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观后感
在2021年6月27日晚上20:20——22:40,我看了《夺冠》这部电影。
要说我为什么看了这部电影,还得从《许海峰的枪》这部电影开始说起。以前我从手机上看过的电影中,只有一部属于体育电影,名字就叫《许海峰的枪》。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就好久没再接触体育电影了,因为我是个体育迷。但是后来一期《来吧,投体育》中主持人介绍了最近有一部体育电影,叫做《夺冠》。又过了一段时间,电影频道中正在播一部电影时,画面中穿插了节目单,其中就有《夺冠》。经过我的一眼扫描后,立刻记住了开播的时间,到了《夺冠》开播的时候,我就开始看这部电影了。
这部电影跟中国女排有关,角色不光有虚拟的,还有真人。情节开端讲述了郎平上一代教练是如何训练队员打排球的,以及运动员对教练、运动员的一些诉说。发展介绍了当郎平作为中国女排教练是如何训练运动员打排球的,以及评运动员的一些话。高潮介绍了各个教练员生活间的故事。结局列举了各个排球教练间对中国女排的比赛改善问题、中国女排运动员们在历届奥运会上和对手比赛的夺冠过程。
这里只有正面内容,没有反面内容。至于依据,就由我的评论引入了。首先看“夺冠”这个词,表面上他的意思是“夺得冠军”,但是真正的含义就与内容相关了。开端是有一位代理中国女排的运动员对教练说:“我不练了!”教练说:“爱练不练!”还有一位运动员举重时已经举到100公斤了,另一位运动员劝她别再举了,可这位运动员就是不听,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所有队友都能举起100公斤。发展时郎平问大家一句话:“你们爱不爱排球?”队员们哑口无声,随后有位队员说:“不爱。我要考大学去了。”说完后自己主动离开了国家队。在结局时,雅典、北京、里约奥运会的每场中国女排比赛时,都是先双方2:2大比分打平,后来用决胜局胜了对方,夺得冠军。只有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败给了美国队。
所以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总不成功。因为毕竟对于一个人的整个人生而言,你有许多精力去学艺,心足力足后尽量取得成功。只要你尽力甚至是成功了,那就是一个改变人生的过程。不过成功后不要过于兴奋。
相反的,从成功到失败,也是很自然的。这就是教训。首先要分析为什么失败?我怎样做才能又获得成功?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可能:你的对手太强大了。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的三个理论:本我、自我、超我。通俗一点说,本我就是我出生后就有想要的东西,有了就满足自我需求,前提是靠你努力;自我就是我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其目的就是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使自己有一种舒缓的感觉;超我就是我硬要追求比自身高度还要高的东西,还有我要将用道德说服别人。所以我们要保持自我的人格。
当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认为社会的规矩就应该是严格的,有奖有罚。奖要根据对方的心理判断如何奖。罚要根据对方的文化水平决定罚的程度,也就是奖罚都要因人而异。分解开来,在各处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谁比赛都想夺冠,我也不例外,但到比赛时压力必须化为动力,拿实力证明,运气只能占一小部分。自信是夺冠的前提,所以如果做不到自信是很难夺冠的。然而放弃比赛训练就更不可以了。放弃很容易,一句话、无数个理由都可以放弃,而坚持却是长时间努力的积累,不能半途而废。不过积累的同时还要思考,因为只有带思考的积累才不是白费的努力。甚至可以说是对一个人的人生有意义做的事情。
此时已经离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27天的时间了。这一届奥运会中,中国女排将要和其他代表团的女排队员们PK。这对中国女排来说将是一次新的挑战。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能否夺冠,是我下一个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