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解说文案(45)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的《赤壁》有借古说今的味道:
自己有周郎般的才华
偏偏少了那阵影响火攻的东风
诚然那场东风改变了战争的走向
但赤壁之战的功劳要归功于东风吗
尽管《三国演义》极尽渲染了东风的重要性
但倘若没有之前的苦肉计
黄盖的小船不能接近曹营水寨
又或者没有庞统献的连环计
曹操的战船没有连城一片
这火攻的计谋能实现吗
我们都学过充分必要条件
若A能推出B
则称A为B的充分条件
我们也可以认为A是B的原因
然而现实中尤其是复杂事物中
这套数学逻辑是很难成立的
事物的发展往往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
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所谓的“充分条件”
譬如《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成功
“苦肉计”“连环计”“借东风”都是火攻成功的前提
少了谁都不行
我们不能说少了某因素事情无法成立
所以某因素就是事情的关键
这道理听上去很简单
但现实中这样的认知谬误并不少见
譬如篮球比赛
一名球员命中了关键绝杀
很多人就会把这场比赛获胜的功劳给予这名球员
理由就是没有这一球
比赛就输了
那么没有其他球员的任何一球
比赛能赢吗
不论是人文还是科学领域
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它的推动原因
能正确抓住事物发展的原因
才能利用原因推动事物
但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合力作用的结果
这就需要能够分辨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关键原因
对事物背后原因的探索
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人类的认知历史
能看到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真正起作用的因素和这些因素所贡献的力量大小
才能真正的把握规律利用规律
大家好
我是谢玄
一个中饱私囊的up
我们今天讲第三十一集
胡宗宪在大明中的处境
恰如太史公所云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这就是分阵营后带来的无可逃避的结果
全大明最懂胡宗宪的人一个要数严嵩
另一个则是吕芳
除了被严世蕃短暂的蒙蔽外
严嵩一直都知道胡宗宪心理追求的是什么
他的“媳妇论”恰如其份的描述了整部剧里胡宗宪面对的情形
吕芳虽然说是喝嘉靖的酒
但他自己也像个夹在朝臣和皇帝之间的媳妇
这点上讲吕芳和胡宗宪也算是同病相怜
海瑞和胡宗宪的直接接触不多
对胡宗宪的所为还是很清楚的
倘若没有胡宗宪派总督署的亲兵帮海瑞
淳安大牢这一关海瑞就很难过得去
但即便如此海瑞都数度怀疑过胡宗宪
可见人心自证之难
直到刚才胡宗宪把话说到如此份上
海瑞才不再犹豫
和胡宗宪谈起了条件
其实胡宗宪就算不答应海瑞
海瑞在目睹了强收生丝的事情以后
也再没法抛下百姓不管了
此刻“坐地起价”也都是为了百姓多要些“好处”
(10:40部堂-10:55大人)
这个条件对胡宗宪而言不难
这算是两人的共同追求
