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暑假作业(五)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滑下滑梯 B.给水加热
C.压缩点火 D.搓手取暖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 B.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
C.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D.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
3.下列事例中,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燃料燃烧时发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充电宝充电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电风扇工作过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5.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7.一瓶煤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煤油( )
A.热值不变,密度不变,比热容减小一半
B.热值不变,密度不变,比热容不变
C.热值、密度和比热容都减小一半
D.热值减小一半,密度增大,比热容不变
8.甲、乙两物体的质量比为2:3,比热容之比为3:1,若他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则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之比为( )
A.3:1 B.1:3 C.1:2 D.2:1
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他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
A.0.84×105J B.1.2×105J C.2.52×105J D.都不是,不能计算
二、填空题
10.央视二套播出的“寻味顺德”节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味道鲜美的豆豉蒸鲮鱼是顺德人民“舌尖上的美食”。刚刚出锅的豆豉蒸鲮鱼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________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的。凉之后的豆豉蒸鲮鱼不是很香了,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11.请写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
煤油燃烧:__ 摩擦生热:__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__
12.汽车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交通工具,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
(1)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大。
(2)发动机把热量传给水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的。发射火箭时常用氢做燃料是因为氢_________大。
13.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质量_________的砂石温度升高_________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
14.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将4kg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初温为20℃,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到70℃, 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
15.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被输送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9年佛山市天然气市政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晓宇家改用了管道天然气.如果他家的热水壶中水的体积为2L,这壶水的质量为_____kg;一标准大气压下将这壶初温为20℃的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J;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平均功率是9200W,该汽油机1s需燃烧汽油0.001kg,问该汽油机的效率是_____(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
16.如图,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筒内硝化棉燃烧,活塞下压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能,该过程能量转化的特点与汽油机______冲程相同,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则1s对外做功______次,完成______个冲程。
三、实验题
17.为研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如图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两种液体的质量和初温都相同。
(1)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写出图中所示装置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液体温度,数据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甲的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乙的温度/℃
90
93
96
99
102
102
102
(3)加热4分钟后,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均不再升高,原因是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可知______(甲/乙)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18.小华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1)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 )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
(2)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______相同的水和油。
(3)小华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有关,她制定了两个方案:
A.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油,用两个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该同学选择的是方案________
(4)由表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吸收相同的热量,________升高的温度多;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5)在这个实验中,使用_________间接表示水和油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的。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J/(kg・℃)
19.几位同学为研究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三四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入水和煤油,用同样的电热器给它们加热,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200
20
28
8
2
水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1)物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通过_________反映;
(2)比较记录_________实验可以得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3)比较记录1、3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比较记录3、4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5)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6)本实验采用的探究问题的方法:_________和转换法。
四、计算题
20.某学习小组同学想研究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他们用酒精灯给100g的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测得水温升高了60℃、消耗了4.2g酒精。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7×107J/kg。求:
(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4.2g酒精完全燃烧的热量;
(3)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
21.小星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200L。小星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50℃,请你求解下列问题:
(1)水箱中水的质量(水的密度1.0×103kg/m3);
(2)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
(3)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而煤气灶的效率为40%,求至少需要燃烧多少煤气(煤气的热值为q=4.2×107J/kg)。
五、综合题
22.夏季的海边,海风轻拂,昼夜温差小,气候宜人。而沙漠的夏季,白天气温可达60℃,夜晚能降到10℃。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水和沙石上升相同的温度,水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因而,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得多,水起到了很好的调节气温的作用。气温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受人造环境的影响。城市的工业、交通和生活,每天都消耗大量燃料。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只有一部分做了有用功,大部分散失在周围空间,成为环境热源.电力、冶金、石油、化工、造纸等行业,它们通过冷却水和烟筒向环境散热,造成工业热污染;汽车、空调、冰箱等现代化家庭设备工作时,都向环境散发热量;城市里过多的人口散发的热量也很可观大城市散发的热量可以达到所接收的太阳能的,从而使城市的温度升高,这就是常说的热岛效应……
(1)在同样受热情况下,沙子的升温_______,水的升温________;(选填“快”与“慢”)
(2)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沙子吸收的热量______,水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多”与“少”)
(3)如何减少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答:________________。
23.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
(1)实验时,选用_________和____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_________℃;
(3)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________倍。
24.阅读以下短文,请找出三个跟物理知识密切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并写出相应的物理知识。近段时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深圳大部分市民都倾向从网上选购每日菜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盒马鲜生”因为品质高,位列超市附近居民的首选行列。
提到“盒马鲜生”,它最与众不同的是庞大的生鲜区。各种海产生鲜应有尽有,透过透明水缸,你可以看到水里色彩鲜艳的波士顿龙虾,身披黄金盗甲的帝王蟹等等。比较有活力的是鱼缸,鱼儿搅动着尾巴,就能在水中游来游去,让鱼虾保持活力的是鱼缸底部的氧气泵源源不断地供氧,有些小气泡从缸底慢慢升上来,越变越大,直至到达液面破裂开米。有些冰鲜保存的海产如八角鱼、带鱼等则会放在大量的碎冰上保持冷冻状态供顾客挑选。
为了促进生鲜区的销售,“盒马鲜生”还提供现场烹饪的服务。一走进熟食区香浓的海鲜味就扑面而来,如果选择现场烹饪,留着“白气”的海鲜大餐几分钟就能端到顾客的面前。当然,“盒马鲜生”更黑科技的是它的扫脸支付,自动收银系统的摄像头通过拍照捕捉你的脸部信息,匹配你的支付宝账号,只需要输入手机尾号就能成功扫脸支付。买单完成后,几秒钟你的手机就能收到支付账单信息。
序号
原文
涉及的物理知识
示例
有些小气泡从缸底慢慢升上来,越变越大
在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1
_________
_________
2
_________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4.D 5.A 6.D 7.B 8.C 9.C
10. 做无规则运动 热传递 温度
11.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13. 1kg 1℃ 0.92×103J
14. 4.2×103 改变 4.2×105J
15. 2 6.72×105 20%
16. 内 压缩 25 100
17.
18. A 质量 B 油 水 加热时间 2.1×103
19. 加热时间 1、2 见解析 见解析 物质种类 质量 升高的温度 控制变量法
20.(1)2.52×104J;(2)1.554×105J;(3)16.2%
【详解】解:(1)水吸收的热量
(2)4.2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
答:(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2.52×104J;
(2)4.2g酒精完全燃烧的热量为1.554×105J;
(3)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为16.2%。
21.(1)200kg;(2)2.52×107J;(3)1.5kg
【详解】解:(1)水的体积
V=200L=200dm3 =0.2m3
由可知,水的质量为
m=ρV=1.0×103 kg/m3 ×0.2m3 =200kg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 J/(kg•℃)×200kg×(50℃-20℃)=2.52×107 J
(3)由题知,煤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
由Q放=mq可知,需要煤气的质量
答:(1)水的质量为200kg;
(2)水吸收的热量2.52×107 J;
(3)至少需要燃烧1.5kg的煤气。
22. 快 慢 少 多 绿色出行等
23. 质量 初温 等于 60 2
24. 留着“白气”的海鲜大餐几分钟就能端到顾客的面前 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一走进熟食区香浓的海鲜味就扑面而来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