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只为这部电影准备的音乐——电影《灌篮高手》音乐制作人小池隆太专访

2023-05-05 23:56 作者:不动的ACG大图书馆  | 我要投稿

 电影《灌篮高手》国内上映以来反响良好,目前票房已超六亿。

而电影中的音乐为我们带来的是耳目一新的体验,此次全新的音乐制作方式与普通动画电影并不相同——本片音乐制作人,来自@东映动画的小池隆太接受了B站的专访,讲述他与井上雄彦导演、与音乐人们一同为电影《灌篮高手》制作音乐的经过。

——非常感谢您接受B站的采访,首先请您做一下自我介绍。

小池 我叫小池隆太。我过去曾经从事了15年唱片行业,于2017年转行来到东映动画进入企划部。本次在担任《灌篮高手》电影助理制片人的同时,还借助之前音乐领域的经验,有幸担任本次电影的音乐制作人


——我们知道,在日本动画的制作过程中,音乐制作往往是在独立于动画公司所负责流程之外的。所以像您这样,以动画公司内部人员身份直接对音乐进行制作管理应该算是较为新颖的流程?

小池 确实,东映动画的动画作品一般也会把动画音乐方面的工作委托给子公司,或是外部公司进行外包制作。这也是因为动画中的音乐部分一般被归于动画制作中的后期流程,不可避免地在流程上会与动画的核心制作内容有所割裂。但电影《灌篮高手》的情况有所不同,此次本片制片人松井俊之希望为这部电影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专有的新音乐风格。为此我们必然需要让动画制作与音乐制作之间的链接更为紧密,而这正是我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如你所说,电影《灌篮高手》的音乐制作流程确实是不太常见的。

具体展开来说,虽然比我知名的音乐制作人不在少数,但他们的工作内容一般就仅限于音乐制作范畴之内。所以尽管他们在音乐制作方面的才能与敏锐度胜过我,但我另有优势在于——因为我兼任本片的助理制片人,所以我能够陪着井上雄彦导演一起走过从原稿到分镜再到动作捕捉等整个动画制作流程。我跟在导演身边,亲身在制作的第一线大量了解到他对于音乐的需求,他通过电影所希望表达的情感。也正因为有这些第一手信息,我才能够以助理制片人的身份去制作出更为贴合作品的音乐。    

另外,动画电影的音乐制作流程本就各有不同,而具体到本片的情况,我最初便预测到本次的制作流程必然会在途中出现细节上的调整和随机应变的改动。而如果要给本次的音乐制作流程做个总结的话,本片的音乐并非先制作动画画面,后根据画面谱曲


——中国国内有许多粉丝对于灌篮高手TV版的主题曲有很深的感情,我想大家一定都很想知道,此次电影是如何决定全面使用新曲的。

小池 我们并不是刻意不使用老歌,而我们在制作阶段也并未要求本次电影“必须”要使用新歌。我们只是纯粹地从内容出发,制作出最为适合电影画面的音乐


——关于“最为适合画面的音乐”,您能否为我们展开讲一下,您和井上导演是如何为本片的音乐定下基调的?

小池 本片音乐的整体基调设定有两个大前提。

首先是井上导演也曾聊到过的,OP曲是他明确指定,要由THE BIRTHDAY来进行创作和表演。而曲风只要大家听过的话非常明显,摇滚乐。而OP既然能够对作品的整体印象产生巨大影响,那必然导致整体乐风也会向摇滚乐倾斜

另一个大前提,我不怕误解地说,本次作品的音乐只是“附属品”。我们不会用音乐来对作品进行解释说明,但正确的音乐必须要出现在正确的地方。比如说,想要让观众感动于是放一段感动的音乐,这种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极力削减了音乐的占比,全片有一半时间都没有背景音乐。这在近期的日本动画之中也算是特例,而这也是本片音乐整体的基调。

另外补充一点,这也是已经放出的信息,不怕剧透地说,本次作品有两条主轴相互呼应,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请来两位背景音乐作家各自负责,为的就是将两条主轴的曲风明确切割开来。所以我也在最初阶段就和导演商量,希望按照双线双作曲家来推进制作。

 

——您提到两条主轴,也就是宫城的过去,以及与山王的比赛。想请问井上导演与您,分别是如何就这两条主轴向两位作曲家提出需求的?

