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懂三体需要什么门槛?——《三体》观剧散记

2023-02-20 18:23 作者:老猫胡同141号  | 我要投稿

2月19日晚,终于刷完了最后三集《三体》电视剧,如果不是腾讯视频会员当天到期了,还有点舍不得看这个大结局。

在上一篇关于《流浪地球2》的个人观影记录提到过,我在2015年左右已经看过《三体》的小说了,回想起来应该是因为小说得了雨果奖,出于好奇才看的,哪知一看边不能自拔,高度符合我的胃口,一口气看完了。

当时,我并没有敢期望三体的影视化,因为我觉得以文字形式传达信息的小说拥有独特的风格,一旦被具象化后,各种形象就固定了,又有很多微妙的意象就消减了,并没有原著小说那样精彩。拍得好的改编电影、电视剧,实际上是导演的二次艺术创作,必须按照视觉语言的逻辑加以加工和创作,才能形成好的作品,而这与忠实还原原著往往不能相互兼容,毕竟是两套语言体系。

不过,当这个年初电影《流浪地球2》、电视剧《三体》和国创动画《三体》同时出发,应接不暇,可能很多喜欢大刘科幻的人会度过一段狂喜的日子吧。但在同一时间,作为大刘科幻爱好者可能也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小说变成影视作品后,受众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有趣互动…比如下面这个视频....

与小说相比,影视作品有一种主动传播的趋势。一本小说,从让人获知了解,到购买阅读,形成爱好者群体,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个群体通常是当事人主动的选择;而你看影视作品的宣发,有一种无孔不入的侵略性,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观看到作品的内容,而这些片段肯定是剧中的精彩片段,因而吸引了更多人的观看。如果你只是冲着这些片段或者视频本身的名气而去看,可能就会造成后续的观感不如预期,或者是出现看不懂、不好看的感觉。

《三体》这部剧是硬科幻改编剧,对于平时对学习就不太感兴趣的大多数人来说,看剧还要先学习?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事情。所以《三体》剧确有观看门槛,欣赏、评论、吐槽都需要符合内部的逻辑,就像你不懂某个梗,而硬要用它或者评价它一样,你的讨论根本就是无效的。所以观看《三体》需要什么知识储备呢?我下面来尝试整理一下。

一、历史

怎么样,纳闷儿吧?看科幻还需要懂历史?是的,至少对《三体》是这样的。可能对80后来说,1950-70年代的共和国历史应该有所了解,主要是家长的熏陶,且和自己的时代并不太远,可是00后以后就不太知道这部分的情况了。在那个政治挂帅,人际关系高度异化的时代,当时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如果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会出现 “何不食肉糜”似的评价和弹幕,也会对主角的思想和抉择感到不解。

正如80年代后中国文坛出现的伤痕文学一样,我认为《三体》小说的开头就与这波文学形式类似,它表现了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对家庭、对某个人的影响,《三体》的描写其实是自然的,没有特别强调时代的错,反而是将人性提炼出来,探讨人与人的关系是如何受到环境和利益的影响。

其实,我对影视版《三体》的期待之一,就是能不能将这段历史呈现出来,我甚至都不计较如何呈现,仅仅是呈现书中的情节,我认为就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客观和公正了,面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一步从上到下都做得很好。历史问题是《三体》中人的思想的起点,是非常重要的情节,而这个起点其实不局限于中国的这一段历史,反而是为整部书对人类本性的讨论开启了篇章。到后面你会惊奇的发现,“人类不敢写罗辑”,自私、短视是人性和历史永恒的主题,是争斗和陷害的根源,这放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有现实意义的反思。

