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吉林百年 下 旧社会扶余的小店、花子房(二)

2023-02-17 06:22 作者:俺们地球村那点事儿  | 我要投稿

作者:关士杰 二、花子房与小店 文……后期,我在西门外四校教学,经常路过解放前的花房子旧址。课余或家访之际,每与该地年长老人、老师或家长们谈起往事,经常涉及到花子房。他们告诉我说,过去这儿是黄沙一片,野犬成群,路人稀少,而地处城郊,自清朝以来,官衙就选此地行刑。清时是用刀砍头,民国及伪满时则改用枪毙,故名此地为杀人场。 官衙为处理行刑事宜,事前善后,均需用人,乃于此地,盖有土平房三间,令花子居住,平日可出外乞讨,有事呼唤得用。进而为管制县内所有花子,更于此地设一花子头儿。衙门里赐给头儿一条黑色长把皮鞭,用以镇压“不法花子”。头儿既能外j官府,又能内有“家门”,乞丐的行帮组织江湖人不入“家门”,要受排斥。他可作威作福地发号施令,对部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众花子只有唯唯听命。 县内仕绅、巨商之家,有了红、白喜事, 花子头要来贺、吊。他用早已求人准备好的祝词、吊唁之辞或口诉或做成幛子,向东家道喜,或向死者致哀。如对结婚人家送的幛子,上面要用彩色方纸写上“天作之合”、“百年偕老”一类的字词,对庆寿人家,也用彩纸写上什么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一类祝词;而对办白事人家,则用白色方纸写好;“驾鹤西游、驾返瑶池”等祈祷词语,送给东家,以求几个赏钱。一般情况,东家不留椅子,只给赏钱。幛子返回后,再改头换面用于别家,真可谓一本万利的生意。与此同时,头儿把它赐的长鞭,挂在东家大门旁,说明了头儿大驾在此,尔众花子,休得无理!但他为了笼络一下手下,也要为花子讨点剩饭菜,命花子们在指定的时间、地点,排队依次来领。如有剩饭不足时,东家也可折干给钱。 每逢衙门杀人,都要到花子房附近的杀人场来执行。有哭主的事前打好招呼,雇花子看护尸体,以便自家来例,有的雇他们为死者洗脸、穿衣埋葬等事。无哭主的由花子们剥去死人衣服,而将尸体抛之沙坑内任野犬分食。因此附近犬多而凶。冬季的尸体容易保管,如一时哭主不到,花子房能代为收存。备有储藏房,有时房内并存几具尸体。 旧社会,扶余大街小巷,每天啼饥号寒者,比比皆是。人所共知,花子的生活,是困苦的,令人心酸。但他们之间,也有区别,不能等同视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靠吹拉说唱乞讨的,靠苦心哀求要饭的。现分述于下: (一)跑海的花子 靠吹拉说唱乞讨的 譬如当这“跑海的"一手拿“呱哒板”,另一手拉“碎嘴子”,来到棺材铺时,他便边敲竹板,边口唱, 哎!打竹板,迈大步, 眼前来到棺材铺。 这棺材,做得好, 一头大来、一头小, 装上死人跑不了。 掌柜的瞅他一眼,他又顺口唱道: 掌柜的,不用瞅, 给个铜子咱就走。 唱到这时,凑巧又见一位跑海的,打着竹板走过来,帮腔唱道: 甲:掌柜的,大发财,你不发财,我不来。 乙:大掌柜,二掌柜,不知掌柜哪一位? 甲:掌柜的,上边坐,日进斗金他掌舵。 乙:掌柜的,不说话,好象文王摆八卦。 甲,掌柜的,不出声,亚似文王请太公。 乙:掌柜的,不开言,你瞧给咱去取钱。 甲,给了吧!给了吧!时间再长也省不下。 乙:早点给早早走,早早离你家门口。 如果双方形成了僵局,跑海的便改口开骂了。这种乞讨属于硬要,不给不走。买卖家,为了做生意,都不肯与其纠缠。见到他们来,都赶快给钱,请其速走,以减少麻烦。 另有一些花子,有点技艺。如:拉四弦胡、京胡的。他们有的能自拉自唱,有的一人拉另一人唱。多数是唱秦腔(也称梆子腔)。唱几小段传统戏,如:辕门斩子、桑园会、大登殿等。也有唱西皮、二簧京剧的。如:卖马、捉放曹、吊金龟等,其中有些是老艺人,因年老体弱而被戏院财主或班团老板解聘,因而流落以乞讨为生。这些人虽已体弱无力,但腔调纯熟,唱白有韵味。有人愿过戏瘾,拿出几吊钱,点唱一两出。你看他,双目紧闭,用手打着板眼,听得津津有味。真是花钱不多,趣味非浅。 再有吹唢呐的,唢呐声高,大人小孩,均喜爱之。因此喇叭一响,儿童们蜂拥而至,仰首静听,其乐无穷。 这类乞丐,凭按艺,不吵闹,对人态度和蔼,乐声悦耳,令人心怡,故皆乐于助施。 (二)靠苦口哀求要饭的 1 穷花子(要冷饭坨的) 鳏寡孤独,无所养者,只得乞讨为生。多以腋下夹着打狗棍子,手里提个要饭罐子,人称“要冷饭坨的”。他们扶老携幼,一步一拐地挨门挨户的乞讨。讨到了残羹剩饭,赖以充饥。夜间住于破不遮风的茅屋草舍内,或留宿于花子房、小店之中。严冬腊月,衣不暖体,也得外出,因为这时是他们讨饭的“旺季”。人们能给点粘干粮。俗语说:“正月的瞎子,腊月的花子。”他们怎能坐失良机。就这样风餐露宿地受尽苦难,实属可怜。

吉林百年 下 旧社会扶余的小店、花子房(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