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不击人,人自伤
拳不击人,人自伤
——《八角笼中》观后感
新上映的电影,《八角笼中》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网友口中的平淡无奇、还原度不够,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它展现是生如野草,不屈不挠,是向阳而生,绝不求饶。同时电影中的众多细节,也足以引发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思考。
首先,故事发生在一群来自大龙山的孩子们的身上,像故事中所说,他们是生活在路边的野草,是一群连骗都没有人愿意去骗的孩子。寒门难出贵子,穷人的上升通道少的可怜,最广为人知的一条是读书、参加高考。而向腾辉却给这群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孩子开辟了另一条,格斗!成年苏木将格斗当做唯一的出路,并且,一旦找到了这条路路,就会不惜一切地拼命努力。
其次,电影细节的刻画了山里的孩子的形象。对集体宿舍软床的喜欢,对风扇的好奇,对被人再次抛弃的恐惧,还有当马虎几人在决心跟着向腾辉学格斗,需要按手印时的那一句“你可别把我们卖出去了”无一不真实的展示着孩子们安全感的缺失,对外面世界的留恋与向往。
第三,故事的结局也很有意思,一直比苏木厉害的马虎却不是世界冠军的最终获得者。其实在电影中也有所依据。 故事中的两人能力相似,却有着极大的不同,苏木遇事不像马虎那样冲动,反而是沉着冷静,应对一切,同时电影多次展示了苏木的刻苦训练,初出茅庐的血性,只寻出路的勇敢,都是夺冠乃至成功的真实写照。
最后,有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镜头。初到苏木家中,面对家中的状况,向腾辉背对镜头,站在山坡上俯看,把这静态和苏木他们打水漂石头触水的动态交织起来,展现出向腾辉内心的犹豫、纠结与一丝冲动。一个俯拍镜头,向腾辉、马虎在麦田中的树头对峙与无言,而远方亮了警车车灯,响了刺耳的车鸣,深刻传达了向腾辉内心的无力与隔阂, 他心中的不甘重新涌上,难道真诚笨拙的人面对这个精致复杂的社会真的会头破血流吗?就算他们已经付出了血肉和汗水,可还是被资本和媒体耍的团团转,再无反转之力吗?他自问,亦使我们深思。
在向腾辉出事后,不论是王敬福一边摆脱关系的推卸一边推销产品的谄媚,还是酒吧李总的倒打一耙的无情,无论是校长对此的漠视,还是媒体不知真相的大肆宣扬,都体现了人们无法及时看清真相的巨大悲哀的写照。而我们应做到的是,了解真相,不随波逐流;向阳而生,不向命运低头。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自由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