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长要理性看待职高,让孩子多学点本事

2022-06-05 09:52 作者:bili_1242395706  | 我要投稿

如今,中考实行了分流,参加中考的学生里只有一半能进入普通高中,所以,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上职高,经常在初中时期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让孩子能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以前,高考的竞争是最激烈的,但是如今,中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似乎超过了高考,因为,只有考上了普通高中,才有机会为自己心仪的大学而努力,否则连努力的机会也没有。

人们对职业高中存在的误解

人们对职业高中的误解并不是空穴来风,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高中确实更容易出现问题,但是那只是个别情况,绝大多数的职业高中在校园建设方面还是合格的。

邢台市瀚德职业高级中学

1、职高的教育质量不好

职业高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比普通高中低得多,而且政府对职业高中的支持力度也比普通高中低得多,所以,职业高中的办学质量确实不如普通高中。但是很多家长都把这方面差异夸张化了。在很多家长心里,孩子在职业高中就是混日子的,什么知识都学不到。事实上,职业高中的老师教学态度都很认真,只要学生愿意学,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学到很多知识。


邢台市瀚德职业高级中学

2、职高的校园风气不好

很多家长认为,上职业高中的学生成绩都不好,自己的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沾染上不良习惯。事实上,学习成绩差不代表人品差,职业高中是公办学校,学校不会故意教给学生不好的东西,学校也会尽力整治校园内的违纪行为。职业高中会出现的问题在普通高中也会出现,只不过因为人们对职业高中印象不好,所以常常会放大职业高中存在的问题。


邢台市瀚德职业高级中学

3、上职高没有前途

职业高中出身的学生没有机会上外省的大学。因此,很多家长认为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没有前途,毕业后只能干卖力气的工作。在报考大学方面,职高的学生和普高的学生确实没有相同的起点。但是,如今我国越来越强调工匠精神,国内和国际上有很多职业技能大赛,只要学生有进取心、肯努力,依旧能够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芒。

为什么人们对职业高中有偏见

因为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是要当工人的,人们之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职高,是因为不想他们当工人,这并不是人们歧视工人这个职业,而是因为,工人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职业,它的工作内容太辛苦,而且发展空间有限,家长心疼孩子,不想让孩子受这份苦。这也折射出了我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辛酸。

1、劳动价值观不正确

我国很早就对士农工商做了一个排位,“士”排在第一位,人们总是对富有知识的读书人格外敬重,在人们的意识里,有才华的人都去从事脑力劳动了,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从事体力劳动。他们觉得当蓝领不如当白领体面。

2、工人的工作内容太单调

工人们每天都要重复相同的工作内容,工人们都是靠体力挣钱的,工厂里的工头催得很紧,虽然很多工人一个月能挣好几千,但是他们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在车间的每一分钟,他们都需要马不停蹄地组装零件,稍微放慢一点速度,就会被工头骂,人一天连续十多个小时都绷紧自己的神经是一件十分痛苦、辛苦的事情。

如何让孩子在职高里有前途

如果孩子不得不上职业高中,父母首先要让孩子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能让孩子稀里糊涂地混日子,那样孩子真的一辈子只能当工人,父母要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专业,要让孩子尽可能地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


邢台市瀚德职业高级中学

1、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

在上职业高中之前,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做一大致的规划,父母要让孩子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让孩子一步步地实现这些目标,慢慢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此过程中,父母要做好监督工作,不断地激励孩子,让孩子充满信心和动力。



邢台市瀚德职业高级中学

2、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报幼师、会计类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毕业之后,不用在车间里干活,而且这些工作比较稳定,发展空间比较大,但是,父母给孩子分析完各个专业的优势和劣势之后,要让孩子根据实际情况去作出最后的选择,让孩子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最合适的专业。

总结

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的意思所有人都懂,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发自内心地这样认为。因为,社会对每个职业的认可度真的不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的经济水平、社会地位有很大的差别,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从事体体面面、被人尊重的职业,而工人这个职业一点也不符合这些标准。所以,这也给了社会很多警示,企业在管理工人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人性化的原则,不能把工人当作生产的机器,要尊重工人们的个人意愿,不断落实提升工人社会地位的工作。


家长要理性看待职高,让孩子多学点本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