小池 关于宫城的过去,导演提出的需求是——重视“音响”而削弱“旋律”,所以我们会更重视音响效果。而关于另一条主轴(山王战),由于曲目的切换相当频繁,所以当时我们也提出了相当详细复杂的提案,这里要全展开聊的话可能太花时间。非要从中挑出一条说的话,那就是——“最好不要用歌曲”。当然最终片子还是加入了歌曲,但我们并未把那两首曲子当作“歌曲”,我们将其视为“一种以名为‘人声’的乐器所演奏的音乐”。

 

——您这个回答解释了我脑中的疑问,我本片看了两次,但却发现就如您所说,我脑中完全想不起片中音乐的旋律,唯一记得的只有最后宫城从两人中间突围而出时响起的主题歌那句,只有那一句

小池 没错,这效果就挺好的(笑)。

——刚才我们聊到的都是创作方面的话题,但我们知道您作为制片人,除了创作本身之外,也需要对于市场和作品宣传负起责任。不知这次在音乐制作方面,除了对于电影本身的辅助之外,是否也有商业和宣传方面的考量?

小池 我们的大前提是,此次在创作音乐时完全没有任何商业方面的考量。对我们来说作品就是一切,一切都要为了做出最好的作品而服务。所以说就算我们假设10-FEET是一支演唱会只能聚集来一百人的摇滚乐队,《灌篮高手》电影的音乐依然会由他们来创作。当然从结果上来说,他们是一支演唱现场能吸引到两万名观众的人气乐队,但这只是“结果论”。


——既然您提到选择音乐人时完全没有考虑宣传,那想必发掘过程也与众不同,能否分享一下您是如何找到本片的几位音乐人的?

小池 我说个半开玩笑的话——水到渠成,很自然的就找到了他们。说起当时的过程,本来提了多位音乐人让导演过目,但当时我就有预感可能会选择10-FEET。最终选择他们的理由实际上能举出几十条。这几十条我们可能没有时间一一详述,那我举一条我们意识到“他们挺合适”的瞬间吧,实际上导演已经给够我们提示应该选他们了。

在做动捕的阶段,我希望能从导演身上找点提示。而当时午餐时间播放背景音乐的权限在我手里,于是我放了各种曲子进行试探,如果导演有对某首曲子说“不错”,那提示不就有了嘛。而就算他表达出不屑一顾,这个反应同样也算是给我答案。结果当时,有一位动捕演员过来搭话,问我“您是不是很喜欢10-FEET?” 仔细想想这并不算很稀奇的事情,因为10-FEET本就是一支人气乐队,工作现场有一个人知道他们并不稀奇。结果在之后一个月的动捕收录过程中,此类情况三番五次地发生,有好几位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10-FEET。于是我就产生了“莫非10-FEET与篮球很配?”的想法。


