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唐桥陵陪葬墓区:寻访惠庄太子李撝墓

2022-11-27 01:11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在《旧唐书》卷九十五中记载:“惠庄太子撝,睿宗第二子也。本名成义,母柳氏,掖庭宫人。撝之初生,则天尝以示僧万回,万回曰:‘此儿是西域大树之精,养之宜兄弟。’则天甚悦,始令列于兄弟之次。” 

2017年5月14日,我和家人经过富平进入蒲城,直奔唐睿宗李旦的桥陵,寻访桥陵的西门和北门之后,来到东南方向的陪葬墓区。在桥陵南侧的公路上,向东面的田野望去,两座覆斗形的封土一字排列。其中,西侧的那一座,就是惠庄太子李撝的墓葬。




 

蒲城的尧山之南,乃宽广平坦的洪积扇平原,唐桥陵众多的陪葬墓就分布在这里。惠庄太子李撝的墓距离桥陵最近,也是陪葬墓中最西侧的一座,往东依次为惠文太子李范墓、云麾将军李思训墓、凉国公主李苑墓、鄎国公主墓、惠宣太子李业墓、代国公主李华墓,以及已经挖掘的金仙公主墓和贤妃王芳媚墓。 





惠庄太子的母亲是掖庭宫人,因其身份低贱,所以惠庄太子出生以后,差一点儿被抛弃。好在一位僧人对武则天说:“这个孩子是西域大树之精,养大以后有利于兄弟。”于是,武则天大悦,惠庄太子才得以生存下来。

 

这样一位出身卑微,一生也没有太多作为的人,为什么会埋葬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呢?恐怕与唐玄宗李隆基有关——

 

李撝本名李成义,唐睿宗李旦第二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异母兄长。唐睿宗原本想立长子李成器为太子,然而李成器坚决不受,推辞道:“国家安则先嫡,危则先有功,臣死不敢居隆基之上。”

看到这样的情况,身为二哥的李成义,也以此为理由,拒绝太子之位。于是,作为睿宗第三子的李隆基,才有机会顺利继承帝位,成为著名的唐玄宗。因此,唐玄宗一直对两位哥哥心怀感激。

唐玄宗登基之后,为了避玄宗之母昭成窦皇后之讳,李成义和李成器同时改名,分别为李撝和李宪。李宪去世以后,玄宗将他封为让皇帝,并且把他的墓葬称为惠陵。李撝的墓葬虽然没有号墓为陵,但是埋葬在距离帝陵最近的位置,恐怕也表达玄宗的敬意?





由此看来,当年僧人所说:“此儿是西域大树之精,养之宜兄弟。”确实应验了!据说,玄宗曾经特制一个大枕头和一床大被子,兄弟五人共同枕盖,以示友悌之好。





唐桥陵陪葬墓区:寻访惠庄太子李撝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