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2年安庆事业单位面试真题预测:“延迟退休”已敲定,如何落实成问题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延迟退休养老政策,这个规定引起了热议,你是怎么看的?
【示范答题】
从长久来看,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冲击。劳动力供给增加,自然腾退的岗位减少,短期内大龄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所以延迟退休这件事不仅关系到自身,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延迟退休背后存在的客观因素:
其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如果退休年龄不作调整,意味着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因此,有必要根据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对退休年龄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两者能够科学匹配。
其二,养老金发放压力剧增。员工退休之后领取的工资往往和缴纳的养老金及工龄挂钩,常缴多得、多缴多得。延迟退休能够缓解养老金的压力,让巨大的养老群体实现老有所养。
其三,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教育时间变长,会使得劳动者工作年限被隐性地缩短,导致社会总体劳动力资源减少更多。所以延迟退休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现如今人才发展需要的,能让专业人才在科研方面发光发热。
但退休改革不可“一蹴而就”,而是要采取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小幅度改革,让大众逐步接受,从而将延迟退休政策逐步落实到位。
其一、调研好。要充分尊重个人意愿,通过基层走访、专家论证等方式将民意与政策更好结合,也可采取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将延迟退休政策逐步落实到位。
其二、执行好。基层在落实相关政策时,既不能大水漫灌式地“一刀切”,也不能点到为止地懒政怠政。要根据不同人群的个人的实际情况和身体条件科学制定施行计划,完善意见反馈渠道,通过内外监督避免形式主义问题的发生。
其三、配套好。要制定一个渐进式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详细政策,给出“时间表”“路线图”,让各个年龄段的群体都有清晰预期。将执行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群众满意度连接着政府的公信力,退休问题是民生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关乎着每一名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与养老问题息息相关。唯有共同发力,用好各个主体,才能让民生政策走得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