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圣兽驺吾背后的公案——吴泰伯的传奇

2020-05-01 20:54 作者:高焕之  | 我要投稿

       把博客里杂文陆续搬过来。

       神奇动物2里的东方圣兽驺吾,萌化了很多观众的心。驺吾主仁,止杀,又称邹虞。古时有邹虞幡,天子出示此物以表示让臣下停止纷争。

      驺吾为什么被尊为仁兽,它的原型是什么?这就牵扯到了一段上古公案了。必须提到一个人,就是吴国的始祖——泰伯。泰伯乃周太王既古公亶父的长子,是轩辕氏姬姓的后裔。当时古公生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幼子季历。周人崇尚礼治,以长幼定次序。但古公认为幼子季历有大才,能兴旺周族。但不能废长立幼。泰伯知道后,主动推辞。带着二弟与拥护自己的族人远走南方,让弟弟继承公侯之位。后有其他部落追随,在太湖流域建立了句吴之国,也就是吴国。其实从泰伯的人性光辉和受人爱戴来看,他未必不如季历。也许是古公这老货偏心吧。这部分追随他的周族之人和南方当地部落融合称为吴人。从此断发纹身,从事渔猎。后人附会,说泰伯断发是为铭志,表示永不回去和弟弟争位。纯属扯犊子,太湖流域多水,入水游泳捕鱼的话,长头发不方便。至于纹身,则应该是祈求神明护身之意。是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改造了人类,和铭志有毛的关系。泰伯是真英雄大丈夫,吐个吐沫就是钉,说出去的话不需要向别人证明。同属南方的楚人和溪蛮也都断发纹身,他们也是铭志吗?还是那句话,环境和生产方式改造人。

      吴人草创基业,也从西北多山林之地带去了自己的图腾神兽——白虎。而既然是吴人的虎,那就得和别人有所不同,于是天吴,邹虞的名称就出现了。虞字,以虎形为字首,以吴字为字心。这么解释是不是就明白了。为什么邹虞的别名又是驺吾呢?其实吾是吴的同音字,而虞算是同意字。这两个字指向的都是吴人的吴字。当时汉字没有现在多,各国文字又不统一,古人常以同音字谐音字做通假使用。吴人来到江南,从原来的耕种狩猎又多了渔业一项。原来的虎神在水里应该是不大管用了,于是早了虞字,以虎为神韵,以鱼的发音来命名。这有点祈求冥冥中神灵保佑的意思。下水讨生活远比在地上要难得多,所以自古在水里作业的工种,禁忌和说道就比陆上的多,可以理解。至此,我们明白了驺吾或者说是邹虞的来历。那么它何以成为仁兽圣兽呢?

      这就要从周人兄友弟恭,重视规矩的良好风气说起了。泰伯与仲雍出走之后,季历成为了周人领袖。又经两代到了季历孙子,周武王姬发的时代。周人大兴,定鼎天下,成为天子之家。周王们感到自己能有今天是和叔伯祖先泰伯的功劳分不开的。因为泰伯仁义,顾全亲情,不忍族人分裂。所以他的图腾神兽就自然沾光成了仁慈的化身。

     也许有人要说,驺吾的传说出自《山海经》,应该比泰伯古老。那焕之就必须强行科普一波了,《山海经》的源头——《十三经》确实非常古老。但是山海经在流传的过程种却是加入历朝历代很多人的改编。

      随便再提一句,吴国后来被越国所灭,一些族人不甘受越,楚欺凌,跨海到了日本列岛。至今有不少日本古老的家族皆以吴人后代自居。天皇一系也是出自吴人。当年吴佩孚大帅开玩笑说自己是天皇的大爷,就是因为这个。

      友情提示,此乃焕之原创,转载请标注出处,谢谢。



圣兽驺吾背后的公案——吴泰伯的传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