正如胡宗宪所说
“淳安百姓也是我的百姓”
于是两人就达成了这个“只有赵贞吉受伤的”协议
海瑞的第二个条件非常难开口
所以即便直如海瑞也绕了几个弯
(11:30赵中丞-12:25私心)
胡宗宪这般心机的人
不至于看不穿赵贞吉
只是一来两人是好友
在感情上对这位“宰辅之才”会更宽容一些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
大明里赵贞吉这样的人已经算是“好官”了
胡宗宪知道马宁远毁堤淹田的事后
说我怎么就用了你这样的人
然而这都归咎于胡宗宪无识人之明吗
马宁远上与郑何下与常张相比
已经是极有心肝的人了
胡宗宪不提拔马宁远
他又有几个人能提拔呢
赵贞吉也是同理
大明官员中不贪污不奢侈不无故欺压百姓的
本来就属于凤毛麟角
把大明的官员丢到浙江的位置上
九成九不但会“苦一苦”百姓
还会拼命给自己捞银子
而绝大部分官员的施政水平是达不到赵贞吉的水准的
换句话讲
绝大部分大明官员丢到浙江来当巡抚
只会比赵贞吉更不堪
(郑泌昌 何茂才)
从这段话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胡宗宪之前挽留海瑞的理由是纯粹的借口
胡宗宪说在他是不想浙江的百姓骂他才挽留海瑞的
可他现在又推荐海瑞去安徽当官
浙江百姓不照样失去了海瑞吗
所以胡宗宪的目的就是为了天下百姓留下海瑞
和担心骂名毫无关系
海瑞说自己和赵贞吉有矛盾是真
但说这话的目的胡宗宪却理解错了
海瑞并不是真的因为在赵贞吉手下待不下去
所以要换个地方
海瑞是因为要换个地方
才说在赵贞吉手下待不下去
海瑞绕了这么大一圈
真正目的就一个——直接偷家
(12:48要想-13:47答应)
旁白说胡宗宪听到海瑞这话
脸上都是问号(原文)
胡宗宪的第一反应是海瑞仍然不信任自己
要自己上疏推荐他去严嵩的老家
就是逼自己自证清白
海瑞其实没有这个意思
因为海瑞早就跟赵贞吉谭纶提过这个要求了
所以这个要求并不是针对胡宗宪的
海瑞就是想直捣黄龙
但海瑞说胡宗宪把他推荐到分宜
朝野就会认为胡宗宪不是严嵩的私人
这话看低了胡宗宪
胡宗宪从来就认自己是严嵩的弟子
他也压根不想摆脱严党的名声
以此兴因此亡是胡宗宪搭上严党大船后的“账单”
胡宗宪从没有想过赖账
这是他的风骨
而胡宗宪的另一面就是大义胜过感情
公理压倒私交
所以在大局的面前
胡宗宪又绝不以严党的身份影响决定
世人都不肯从这两个角度来理解胡宗宪
这是胡宗宪最大的痛苦
海瑞和胡宗宪都有澄清寰宇的志向
但海瑞不是胡宗宪的知己
海瑞听到胡宗宪不愿推荐自己去分宜
感叹了一句“部堂还是念着严阁老的知遇之恩”
这句话颇有点诛心论的味道
胡宗宪当然念着严嵩的知遇之恩
但这并非是胡宗宪不肯推荐海瑞去分宜的原因
(13:58你把-14:36保不了)
胡宗宪不推荐海瑞去分宜
其实有为海瑞考虑的意思
海瑞如果去个普通的地方做知州
凭着海瑞的能力和裕王党的背景
施政一方造福一方是不难的
但海瑞去分宜做知县偷家就是另一回事了
之前分析过了
海瑞能在浙江搅动局势
前提就是有裕王的背书
裕王给海瑞搭了个平台
海瑞才能与浙江官员“同台竞技”
大明律也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只有一个知县身份
官大一级压死人
在知府按察使巡抚这些人的面前
海瑞手里的大明律不过是一本草纸
但我们要注意一点
裕王的背书有作用
不代表海瑞全靠裕王
很多人凭着胡宗宪这句话
说海瑞在浙江全因背后有裕王
没有裕王海瑞什么都不是
这就是一种片面的归因
浙江的事情海瑞没有裕王的背书固然办不到
那么换个赵钱孙李瑞来
能达到海瑞一样的效果吗