二、物理——当然,这是几乎所有科幻的主题

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物理成绩不太好,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我对物理理论本身的兴趣。所有物理的理论给我一种秩序感,一种理解这个世界运转规律的透彻感觉。如果数学可以描述这个世界的万物,那么物理应该就是描述万物时使用的语言。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从生命本身出发,生命的本质是一坨物质以一定的结构和规律组合起来,这些物质通过内部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摄入能量、消耗,随后驱动实现相关变化。生命的过程就是克服熵的增加,维持自身秩序,就是生命的过程。生命之所以延续,就在于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方式的稳定,这就是物理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是物理和化学,还有数学和系统科学,而化学实际上是物理过程的宏观表现。数学通过解释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规律(没有关系也是一种关系)。所以,我们只有理解了物理在我们世界中的基本功能,才能理解大刘描绘的世界。

加速器失效了”——基础物理

物理学的前言都是再讨论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为理解了这个关系,才能想办法利用这个关系,改造世界,实现我们的目的。从古至今,所有的物理学都是在探讨这个作用关系。我们常见的物理就是力学,还有声、光、电、热,量子力学,相对论物理等等。力是物的相互作用,而受到作用的物体总是保持静止或运动的状态。声学的本质是振动以及振动的传播,振动是一种运动的方式;光学的本质是探讨光的本质(波粒二象性)及其与其他物体发生关系的规律;电学是电子在介质中运动的宏观规律;热,或者说物体的内能,实际是微观粒子的不规则运动产生的摩擦在宏观的表现;量子力学是探讨粒子尺度上的力学规律;相对论物理是极大宏观尺度上,讨论物体和空间、时间的关系。我的物理学得不够透彻,但以上的内容都是高中会考水平,我认为所有人至少应该能够理解。如果头脑中具有上述知识框架,我想也是能够帮你看懂《三体》的大部分情节的。

智子”

智子是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如此之小,但又是如此之重,它是科幻世界里的奇观,是三体人科技的重要例证。智子带给人的震撼在于,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对于物理规律的掌握和运用是多么的无力。跨越4光年的距离,三体人只有能力发射两个质子到地球。剧中有个比喻,这就像“从冥王星上射出的子弹打中了地球上的目标蚊子”。而剧中更加精妙的科幻内容,在于跨越维度的思路。“一个文明的技术水平,不在于利用能量,而在于操纵物质的维度”,“一个微观物体在低纬度展开,它的面积将是不可想象的”,小说中举了香烟过滤嘴做例子,可以说很直观了。三体人就有能够操纵微观物体维度的能力,所以对人类产生了压倒性的技术优势,人类无法反抗。

关于辐射

在腾讯视频上看《三体》剧集也会看到很多弹幕,但是弹幕里的发言实在是鱼龙混杂,常识性的错误犯得太多,让人不得不关闭弹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理解什么是辐射。

辐射分为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二者性质不同,对人身体的作用孑然不同。电磁辐射传播的是能量,电离辐射传播的是粒子。一个有实体,一个没有实体(用能量造成振动并可能引起共振)。太阳光(包括可见光和红外线,紫外线等)、手机信号(网络流量和通话、发短信都算)、wifi信号、广播信号、微波炉和电磁炉、遥控器都是电磁辐射。而与我们比较近的电离辐射,包括放射性元素衰变发出的射线(造原子弹的铀、钚、大理石里的氡等等),还有用X射线进行的检查,包括机场、地铁、火车站过行李的安检机,X光胸片和CT也是电离辐射。但是,核磁共振和CT及X光射线检查不同,核磁共振使用磁场引起身体里氢元素(水)的共振,利用共振程度的不同,分辨内部的质地。

我们接触到的绝大多数辐射都是电磁辐射,我们有视觉,就是因为视觉神经将各种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转化为神经的电信号,由大脑处理后形成了视觉;我们的手机能够工作,遥控器能够控制接收装置,都是依靠某一波段的电磁波,这个电磁波和我们看到的光,从性质上看没有什么区别,至少人工制造出来的我们能接触到的大部分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是没有影响的。

