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教材为什么从实数系讲起?
数学非具体问题QA第一期
Q:数学分析教材为什么从实数系讲起?
A: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编写顺序和历史顺序是相反的。
历史顺序是积分→微分→极限→实数系,这在我们看来,似乎越早的人们越喜欢建造空中楼阁,可这并不是他们本意如此,而是“显然”在作祟。
联系下欧式几何与非欧几何你就明白了。欧式几何统治了那么久的江山,不就是因为“显然”吗。可后来随着非欧几何的出现,且非欧几何也能用于现实世界(相对论),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显然”的东西就是确之无误的吗?
不,并不是。
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开始向下发掘更深层的东西,给“显然”的东西一个安身立命的基石,而这个基石“显然”吗?
可能也不是,所以就这样,人们一点点向下填补空中楼阁,就有了历史顺序:积分→微分→极限→实数系。而到了今天,数学分析的基础就放到了实数系。注意,我用了一个字“放”,所以,真实情况并不是说现在数学就挖掘到这,而是这门课发掘到这。
实数当然能继续挖掘:实数→有理数→整数→自然数→集合论公理化。那集合论公理化“显然”吗?也不,正在填补。譬如已填补掉的罗素悖论,譬如未填补的连续统假设。其实也有可能,整个集合论公理化恰如欧式几何,存在另外一套不能融合的相抵的公理化基础,其隐没于“显然”之中。
如此,对于问题,读者是否有了自己的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