——那按您所说,这个音乐人选拔方式确实相当独特了。

小池 确实,所以我们究竟应该把这件事情看做是“运气”呢,还是应该看成是“必然”?但我个人觉得有一点比较重要——既然我们要更换过去TV版的歌曲,那必然会迎来观众的刨根问底,问我们这次“更换”的“必然性”在哪里。而如果观众觉得没这个必然性,“听下来还是老歌更好”,那我们就输了,所以我们需要为这次更换寻找“必然性”。而在我的内心深处,前面提到的选择10-FEET的理由其实全都是“必然性”。如果你问我,假使当时动捕现场没有人聊起10-FEET,是不是就会换成别人?那其实除了这条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理由,这许许多多理由最终使我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他们。说个细节,网友经常提起这一点,比如说10-FEET,十英尺正好是篮筐的高度。再比如说,他们和OP乐队The Birthday是前后辈关系,总是一起开演唱会,前辈唱OP,后辈负责ED,这两组音乐人的关系性恰到好处。再比如说,《灌篮高手》是一个一直很爱惜自身品牌的IP,而10-FEET从未上过电视,一直在演出现场兢兢业业经营发展听众的这种“男子气概”。就说很多地方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共同点,真要一条条列能列出个一百条。


——您这么一说,我感觉10-FEET的ED曲名《第零感》和他们被选拔的经过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想请教下具体在这首曲子的写作过程中,您与井上导演和音乐人有着怎样的交流?

小池 这次的音乐创作与日本音乐界常见的动画联动歌曲模式不一样,一般来说是让音乐人先写主题歌,然后从中选一首最适合电影的流程。而我们这次的做法与这类传统流程完全相反,我们先制作了电影配乐,然后再从配乐中挑选出有资格成为主题的曲子,最终构筑而成的才是这次的ED曲。所以这次我们片尾曲实际上是最后才完成的,先有配乐后有ED。


——那关于OP的《LOVE ROCKETS》是否也有类似的特殊创作方式?OP的铅笔画应该是井上导演亲自绘制的吧?

小池 是的,不止OP部分,这次井上老师亲自兼导演兼编剧,兼任了大量职位(笑)。OP对导演来说,他心中最初的设想就是角色逐个出现,这部分涉及剧透不太好说明,唯一可以说的就是导演亲自把他的设想告知了音乐人来制作歌曲。


——您提到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完全没有宣传方面的考量,那么在作品整体的创作和宣传上,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导演的想法?

小池 这或许也是已经公开的信息,本次《灌篮高手》电影原版标题是《THE FIRST SLAM DUNK》,这意味着这部作品对《灌篮高手》的老粉丝也好,第一次接触《灌篮高手》的新粉丝也罢,这部电影都将是“第一次”的《灌篮高手》,这是我们在宣传这部作品时的一个核心思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所有的工作计划都围绕着一点——如何把在电影院中的感动给“最大化”?所以假使一件事情会让电影院中的感动哪怕只减少1%,我们也坚决不做。一切宣传,都是以感动的最大化为准则


——那么东映动画或者导演本人对于海外有没有一些宣传上的考虑和实际进行的施策呢?

小池 关于日本以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对《灌篮高手》的认知度和渗透度肯定都不一样,所以导演也经常把“宣传应当有各地特色”这句话挂在嘴边。而对于在《灌篮高手》本就人气爆棚的中国,我们的宣传和日本的做法其实略有接近,比如在一些信息的发布节奏上都采取了近似于日本的模式,当然从反响规模来说中国大多了(笑)。

此外我个人觉得很敬佩的一点是,井上导演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在我的心中,角色们一直活着。” 正如这段话所说,他一直都很爱他创作的角色们,而他也想让全世界的粉丝都能体会到这份爱。所以每当《灌篮高手》电影上映时,导演都会在他的社交账号上用当地语言为当地粉丝送上感谢。有时候也会把各国的国旗元素和角色亲手画出来,每次都非常认真用心,一直持续在表达他对各地粉丝们和对作品的爱意。我们也非常希望导演的爱意可以传达到全世界的所有粉丝们,今后我们也会为之继续努力。


——非常感谢,我们也会努力让这份感谢传达到。最后请您给中国粉丝说几句吧。

小池 这个由我来说感觉略有越俎代庖(笑),但是这部作品如果能得到中国粉丝的喜爱的话真的很感动,也借此机会对喜欢这部作品的各位表达感谢!







只为这部电影准备的音乐——电影《灌篮高手》音乐制作人小池隆太专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