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终结 装备鉴赏 附录12 机动建设技术

心灵终结 装备鉴赏
附录12 机动建设技术

第一次红色战争时期之前,机动建设技术就已经有了雏形。不过还不像现如今一样专业化功能化。当时,苏联和欧美大都初步实现了军队的机械化。为了保障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军队必须要有先进的后勤保障系统。而这个“先进”,就体现在后勤保障能否跟上一骑绝尘的机械化部队。因此,所有的联勤保障都要搬到机动载具上来,同时又要易于部署,能够快速部署。这时候,机动建设技术(“Mob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的基础概念就建立起来了。截止第一次红色战争爆发,铁幕两边的军队都已经装备了大量的机动建设车。

在第一次红色战争时期,机动建设车还是由军用卡车改装而来。在抵达部署地点后,还需要人工操纵各个部分的驱动电机,来使机动建设车展开成为建造场。机动建设车携带了所有生产建设一个前进基地需要的材料,并且还可以通过加工原始的工业原料(如矿石)来生产这些材料。因此在部队的作战序列里,机动建设车是整个部队的核心,一旦机动建设车被袭击,那么整个作战行动都会受到影响。同时机动建设车的出现,让部队的休整与人员装备的补充得以快速进行,让基地可以跟着部队走,部队的机动性大幅提升。

第一次红色战争加速了科技的进步,机动建设技术(“Mob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也不例外。美苏双方都展开了对自己的机动建设车的迭代升级。此时的机动建设车也有了一个更加高大上的名称:机动建设载具(MCV short for “Mobile Construction Vehicle”)(此前各国称呼不同,第一次红色战争及以前的MCV,和那些非严格意义上的MCV,本文均以“机动建设车”这一概念称呼)

作为胜利方的美国,认为现有的设计是“成功的”,没有必要作过多的修改。因此战后同盟国联军的MCV仍然沿用了第一次红色战争的大体设计,采用重型卡车作为底盘,不过该型号的重型卡车专为MCV而设计。盟军MCV虽然越野性能不敌其他阵营的MCV,但是凭借公路网,盟军MCV的响应速度在第二次红色战争伊始依然迅速。

苏联MCV的研制是秘密进行的。在心灵部门(当时尤里尚未成为其领导人)的协助下,苏联的MCV的研制进程安全且迅速。为了适应国内复杂多变的地形,苏联MCV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全地形履带,多个履带组保证了MCV在山地丘陵可以轻松行进。苏联MCV也被广泛(甚至是盟军)认为是真正的第二代MCV。

苏联在MCV上的研究是领先世界的,除了建造场以外,为了应对更加复杂残酷的战争环境,苏俄还发展了新的机动建设车:“斯大林之拳”,又被称为“机动战争工厂”(MWF short for “Mobile War Factory”)。“斯大林之拳”展开之后,不会成为建造场,而是直接生产和维修战车的战争工厂。“斯大林之拳”相较于MCV而言,更加专业化,同时也更建议轻巧。有时候,一台“斯大林之拳”在前线部署,会比在前线部署三台MCV更能引起敌人的警惕。

而厄普西隆MCV则充分借鉴吸收了苏俄“斯大林之拳”的技术(毕竟是直接偷了一辆来窃取技术),有别于苏联的全地形履带的设计更能适应复杂多端的地面环境。同时,为了考虑已经出现的核生化环境,以及未来的太空环境,除了常规型号的核生化防护以外,厄普西隆的MCV还设计了适用于太空的型号。太空型号除了全密闭以及电力驱动以外,还设计了更宽的履带减少压强和增加抓地力。

在MCV成功研发之后,厄普西隆又制造出一种新的机动建设车:雷格机动哨站。但若严格按照机动建造车的概念划分,雷格机动哨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MCV。在部署展开之后,雷格机动哨站会成为一个矿石精炼厂。不过,雷格机动哨站的更加多功能化:它可以像苏联的维修起重机一样为周围的车辆提供维修服务,在其顶部顶部还装备又遗忘射线发射器。此外,雷格内部还装有与合成缸相同的活性能量发射器,用于强化附近的坦克碉堡。雷格机动哨站是一个更像“战场瑞士军刀”,为前线部队及时提供维修、资源、侦察、哨戒等服务。毕竟对一支以运动战为主的机械化部队而言,雷格机动哨站比“斯大林之拳”更合适。

除此之外,厄普西隆还不断地“举一反三”,将自己原有的粉碎机进行了“机动化”改造。当厄普西隆刚刚对一个地区建立起控制,机动粉碎机可以迅速地为厄普西隆“创造”战争资金,确保厄普西隆资源的有效供给。这也是厄普西隆运动战战术的标志性产物。

从苏俄中破体而出的厄普西隆,将苏俄技术中精髓吸收为自己的核心技术,还将其不断地付诸实践和创新。
来自中国和日本金川工业的技术人员在充分吸收苏联和盟军MCV的技术之后,基于纳米技术研发出了焚风的MCV。在焚风看来,机动建设技术的进步不仅仅在载具底盘上,更应该体现在部署时的可靠性和机动性。因此焚风技术人员放弃了传统的机械结构,转而设计了一套纳米构造系统。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各种纳米机器人就可以迅速将MCV构造为建造场。同时,焚风的所有建筑都可以借助建造场储存和生产的纳米机器人,按照设定的程序构造出来。

经过多年的发展,机动建设技术已经遍地开花。在愈演愈烈的战场上,这些机动载具可以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迅速建立起一座基地,很快就会有无数士兵和战车涌来。它们为战争制造出无数的变数,让战争更快地结束,或者拖入无尽的漩涡。

看到这里各位指战员们各个三连再走好吗?长按大拇指就行~
由于一点疏忽,之前的版本有些疏漏,所以删除重发,敬请谅解
周五是厄普西隆系列开篇:加特林坦克
之前写过厄普西隆T1坦克,链接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