把严党逼到墙角
固然离不开裕王和清流在背后的支持
但破开浙江波谲云诡的局面
最终呈送能够倒严的供词
和海瑞自己的霹雳手段刚强品行分得开吗
试想一下
如果只要有裕王的背书就能做到这般田地
那清流们当初为何议定淳安建德知县的人选如此纠结
海瑞这一路走来有多少的暗涌陷坑
岂是一句我是裕王的人就能解决的
没有了裕王海瑞固然就是一个小小的知县
可没有了海瑞
那份石破天惊的奏疏根本没有第二个人能呈上
高翰文谭纶就是最好的反例
所以对整件事情的归因常常不能切割开来看
片面的夸大和强调某方面的因素
会导致对推动力的把握错误
海瑞不知道自己在浙江到底起了多少作用吗
(生锈的刀)
海瑞都说了他是被清流握在手里的刀
他更清楚他锋不锋利取决于这些持刀人
海瑞之所以要去分宜
就是为了殊死一搏
他去当一个知州于天下大势而言
无疑杯水车薪
而他一个不惑之年才出任知县的举人
也自知封疆入阁后再施政天下的希望太过渺茫
所以他只能走最偏激的路子以小博大
这不是不自量力的高看自己
这是背水一战的无可奈何
所以胡宗宪说海瑞高看了自己
是没有明白海瑞决绝的内心
海瑞和胡宗宪始终在实践路径的理念上有着巨大分歧
所以海瑞也不再和胡宗宪争辩
强硬的只要胡宗宪的一个推荐
胡宗宪选择写信给赵贞吉
让赵贞吉上奏疏举荐
也算是一条两全的路子
既对得起他“不做小人”的傲骨
也没冷海瑞的一腔热血
工具人赵贞吉其实也不算吃亏
他本来就是清流的人
他的存在就是得罪严党
这封奏疏上去在清流那里他至少可以博个直名
大家都知道齐大柱通倭是子虚乌有的污蔑
亲眼目睹过齐大柱与倭寇浴血奋战的胡宗宪就更清楚
锦衣卫要是直接找胡宗宪
闹出来的麻烦会很多
所以用了个诡计
直接让田有禄把齐大柱找过去
注意这个镜头(16:24)
一局棋一锭银子
即便朱七不是个赃官
这帮高级锦衣卫的待遇
显然和普通百姓也已不是一个次元
大明朝是不会亏待自己人的
(16:27还认识-16:40何用)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二老爷这个角色实在是绝了
(17:39怎么-18:17吃吧)
这幕戏和小说有些出入
小说里大家都坐着了
只不过海母坐了上位
海妻坐了左位
齐大柱拉着柱嫂没坐右位
而是坐了下位
海母见齐大柱坐下位
开口让齐大柱坐右位
齐大柱则推辞说他们夫妻两个上桌吃饭已经是荣幸了
不敢坐到右边
海母便当场板了脸
齐大柱和柱嫂进了海家一直感受到的是全家其乐融融
没想到海母还有这么副面孔
顿时愣住了
互望一眼想起了海瑞平时的阎王脸
终于知道了“典出何处”
都笑了一下然后乖乖到右边坐了
电视剧这个改动
相信让女性观众对齐大柱多了三分不爽
但会更符合历史一些
海妻的反应我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并不像是在海母面前的拘束
反倒是像面对柱嫂时有些不自然
从海母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来
海母不是针对儿媳妇
而是说在坐的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我海母的规矩
上期有观众说海母放任齐大柱和海女嬉戏是因为齐大柱是客人
这属于对人物性格的不理解
即便海母有求于李时珍
说叫李太医就叫李太医
压根不管李时珍心理爽不爽
何况是面对齐大柱
对于海母而言是没有客套的
守规矩就大家都好
不守规矩论谁都要挨脸色
朱七一见到齐大柱就让齐大柱脱衣服
(让我看看)
换做任何一个没有龙阳之好的人
听到这话都会心理犯恶心
齐大柱也就不客气的直接告辞了
(杰哥不要)
