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遭遇八次沙尘暴,种树不管用吗?沙尘暴为何如此频繁

我所在的城市这几天突然降温,并又一次遭遇了沙尘暴,在室内待着,屋里都有一股土味,外面黄沙滚滚,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可该上班还得上班,该出门还得出门。
其实进入2023年以来,我国共遭遇了八次沙尘暴,波及了18个省份,这个数字比较惊人。尤其是在我们积极进行生态修复的大背景下,怎么被沙尘暴轮番侵袭呢?
大家都不禁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在种树,还是抵挡不了沙尘暴呢?


沙尘暴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解答一下什么是沙尘暴。沙尘暴是一种天气现象,指的是那些在干旱地区,大风吹动沙尘、尘土、沙砾等在空中飞扬,形成的大风扬沙的恶劣天气。
沙尘暴通常伴随着强烈的风力和极低的能见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产生活。

沙尘暴的成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沙尘暴呢?这和大气和自然环境有关系。以下是几个主要成因:
干旱和荒漠化:沙尘暴是在干旱缺水的地区产生的。因为缺水缺气,土地变得干燥,树木枯死,草木覆盖率下降,这些都让地表暴露在空气中,没有保护。
大风吹来,就把地表的沙尘、尘土和沙砾等扬起来,形成了沙尘暴。

暴风强度: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另一个影响沙尘暴发生的因素是暴风的强度。暴风强度越大,便越有可能把地表上的尘土、沙砾等飞起来,形成沙尘暴。
地形变化:地形的变化也是影响沙尘暴和沙漠化的一个因素。比如,沙滩和沙丘的形成和变化,对于干旱地区的土地覆盖和保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大国,长期以来,生态环境风险比较大。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绿化工程计划,将绿化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之一。
据统计,到2018年底,我国森林和林地面积已达到了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2.96%。林业生产产值达到了6507.7亿元。
为什么沙尘暴频繁来袭
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明显,自然灾害也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而沙尘暴的发生和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导致沙尘暴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过度开采、过度放牧、过度伐木等活动破坏自然环境,进一步加速了地表的脱土和水土流失。
像近几次沙尘暴来袭,主要是因为这些风沙来自于邻国的沙漠地区,我国种的防沙植物多为梭梭树、沙蒿、二白杨等,这些植物无法阻挡此等规模的沙尘暴。
我国绿化工程的作用
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绿化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看到绿化工程面临的问题。
尽被每年都有大量的数被种下,但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大,部分地区的树木枯死、森林过度开采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树林的面积和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事实上,绿化工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在保护自然系统的基础上,平衡生态的多个方面,细心营造,最后才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