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宅就要多读书丨2021年2月
一月看网文停更了一个月,这个月恢复纸质书阅读。
但说实话看得不多——不管是节前忙着工作收尾,还是节后忙成狗的旺季团团转,都实在是非常消磨时间。再加上画画的网课……感觉阅读时间真的越来越难保证了。
如果看得少,那就努力看得精细些。目前就只能这样了唉。
本月书单:《龙猫》《三体·黑暗森林》《香水》《博物杂志 二月刊》

1.《龙猫》【日】宫崎骏原作
这本是参加磨铁图书活动的赠书,之前在动态也晒过了。
一开始我以为是画册、原画集或者剧本脚本这样的内容,结果看了才发现是纯绘本的形式——电影内容做了裁切和挑选,重新排版成一个适合孩子看的图文绘本。
内容看得出来很用心,也很适合小孩子阅读,这本我打算等淅淅大一点带着她看,看完再看电影,或者看完电影再看这个,希望刻进我人生的宫崎骏世界的美好,也能给她的人生带来温暖和力量。
2.《三体·黑暗森林》刘慈欣
年前就在重新看《三体》,确实是隔了太久了,跟看新书的感觉差不多。
第一本开篇之作当然很精彩,但我记忆里一直认知着,第二本是三体最精彩的一本,看完觉得依然非常高能啊,从最开始墓碑前的起始,到最后一人与三体的对峙,再到面壁者、破壁者的对抗,还有黑暗森林这个宇宙社会学理论的开创——不得不说,大刘确实是神!
第二本我基本上是一口气看完的,可是第三本,唉,看到程心就有点看不下去……看我三月能不能磨完最后一本吧……
然后就是,大刘的书我常常全篇都想勾重点,然后又不敢下笔勾,最后反而摘抄不出来……果然最喜欢的作家的作品,还是适合整本搬回家,整本看。
3.《香水》【德】帕·聚斯金德
这本书我第一次看是大学时候的事情了。
写作课老师上课提了一嘴又收了,我一时兴起就跑去图书馆翻了一本来看。
18岁,也就踩个成年人的边边,心理年龄和经历都没到位,只觉得整个故事都猎奇又恶心,但是哪怕是那时候也隐隐约约觉得,恶心猎奇之上有什么东西,让它当得起被称为一本好书。
逛旧书店的时候居然刚好遇见了,就买回来决定再看一次。
因为自己对书没什么印象了,就先细看了一下引言里的内容,不知道是不是时代“局限”,前言里除了简介创作背景和时代评价外,居然给这本书打上了反资本剥削的内容……
行……吧……【道路以目】
看完引言之后再翻开正文,从头到尾看完,整个心态和读书时候真是差了太远,但是一家之言,从我自己的认知看,这本书与其说是反压迫,不如说,是讲一个人对爱情的燃烧一样的渴望,和对自我的纯粹的追寻——是不逊色于《月亮与六便士》的惨烈与精彩,又因为夹杂了一些奇幻荒诞,故事更加灵动。
难怪当年直白觉得这是个“不好”的故事的我,却依然觉得它是本好书。
故事里,一个由没有味道的孩子成长起来的青年,却拥有对香味最天才的能力。他因为厌恶人的气息而离群索居,却因为看不清自己(的味道)带来的孤独而惶恐地再次投入人世。他为了追逐心爱的味道而毫无罪恶感地杀人,却在在最美妙的香味里再次发现了自己无人可解的“孤独”。
最后这个可以轻易获得一切却只选择至高的爱的人,选择和心爱的香味一起死去在自己诞生的污浊之地——全篇都充满隐喻,但哪怕你不做深思,也能从中窥见一个精彩悲哀的故事。
能够看懂这本书的我呀,这么多年也算是有所成长了。
4.《博物杂志(2021 二月刊)》中国国家地理出品
本期关键词:坚果、日本恐龙、汉字车部、克苏鲁神话之父、白鹇、芋头美食、美妙射击部
博物的围脖号关注很长时间了,B站视频也看了不少。
今年孩子她爹终于决定入杂志坑,1、2月的都到了,他先抢了1月刊,我就把2月看看了。
不得不说现在还能做下去的纸媒都是真·珍品。
从选题策划到图文排版都非常非常有意思,而且每期基本上都是独立的主题(最多也就分个上下篇吧),读者可以根据喜欢的主题来单买,也可以打包全入,购买来说也很像小时候的书报亭的感觉,很亲切。
根据版面划分,每期有草木、有虫鱼、有飞鸟有说文解字……内容很丰富,也都非常有意思。
二月刊因为是新年刊吧,特别企划是“坚果”,走进实际产区去体验后取材采写的东西,应时应景,又新鲜有趣,还能涨些不知道啥时候能用上的冷知识。其他的版面也各有特色,虽然讲得不深入,但是都是很有意思的自然科普。
挺好的一本杂志,以后应该会继续订的。
摘录丨拾遗
《香水》:
1.随着这哭声,他把自己带进回忆里,把自己的母亲送上断头台……新生儿通过这声哭喊,决定自己放弃爱,但是却要生存。
2.成千上万种气味形成一种无形的粥……住在那里的人,从这粥里嗅不出什么特殊气味,因为这种粥就是从他们身上产生的,然后又浸透他们,它就是他们呼吸并赖以生存的空气,它像一件穿得很久的暖和的衣服,这件衣服人们嗅不出气味,皮肤也感觉不到。
3.月光不分颜色,只淡淡地绘出地形的轮廓,它把大地盖得灰蒙蒙的,窒息生命达一夜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