小说里乱入个武侠情节
说朱七是从丹田迸出了“站住”二字
齐大柱居然能感到耳边有余音震颤
才警觉回头盯着朱七
朱七表示男子汉脱衣服有什么关系
(真的是太逊了)
电视剧里朱七先自己脱了衣服给齐大柱打了个样
而小说里朱七则是利落的
让一旁的锦衣卫把衣服脱了
很显然两个锦衣卫都是练家子
所以对同样身板强壮的齐大柱是英雄惜英雄
并不存在van弄齐大柱的意思
这也是后来朱七收齐大柱做徒弟的一个伏笔
等到朱七出示了锦衣卫的腰牌
告诉了齐大柱找他的真正原因
齐大柱反应过来这是个陷阱已经晚了
但是祸兮福所倚
齐大柱的人生正是在这里展开了开挂的新篇章
王用汲带着柱嫂去找谭纶问齐大柱的事情有些不合理
齐大柱一个大活人吃饭的时候出去了再也没回来
柱嫂她们肯定会找传话的田有禄问情况
所有人都应在当天就知道了齐大柱被锦衣卫带走的事情
为何海瑞胡宗宪都没有管
即便胡宗宪要告病假所以理会不了这些事
依海瑞的性格难道会不管不顾吗
而且柱嫂一开始并不认识王用汲
此时却被王用汲领来找谭纶
必然是海瑞介绍的
那海瑞为何会让王用汲管这件事
自己却不出面呢
要解释成海瑞放的齐大柱所以避嫌
又未免牵强
(22:24到底-23:22二字)
赵贞吉谭纶平时嘴上铁骨铮铮
真出了事顾左右而一声不吭
这如何经得起诘问
所以干脆避而不见省的尴尬
王用汲没法子只能到赵贞吉的签押房堵谭纶
谭纶面对王用汲的一连串质问
看都不敢看他
只能沉默无对
王用汲从他的表现就猜到了
抓齐大柱的旨意赵贞吉谭纶一开始就知道的
这两人明知道通倭的真相
更知道海瑞和齐大柱的这层关系
还任由齐大柱被抓去
这不仅仅是枉顾齐大柱的命
更是让海瑞有了被追究的把柄
所以王用汲会感叹官场无朋友
方才的十分义愤已化作七分的悲凉
(23:52那好-23:20说法)
王用汲说书生自有崚嶒骨
这话正是他这位“书生”的真实写照
谭纶被王用汲用话逼到这个份上
才吐露了真相
(24:42抓齐大柱-24:57辩陈)
面对这样的质问
谭纶当然不好意思说
哎呀皇上的话我怎么敢顶啊
于是他又搬出了大局向王用汲解释
(25:25齐大柱-25:53银子)
海刚峰背后牵着我谭纶
这几乎是谭纶的起手式了
(牵着我谭纶)
谭纶要劝谁就嘴巴上和谁绑在一起
意思就是我们是同乘一船的人
我怎么会害你们呢
当然谭纶这段话也不都是为了摘自己而说的
谭纶分析也大体是对的
我们这里先理一下逻辑
齐大柱通倭到底能起什么作用?
首先整个朝野博弈是动态的
很多事的发展没有必然因果
在这件事里也一样
齐大柱通倭了必然能证明海瑞有问题吗
不能
它只是提供了一个由头
它既可以进一步追究海瑞
也可能就此打住
这要取决于后面的博弈
我们要结合后面的剧情来看各方围绕齐大柱这件事的各自目的
严嵩动齐大柱是找补输局的
他要向清流示威
否则严党的地位会进一步下滑
但严嵩动齐大柱的目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或者说要不要进一步去动海瑞
严嵩是没考虑好的
这个心态要结合后来严嵩和严世蕃的谈话来看
严世蕃想借着齐大柱这个引线把火烧到海瑞乃至高拱张居正的身上
所以策动了御史上疏
而严嵩比严世蕃考虑的更远
他担心这样会把火烧到裕王的身上从而触怒嘉靖
所以严嵩劝严世蕃不要惹事
父子的分歧不在于方针上而在于判断上:
严世蕃觉得嘉靖会继续站在自己这边
而严嵩已经愈发认识到严党的失势
很显然严嵩的预判更为准确
嘉靖本人抓齐大柱没有要搞清流的意思
只不过是安严党的心
一个齐大柱换巡盐的银子当然是划算的买卖
但是严世蕃继续往上捅
这就引来的嘉靖的那句名台词
(朕的儿子)
所以齐大柱被抓这件事到底会引发什么连锁反应
