的责任,所以每支队伍没有主动提出己方与评委存在任何非恶性利益关联,或主动提出对方与评委存在任何恶性冲突矛盾的义务,但是出现赛后严重争议且赛后提出实际证据后,组委会保留将队伍没有主动提出己方与评委存在非恶性利益关联行为进行公示的权力,同时组委会坚持不设置申诉机制的原则,对于证据确凿且争议极度严重的情况最多只会做出公示双方队伍态度、回应、行为、实际关系的行为,坚决不会更改原有赛果。

(五)相关申请条款最终解释权归高校科幻·“星辰杯”辩论赛组委会所有。

 

十三、奖项设置

 

冠军:电子版证书+纸质版证书(一张)+下一届直邀名额

亚军:电子版证书+纸质版证书(一张)+下一届直邀名额

季军:电子版证书+纸质版证书(一张)+下一届直邀名额(共有两支季军队伍)

殿军:电子版证书(共有四支殿军队伍)

最佳评委:电子版证书+纸质版证书(一张)

优秀评委:电子版证书

全程最佳辩手:电子版证书+纸质版证书(一张)

最佳科幻之星:电子版证书+纸质版证书(一张)

优秀辩手:电子版证书

科幻之星:电子版证书

最佳队伍顾问:电子版证书+纸质版证书(一张)

优秀队伍顾问:电子版证书

优秀工作人员:电子版证书

优秀赛事顾问:电子版证书

 

十四、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赛事科幻顾问名单

 

李博文、陈凯誉、贠启豪、赵鑫沛、龚实、黄皓恩、盛钰涵、王星宇、黄怡睿、罗婷、李林峰、张未、黄益嘉、陶思思、周云杰、彭程、郭佳媛、王浔博、余昊、王恒、赵艺琨、白海石、曹麓、陈笑寒、党熙涵、段棋华、高正扬、韩思颖、何永强、柯昊纯、雷森林、刘夏宁、刘洋、路凯、卢希昊、孟温煜、牛煜琛、冉晋明、任雨晨、沈子畅、王悦旸、王孜轩、武张瑜、肖婧怡、徐文翔、徐潇扬、张仪、赵晓宇、史雨昂、雷虹、周克涵、王天生、曾钧华(小白)、梁勇涛、诸文韬、郑子韬、陈奕卓、刘未铭、杨睿、于开弘、方宇斌、尚晨阳、黎睿特、王镝尊、王壮、何睿、刘亚瑄、常博涵、冯宇阳、李佳仪、印相、姚昱昊、王艺燃、黄嘉骏、黄李悦、艾尔发提·艾尼瓦、付彬书、丁一琅、张剑俞、吕智美、吴雪恋、赵海鲲、陈炅昳丽、游志红、陈弈帆、郑萍、张涵智、夏子健、邓天瑞、李良东、张玉乐、常凯尧、高玮明、刘涵、吴兴圣。

(名字排序按照填表记录顺序,不分先后,随赛事推进更新)

 

十五、第一届“星辰杯”高校科幻主题辩论赛赛事工作人员名单

 

毕哲呈、步雨倬、曹惠琳、陈丽帆、陈胜男、陈昱君、戴瑞、单晓明、邓洁、丁泊文、杜明珍、杜煜乐、范柳含、范梦磊、范馨予、冯千慧、冯熙玲、符航语、高文韬、宫子玲、胡典典、黄非、黄思琪、金癸、孔令达、李嘉耀、李林峰、李若丹、李依彤、刘佳楠、刘建君、刘译文、梅跃凡、孟令辉、孟贞、潘俊好、庞珏瑶、蒲娟、任东坭、宋鑫悦、宿雅淇、苏勇澎、苏毓莹、孙林枫、谭宇、唐怡佳、陶思思、王琳媛、王诗怡、王洋、吴思宽、吴心悦、向华瑶、许记魁、徐晓燕、杨光、杨洋、张成森、张砾元、张晓薇、张艺潇、张伊心、张迎春、赵思雨、赵婷、钟奕昕、周云杰、朱原锋

(名字排序按照填表记录顺序,不分先后,随赛事推进更新)


第一届高校科幻·星辰杯2023夏季辩论赛章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