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到底叫啥名字
前段时间听一位UP讲过“伯邑考”这个名字的由来。现在一时半会找不到。凭记忆复述一下吧。 没人觉得伯邑考这三个字蛮奇怪么,爹叫姬昌,二弟叫姬发,还有个弟弟叫姬旦(周公旦,别笑,很伟大的人),为啥到老大这里就成了一个蛮奇怪的名字,难道叫姬伯邑考? 实际上并非如此哈。 【伯】是排行,伯仲叔季,说明他是家里长子。(就像刘邦本来也没名字,叫刘季,就是刘家第四个儿子。注意,只有男性进入排行,估计还包括夭折的。历史原因,不要上升到性别对立。) 【考】有个成语叫“如丧考妣”,考妣:父母。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悲伤和着急。考多指已经去世的父亲,一般墓碑或者牌位上会写“先考”,妣则是对应已去世的母亲。 长兄如父,所以,这里用了考字。像姬发或者姬旦用考来称呼去世的大哥是敬称,是可以的。但是,姬昌对自己的儿子用考字,就很诡异了。不过,好像都默认这个叫法了,也就这样吧。 那么,伯邑考就只剩下一个【邑】了,实际上他的名字就叫姬邑。 那为什么后世都用伯邑考呢,这位UP分析说,因为周武王姬发不是长子,为了向世人说明情况,自己的大哥去世了,而且姬发是尊敬大哥的,所以,就在去世的大哥的名字前后说明了情况,为武王名正言顺得位佐证。 用现代人的习惯来翻译一下就是这样的。 伯邑考=先亡长兄姬邑 #封神##伯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