清流和严党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之前裕王府会议的时候高拱就担心了海瑞的处境
此刻王用汲和谭纶也是一样的判断
他们猜到了嘉靖抓齐大柱是为了严党的银子
但他们没有猜到嘉靖交换这些银子的筹码
就只有一个齐大柱
这里还是要再再再再强调一下
大明的博弈是见招拆招
每个人对事情的判断都是一种可能性而没有锦囊妙计式的料事如神
所以很多事情都会出现偏差
那些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再根据你的预判做对策之类的套娃计谋
在现实里几乎不可能出现
综上
谭纶的判断大体是对的
嘉靖抓齐大柱就是为了稳住严党
所以这件事谭纶他们阻止不了
但他们都不知道
嘉靖是看过海瑞的供词的
对通倭这件事心知肚明
严嵩逼嘉靖这一下
嘉靖心理是极其不爽的
更没有用齐大柱打裕王脸的意思
严世蕃后来对嘉靖这个心理的误判
也算是加速了严党的倒台
分析到这个份上
王用汲也就体谅了谭纶几分
但也更加的忧虑起了海瑞
毕竟抗衡严党和抗衡嘉靖是完全两个次元的游戏难度
(26:11齐大柱-26:43干系)
大明里律法道理的角力是建立在双方权力没法碾压的情况下
嘉靖烧海瑞的供词有鸡毛道理吗
但徐阶敢嘴蹦半个不字吗
抓齐大柱本来就是没道理的事情
这是权力层面的对抗
拿道理对抗嘉靖的权利
这属于拿批判的武器对抗武器的批判
压根不在一个次元
谭纶的这个建议基本上属于尽人事听天命了
在谭纶这般说法下
王用汲又相信了谭纶一切都是为了周全大局的苦心
(26:52我来-26:59苦心)
我相信作为旁观的第三者
大家都能看出来
谭纶所谓的苦心是建立在不苦自己的基础上的
谭纶分析的也有道理
但他的所有分析都是置身事外的一种出谋划策
能成就成
不成你齐大柱海瑞的死活我谭纶也顾不上
但王用汲作为局内人就掺杂了感情成分
对谭纶总是带着宽容的滤镜
这是一种人之常情
每个人对事物的评判都会带有感情成分
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很容易宽容的往好处想
(27:15你准备-27:46一块)
谭纶王用汲知道芸娘身上有司礼监的牒文都很吃惊
并猜测这是嘉靖的意思
息事宁人确实是嘉靖的心思
但嘉靖本人是不会管到这么细的
芸娘能拿到司礼监的牒文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吕芳的照拂
王用汲谭纶对这段曲折公案当然是不知道的
所以会想不明白
这也再次体现了信息差下每个人的判断局限性
在严世蕃见到鄢懋卿之前
小说还有段很详细的描写:
由于嘉靖四十年突然天降瑞雪
各漕运衙门怕河道被冻上
赶忙在这几天把各种税收银子和贡物往京里运
导致这几天的河道出现了拥堵
而一片拥堵中鄢懋卿的巨大船队
插着“都察院”、“总盐运使司”、“鄢”的旗号驶来
让原本争吵抢道的官船吓得纷纷避让
而鄢懋卿的船队后面还有一条小客船悄悄跟着
这条小客船便是朱七押送齐大柱的船
这也是后来吕芳掌握了另外两条船动向的伏笔
——朱七从鄢懋卿巡盐开始就跟着他了
(28:32冬至-29:02不为过)
严世蕃为了鄢懋卿搜刮上来的银子而兴奋不已
这其实是一个悖论似的死结:
倘若严党搜不上来银子
那他们对嘉靖而言就没有任何用处了
但倘若他们能搜刮上来大量的银子
就说明大明的财政都集中到了严党手里
严党越证明自己能弄银子
越说明他们这颗肿瘤吸收大明这幅“躯体”的营养越狠
他们越在财政上体现“有用”
越说明他们对国家的危害之深
所以此时的严党结局已经注定
严世蕃的得意之处
恰恰是他们的覆灭之因
(29:36停车-30:56喝酒)
这里电视剧和小说有些差异
