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转载:装甲辟谣】试验第一期:从同轴机炮说起

原文链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07353448841444#_0
原作者B站账户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切勿随意编辑、引用、再创作、转载等
先说一下这一栏目的宗旨。以前在贴吧时期就经常干这种答疑的事情,主要也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但就算再好的辟谣专家,总归架不住复读机,所以还是要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把正经的解读给推广开来,让一些错误的说法不攻自破。
今天既然是试验,姑且从别人家的话题引一个问题来,自己设靶子打一打,活跃一下气氛。如有冒犯,各位还请多多包涵。
话题001(试):

在某问答平台上有人询问百夫长Mk.1的同轴机炮精度和威力,一位答主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了取消这门机关炮是因为效能不足、又牺牲装甲防护。真的是这样吗?

在这里我先给出一个结论:百夫长坦克弃用20mm副炮,主要原因是人机工效不理想,副炮难以操作。
先来看看百夫长Mk.1的副炮是什么。这门波尔斯登机关炮,的确是二战期间英国对厄利空20mm高射炮的仿制产品,因简单轻便可靠而广泛装备使用。

显然,容易看出波尔斯登基本继承了厄利空炮的结构特征,而今天的话题也与厄利空炮和波尔斯登炮的结构有关:APIB自动原理。
参考资料:二封度字幕组【被遗忘的武器/双语】厄利空20mm炮的四大有趣事实
先来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APIB。
APIB,全称是
advanced primers ignition blowback,翻译过来叫做底火预击发自由后座,属于自由后座自动原理的一个分支。
自由后座自动原理熟悉轻武器的朋友应该都很了解,枪机闭而不锁,仅依靠火药燃气作用在弹壳上的向后推力实现后座与自动循环。
枪机需要依靠自身的质量带来的惯性,延缓后座的过程。但如果像20mm炮这样,发射药多后座能量大,枪机又不能做得过重,就面临一个两难问题。厄利空的设计思路是,让枪机在前进过程中击发弹药,用枪机前进的动量抵消一部分后座的动量。

这样的设计带来了两个特点:第一,枪机头部要抱着弹壳底部一起插入炮膛中,就要求弹壳底部做成缩缘结构(底部直径小于弹壳直径);第二,需要用强有力的复进簧驱动枪机高速前进,以满足抵消部分后座动量的需求。
这个复进簧的弹力有多强呢?当枪机向后运行到待击位置,弹簧完全压缩时,弹簧力达到近190千克力(396磅力)。
这样巨大的弹力,很难单纯依靠蛮力完成上膛动作。舰用防空炮座的厄利空炮就可以利用滑轮和杠杆的巧妙借力方法拉动枪机。

(右图)将火炮调至最大仰角,枪机拉绳从炮座上绕过滑轮扣住枪机拉柄;
(左图)利用肩托抬起炮尾,这是一个省力杠杆,抬炮过程中拉绳将枪机拉到上膛位置。
但是很显然,百夫长车内的副炮没空间也没仰角给装填手玩这套花样。倒是有一个备用手段:

将专用的上膛棘轮机构装在炮尾,再拿杠杆去扳动棘轮,原理上就和千斤顶似的,一寸一寸地把枪机拉到后面,自然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偏偏坦克里面没有足够的空间设置一根较长的杠杆,由于杠杆力臂长度不足,上膛这件事变得人力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此这般,给20mm同轴机炮装填并使其待击成了一个苦差事,这个昙花一现的设计迅速被BESA机枪取代。
对于一些配备机关炮作为副炮的坦克来说,不仅要考虑相应的供弹问题,还要考虑机关炮的一些辅助设备,比如说辅助上膛的助力设备。

同轴副炮的供弹系统和配套设备会占用装填手的工作空间,也会占用吊篮底板的即用弹药空间。
以AMX 30为例:
在尚未配备20mm副炮的预生产型上,主炮载弹量为56发,与豹1的60发载弹量相近;
量产型的AMX 30配备20mm机炮后,主炮载弹量下降到47发。
根据西方坦克的设计规律来看,装填手脚边这个吊篮底部立式弹药架一般能放10发左右的炮弹,可以判断上述载弹量变化就与这个弹药架被占用有关。
一些说法认为AMX 30是主炮载弹量不足才以机关炮来补充,实际上颠倒了事情的因果:恰恰是为了装这门同轴机炮,才砍掉了宝贵的储弹空间来安装配套设备。至于这些车辆为什么又反过来砍掉副炮,恢复为常规的同轴机枪,那就见仁见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