电磁炉和微波炉的辐射,也是电磁辐射。微波炉的发出电磁辐射的目的,是和被加热物体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加速水分子的运动,加快摩擦,从而使内能升高,也就使物体变热了;而电磁炉的原理和微波炉类似,也是引起分子共振增加内能,但这里的振动频率和金属容器相似,所以是加热的是金属制的炊具。手机、wifi的辐射也是电磁辐射,和收音机、无线电报(比如谍战片里的滴滴滴发报)、收音机接受的广播信号,都是无线电波,一种电磁波。哦对了,还有雷达发出的雷达波,也是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所以被飞机雷达照一下是不会死的,根本没有影响,不要再考验我们的智商了!还有怀孕的邻居,我是不会关wifi的,请自己住在集装箱里直到孩子出生(因为金属能屏蔽电磁波,对太阳不能晒的,因为是电磁辐射)…

反面典型1:


反面典型2:

上述所有的电磁辐射,都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面对的电磁环境是复杂的,但是你从来没听说谁会生病或不舒服是不是?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靠近大功率的电磁波发射源时是有危险的。比如大功率的无线电天线,类似红岸基地的超大天线对面。手机基站一般在楼顶,不会放在床旁边,而且多数天线具有方向性,不是靠近都会被辐射到。电磁辐射的伤害,基本类似于晒伤,靠近发射源会感觉到热。

与辐射一起被混淆的,还有磁场。高压线周围存在的是磁场,不是辐射,磁场强度与和它的距离有关系。核磁共振也是应用了电磁。

唉......说了一大堆,是在是因为看到了太多的反智言论。所以,红岸基地发射信号时,小鸟们掉在地上,这是真的,毕竟那个天线的发射功率之大,就像把鸟放进了微波炉....而叶文洁利用太阳反射电磁新号,也是利用了电磁波引起共振的原理。我还听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说过,他们用于通联的部分大功率车载天线,在发射时会产生震动和热,足以把鸟吓走。

三、政治

什么?还有政治....对的,为什么把政治和哲学放一起?因为政治就是一套逻辑,让你身在其中、收到管理而不自知的哲学。这就是为什么,三体人制定了“染色”、“神迹”和“智子”三个计划。所谓杀人诛心,才能让人彻底绝望而自愿臣服,三体人是懂政治、懂谋略的,只有扰乱地球人的思维,才能让地球人放弃抵抗,自暴自弃地做“火鸡”,然后被圈养而至自生自灭。所以有人评论,如果三体人有高科技,为什么不干脆把科学家和阻挡他们的人直接杀掉?反而要搞那么多麻烦的步骤?这就足以看出普通人和政治家的区别。

剧中的另一个情节也让人很有启发,就是三体人在残酷的环境下,文明已经几近凋零,对于人的判断只有有罪处死和无罪释放两种,他们没有情感,没有文化和幻想,有的只是对生存的极限偏执,所谓环境使然,也是无可奈何的举动,如果大家都在走神,想入非非,那么本就有限的生命、时间和能量,就会被分走一部分,对于这个文明整体而言是没有效率的表现。但是文明之所以为文明,就是有意识形态的东西让群体想联系,三体人被逼放弃了生存需求以外的东西,但是当地球的文化传到三体星时,同样引起了三体人极大的兴趣,进而引起了对地球人的同情。你看,文明的争斗才是终极争斗,中华文明能够同化无数的周边民族,同时团结中华大地的各个族群,进而使中华文明跨过了漫长的人类历史,屡次受到挑战后屹立至今。

所以,三体人玩的谋略和政治,不就是类似的情况么?而未来还有研究宇宙哲学的罗辑,还有黑暗森林定律,对于哲学和政治的科幻,塑造价值观的科幻,我认为是大刘笔下更硬核的终极科幻。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三体》实际上不是一部小说改编剧,而是一本哲学书的影视班...这样看来,是不是不好看就能理解了,或者说,这样一想这部剧就更好看一点了呢?

所以,这些门槛把你绊倒了么?


看懂三体需要什么门槛?——《三体》观剧散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