主要应该是经费问题
小说里严世蕃是在码头边等着鄢懋卿的
如果要按照小说拍
需要有热闹的码头和拥挤的船队
光这一幕需要的费用就不知道多了多少
小说里朱七是故意吩咐自己的小船
在鄢懋卿的大船靠岸前抢到了前面
岸边接鄢懋卿的人见这条小客船如此大胆
才喝住了小船准备抓人
而电视剧在街道拦着朱七一行人就没有小说合理
从小说的这个描写
更能明显的体会到朱七就是故意搞事的
朱七说司礼监催的急
难道会急到这么一个前后脚的时间吗
结合朱七对鄢懋卿巡盐的监视
朱七也是隐隐嗅到了严党命不久矣的味道
故意来这么一番操作
就是为了扫下严党的兴
严世蕃看到朱七押送的是齐大柱
心里当然是得意的
严世蕃让人上疏参了齐大柱通倭
他以为朱七抓齐大柱是他参奏的结果
这给了严世蕃嘉靖还是站在自己这边的信号
他让朱七把齐大柱这个“倭贼”背后的人审出来
话中有话的意思很明显
而朱七干脆不搭茬
也是一种态度暗示
(31:07好大-31:26报喜)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世上本有很多事就是这样
看起来正是灿烂辉煌时候
也许已到了最后的回光返照
严世蕃以为眼下都是好兆头
却没想到瑞雪到雪崩
也就是一场雪的时间
这里有个有细节
在小说里直到刚才被严世蕃叫了七爷
刘和平才第一次写出了朱七的名字
之前一直以锦衣卫那头来代称
我感觉刘和平在构思朱七这个角色初期
是把他当一个剧情工具人用的
写到后面发现剧情还需要朱七有更多表现
才赋予了朱七更多笔墨
所以小说里出场了半部戏的朱七
才第一次有了姓名
(31:53七爷-32:19没劲)
按小说设定
自朱元璋时起
锦衣卫里功夫最高的十三个人便号称“十三太保”
这位置一直沿袭下来
十三人中有人死了或者走了
便再选人补上
朱七由于深受嘉靖喜欢
便被赐了国姓
七自然是十三太保里排老七
所以叫做朱七
小说里还有个细节
朱七抓了齐大柱押往京城的路上
一直没有给齐大柱上枷锁
直到要下船了才给齐大柱戴上
并特意给没带衣服的齐大柱找了件厚棉衣
足见朱七对齐大柱的照顾
(33:12京城-34:04何苦)
齐大柱虽然是个粗人
但眼下的情形还是很清楚的
一脚踏入锦衣卫的昭狱
一脚也就踏入的棺材
他决绝的让柱嫂走
也是害怕柱嫂被牵连
出狱的希望如此渺茫
不如断了柱嫂的盼望
让她能继续好好生活
我之前说过
柱嫂的刚烈是一种自我选择
并非是把自己作为了齐大柱这个丈夫的附庸
柱嫂固然不应当轻生
但背后透出的在那个年代所觉醒的自我意识
是稀有而珍贵的
这不能同礼教下所谓的“贞洁”等同起来
明清的“贞洁”文化只有腐尸般的臭气
是禁锢人性的巨大糟粕
朱七瞬移到柱嫂边上又是小说里的武侠桥段
电视剧秉承着尽量淡化刘和平在小说里
忍不住放飞自我的超现实描写的原则
干脆不交代朱七是如何出现在柱嫂边上的
只给了拦住柱嫂的镜头
从朱七这一系列的行为
很容易看出来朱七锦衣卫的身份之外
有血有肉的人性部分
即便整部大明王朝的基掉沉闷灰暗阴冷甚至绝望
但我觉得刘和平老师在可以透露人性的时候
总是不乏笔墨的渗出了他的情感
张爱玲在她的《独白》中写道
“傻了二十多年
知道自己是个小人物
一只蚂蚁一棵小草而已
只要自己坦坦荡荡心安理得
学会了沉默
体内的血液却无法冷却
有时还冲动
就这德行了”
一个普通人无法左右太阳的起落
倘若能对夜中的萤火虫保持一份欣喜
走过的这一遭就不会没有意义
一场祥瑞般的大雪似乎给严党带来了气运
但大明唯一能呼风唤雨的人却换了想法
三百万银子究竟会砸出什么样的响声
我将在下期继续解读
喜欢这个视频请点赞投币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