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习实践篇·英汉思维模式转换研究

2021-03-11 20:19 作者:苦乐英语  | 我要投稿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毛荣贵(2002)指出:“学习英语及其翻译,人们积累许多

经验之谈, 其中一条是:学习英语思维。句型的差异似乎可以追溯到思维

模式的差异,后者衍生出前者”。 “所谓 ‘学习英语思维’,说起来容易! ‘学习

英语思维’一说毕竟太抽象太朦胧。他认为, 学习英语思维,使英译摆脱汉语

的左右,不妨脚踏实地,从句型入手,对英汉的常用句型作入 微的观察和

比较,探索其同,辨析其异。” 思维模式是看不到的、抽象的,但思维模式

可以 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语言形式是有规律的,不是杂乱无章的。因此

在阅读英语原著时,要 注意哪些能够反映英汉思维差异的单词、短语(包含

英语组词规律)、句型、英汉句子成分之 间的转换,发现这些规律最好的

办法是读英汉对照本,找出英汉语两句中,语序的不同,句子 成分的不同,

句式的不同,并认真总结,慢慢会发现一些规律,最后这些规律会形成一

张网, 这时你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英语学好了,你还

要反复使用这些规律,并 把它们内化,当你完全熟悉了英汉思维模式转换

规律,就能做到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迅速转换, 给人感觉你是在使用英语

思维模式思考。 本书将主要讲述英语中四类词汇的学习:名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同时把代词和介词 放在词汇积累部分学习。下面首先探讨

如何学习名词。 ·12··13· 第一章 名 词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只有弄清了英语

的句子成分,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在口语表达、 英汉互译及英文写作时,

才会有创造性,才能够得心应手。学习名词时,首先弄清名词的前后 搭配,

然后再分析其在句子中间充当的成分,对于语法书上强调过的,基础的东西,

本书将不 再赘述。 

                   第一节 “名词加 of”结构 

为了便于学习,把“名词加 of”结构从表达意义上分为四种情况。

1.1 表示“级别、标准、形式”意义的名词加 of 

本节提到的“级别、标准、形式”等意义的名词加 of 结构,表示具有… 

级别的、标准的、 形式的等。

1. They have a high level of intelligence. 他们拥有高智商。 

2. They are demanding higher rates of pay. 他们要求更高的工资待遇。

3. Nothing in aviation or space in 2007 represented a greater change in the 

status quo (现状) than China’s ascendancy to the first rank of space 

powers. 

2007 年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中国升入一流太空强国行列这件事更能代表世

界航空或太空 领域现状巨大的改变了。 这句中的动词 represent 也值得关注,

后面还会详细介绍它的用法,并把与它有相同用法 的动词进行对比。

4. We work to a high standard of precision. 我们力争做到高度精确。

5. The hotel offers 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comfort and service. 这家旅馆的

舒适性与服务水平是一流的。 这句中的动词 offer 值得关注,后面会详细介绍

它的用法,并与其它类似动词进行比较。 

6. Someone is in the bottom tier of income. 有的人处于收入底层。

7. We need new forms of media storage. 我们需要新型的媒体存储。 

词 汇 积 累 

1. absence n 缺乏

a. the absence of surveillance. 监管缺失。

b. There has been an absence of accountability. 没有问责制。

c. lack of imagination. 缺乏想象力。·

·d. deficiency of institutional imagination. 缺乏制度上的想象力。

刚开始我是先注意“absence”这个单词,后来发现“lack”与“deficiency”有相同

用法, 于是就把它们放在一起学习。 

2. abstention n 弃权 

We’ve got 95% abstentions. 95%的人弃权。 学习这个单词时,通过英汉对

比会发现,在汉语里“弃权”是一个动词短语,而在英语中 用一个名词就可以

解决,这样的现象在英汉语言中比比皆是,后面还会提到。另外这个句型结

构也值得注意,“we”不需要翻译出来“我们”,类似的句型“You have what’s 

called a rule-outs. (这里还有一些需要排除在外的因素。)”这个句中“you”

同样不需要译出。 

3. abundance n 丰富 labor abundace. 劳动力过剩。 

学习这个短语时,可以把英语中的 an abundance of labor,labor

abundance 与汉语短语:“充 裕的劳动力”;“劳动力充裕” 进行对比。

这是英汉思维模式一致的地方,这样例子有很多,比 如 a forest of 

concrete, concrete forest 与对应的汉语“林立的建筑” “建筑林立”,修饰语

放到后面 时需用 of 连接,放到被修饰词前面时,不用“of”。

4. academic n 大学教师;专业学者 the U.S academic. 美国学者。 学习

这个词时,中英对比会发现,汉语在表述人时,通常会用“人”、“者”、“生”、

“民”、 “员”等来表示,而英语可以直接用一个单词来指人,或在动词后加

“er”或“or”或“man” 或“woman”来表示人

 5. accent n 口音;

强调 He spoke thick accented Dutch. 他的荷兰语口音重。 这里主要学习一

种组词规律,形容词加名词 ed 形式。

·学习实践篇·英汉思维模式转换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