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豹凭啥荣获中国十佳车身及最佳结构奖?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近日某知名汽车媒体测试了六款热门车型的车身扭转刚度横评,扭转刚度是指车身在受到外力时抵抗弹性形变的能力,而本次测试所选取的六款车的车型也很齐全,包括SUV、轿车和电动汽车,价格跨度也很大,有大几十万甚至百万级别的保时捷,也有二十多万的比亚迪,而且最终的测试结果也让人实属意外。

测试场景是在斜坡上,使得被测试汽车的一侧后轮离地,第一轮测试是在汽车空载情况下,六辆车都是相同的测试方案,其中保时捷Panamera后备箱可以打开但无法关闭;奔驰GLS后备箱能正常开合但两侧缝隙不一样;宝马7系后备箱能正常开合且两侧缝隙无明显变化;雷克萨斯RX300后备箱能正常开合但两侧缝隙也不均衡;比亚迪海豹也能做到后备箱正常开合且两侧缝隙无明显变化;凯迪拉克XTS也是后备箱可以打开但无法关闭。结果第一轮汽车空载测试保时捷和凯迪拉克挑战宣告失败。

第二轮的测试还是相同的场景,增加了汽车载人,让两个人坐在车轮腾空的一侧,这样能够使车身扭动更加严重。最后测试结果,只有比亚迪海豹、宝马7系和奔驰GLS能够做到后备箱的正常开合,凯迪拉克和保时捷挑战测试依旧失败,而雷克萨斯RX300虽然表面关上了但没能完全关上且仪表盘显示后备箱处于打开状态。这个测试结果也说明了并非越贵的车扭转刚度就更好,相反,一些售价不是很贵的车在用料方面反而可能会更加扎实。

就拿同样通过两轮测试的比亚迪海豹,相对于其它几款车型,它的售价是最低的,而且也是测试车型中唯一一款纯电动车型。当笔者进一步去了解才得知比亚迪海豹能够通过测试,主要得益于比亚迪全新的e平台3.0和CTB车身一体化技术,让海豹整车的质量确实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所谓CTB技术,即电池与车身一体化。直白点说就是将电池包与底盘融于一体,让电池包直接成为车身结构的一部分,动力电池既是能量体,又是结构体。
刀片电池与高强度车身一体化集成,使整车在碰撞发生时,车身具备充足的吸能的空间以及更顺畅的能量传递路径,乘员舱形变大幅减小,进一步降低碰撞事故带来的伤亡。搭载CTB技术的e平台3.0车型,正碰车内结构安全提升50%,侧碰车内结构安全提升45%。显然,CTB技术就是比亚迪一个典型“做减法”的技术。而这个“减法”,却推动了电动车在安全性、操控性、续航能力、乘坐体验等方面的持续进化。

对于消费者来讲,安全标准不应该存在好与坏,只应该是好与更好,在此引用比亚迪的一句话,“超五星表现是比亚迪安全标准的及格线,我们从来都是要做安全的尖子生”,希望更多的车企也能够以安全核心,持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