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是治死的,发现后不治疗反而能活得更久?这是为什么?上海91岁的伍阿婆一生
癌症患者是治死的,发现后不治疗反而能活得更久?这是为什么?上海91岁的伍阿婆一生无儿女,退休后每天啃馒头,把所有积蓄都用于捐建希望小学。然而,在第一座希望小学建成时,阿婆就被确诊为肺癌。查出癌症后,阿婆选择保守中医治疗,继续将每个月的退休金捐给贫困学生,随后还把房子卖掉,捐建了第二所希望学校。 伍阿婆的故事令人动容,心藏大爱让她对生活充满希望,与病魔抗争至今。 以人类现有的医学技术手段,癌症无法被治好。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旦得上癌症就等于晴天霹雳,下了死亡通知书。一些人患了癌症后,便纠结治与不治,不过大多数人都选择不治,他们认为化疗手段会让体内的癌细胞迅速扩散,加速死亡,倒不如不治,顺其自然。 1、将近50%的癌症患者是被治死的? 情况当然不是这样,癌症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治疗过程,它的复发率非常的高,癌细胞还会四处扩散,不能被完全消灭。所以有时候通过医学手段将其治好,但保不准哪天复发。 2、癌症不治疗的效果会更好吗? 得上癌症是指人的身体上出现的恶性肿瘤,它有以下几种表现: (1)肿块:简单来说,癌症就是在人体内长了一个小肉球,甲状腺腮腺可以在皮下较浅的部位摸到,至于身体较深的部位比如胃癌,用力按压胃部才会感觉到。 癌症健康 (2)疼痛:这是患癌后为明显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局部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着癌症已经进入了中晚期。时间越长疼痛越明显,有时候让人坐立难安,即使服用止疼药也无济于事。 (3)出血:比如咳血或痰中带血的为肺癌患者,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的患者,则出现尿血或吐血等症状。 3、为什么会出现越治越严重的情况? 众所周知,治疗癌症要运用手术化疗等方式,一旦化疗就会大把大把地掉头发。化疗的目的是在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但依然存在着过度治疗的状况,滥用攻击性治疗手段,这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比癌症还要大,双重影响下只会让患者的身体越来越差。 目前,清除癌细胞的治疗手段所能达到的最高疗效是临床治愈,但是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无论手术、化疗和放疗,都只是暂时从表面上杀伤癌细胞,并且还会进一步导致体内环境的恶化,为癌的转移复发埋下了伏笔。而且有些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因不能耐受治疗而死亡。 美国的一个癌症研究所曾经对比统计了九百多名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方式,将他们分为两组,分别是攻击性治疗组和姑息性治疗组。所谓攻击性治疗就是用化疗、放疗对癌细胞进行消灭性攻击。结果非常令人意外,选择攻击性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时间更短,死亡率更高。 为什么会这样呢?专家分析,这可能是因为攻击性治疗不仅能杀灭癌细胞,对正常细胞的伤害更大,破坏了人体的平衡。而姑息性治疗虽然没有直接针对癌细胞,但也不会伤害人体,不会因为治疗打破体内的平衡,因而效果反而更好。 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这便是现代医学治疗癌症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带癌生存不仅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脏腑平衡,使气血调和,达到人体内外部环境的协调,才能控制癌细胞转移和扩散。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口服、输液等方法,让药物进入身体每一处,抑制癌细胞扩散。但有些患者在化疗后身体变差,以至于认为“化疗会加速死亡”。化疗后身体变差,是因为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身体的正常细胞,容易免疫力下降,出现并发症。 患者抗癌,请努力这么做 抗癌除了手术、放化疗或新型疗法外,患者的生活干预也很影响治疗效果,下面就来了解癌症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如何抗癌。 1、适当锻炼 坚持锻炼可以改善心肺能力,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患者可根据自身质情况,选择快走、慢跑、太极拳、广场舞等锻炼项目,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为宜。 如果患者四肢无力或行走不便,家属可每天帮其进行闭目吸气、屈膝平卧、松弛肌肉等动作,达到放松止痛的目的。 2、调节心情,生活规律 癌症患者存在巨大的身心压力,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治疗态度消极、情绪波动、依从性降低,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患者尽量调节心情,正确面对癌症,家属也要尽可能体谅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多交流,多陪伴,,多鼓励,适时分散其注意力,打消其消极心态。还要多倾听患者的意见与想法,帮助他们抒发情绪。 另外,建议患者不要长期卧床或过度疲劳,作息时间要有规律,有助于预防肿瘤复发。 3、安排好饮食 癌症患者容易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因此饭菜要荤素搭配、粗精兼食,多吃高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口味要清淡,避免生冷、高脂、高盐、高油、辛辣、腌制或刺激性食物,以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同时不要偏食,更不要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