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缕曲》不一样的纳兰

2020-05-01 21:01 作者:高焕之  | 我要投稿


       纳兰容若,一位浊世翩翩佳公子,令无数人折服于他的风采。同时代的人和后人对他有许多溢美之词,但我对他的词风不太喜欢。纳兰这个人文武全才,生于风云变幻的大时代,本应是风虎云龙白衣如雪的一个传说。但他却沉迷于儿女情长,风轻云淡。其词清雅有加,却失之雄豪,简直有后主之风。说实话我觉得他浪费了资源。接触他的第一首词是他随大军西征时写给夫人的《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远征塞外建立功业,这是无数男儿的梦想,多少先贤投笔从戎血洒沙场。然而此时的纳兰心绪竟如此的灰退,想一想马伏波是怎么说的——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我心中对他的小女儿态是十分看不上。阳明先生托着病体在洪都教军场百步穿杨威震北军的风采,才是我辈读书人所追求的。


看看同为婉约词人的万俟咏的《长相思》写的虽也是离愁别绪,却无有那么多的缠绵之气。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再看万俟的另一首长相思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还是隐约有几分苍凉大气于其中。


 


不过后来高三时读到了性德的《金缕曲》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纳兰。放旷激昂,慷慨沉宏。这种偶尔一露的峥嵘,才让人品出他的名士风范。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一句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把他心中那种尘封压抑的狷狂桀骜信手展开。不信道遂成知己,更是酣畅淋漓,那种千万人吾往矣的心态何等的快意。那种人生得意须尽欢,不要辜负良辰美景的洒脱,不禁令人悠然神往。且由他,冷笑置之,是不与夏虫语冰,何须跟腌臜之物多言,干脆利落,快哉。这个一日心期有千劫的聪明人心中,他所经历的,所考量的其实是远超他的同龄人复杂。我想也许正是如此,才让他有了厌恶功名利禄,想要退守温柔乡的念头吧。


       观文如鉴人,是我们隔着时光对话前人的途径。虽然我对他那些婉转缠绵的清词还是不太喜欢,但是词人展现的真性情,名士风采却令我欣赏。所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哪怕再是放飞自我,恬退不争,但是天生棱角难免还是会峥嵘外露,心中的豪气还是会忍不住抒发。这或许就是人的复杂所在,有多角度的内在。像七匹狼广告里说的,男人有很多面,精彩每一面吧。不管如何,请大家在那个风花雪月的纳兰之外能记得另一面豪放不羁的性德。



《金缕曲》不一样的纳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