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反小团体主义”

2021-07-28 15:20 作者:文十成  | 我要投稿

au的各项共识是一种自律,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A_soul如今反小团体的共识,是来自于初期观众在经历了众多主播小团体所带来的粉头垄断现象后,对羊驼运营提出的首批重要诉求。而A_soul观众群体能够发展到今天,反小团体主义也为“观众平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并非任何虚拟主播都能够适用“反小团体主义”。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反小团体主义从本质上,就对观众素质以及体量有着巨大的需求。如果观众量小,则需要通过笼络这些能够稳定参与直播的观众,来保证直播的顺利进行。事实上,大多数小V也正是靠着小团体来维持直播工作,但当活跃观众到达一个量值时,小团体主义必然会激化一般观众与团体内观众的矛盾,会将主播推上风口浪尖。


所以,“反小团体主义”,更应该是一个先进的理论,因为这项共识能够在观众群体大成分杂的情况下,保证主播对待每一位观众都是平等的态度和方式。A_soul观众所坚持的,也正是对A_soul的热诚。


问题回到最近,(假设粒Q为前世)向晚在直播间对以前粉丝的回应,是否构成对“反小团体主义”的破坏呢?


在其他B站A_soul专栏的相关讨论中,可以用对于二创作者粉丝的理解来解读这个问题:究竟是因为A_soul,还是因为二创作者而成为他人的粉丝?大家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


如果看过了粒Q动态,不难看出,两位最受争议粒Q的粉丝(一位阿八,一位是原二创绘图太太)在向晚时期的互动止步于十二月~一月份时期,而这段期间,都是A_soul起步较为艰难的时期。


向晚对于二者的特殊对待,并不是基于“A_soul观众”这个身份,而是“粒Q核心粉丝”,从主观层面上来说,粒Q是出于对以前支持过她的粉丝进行回应;从客观上来说,两位粉丝在其他au的眼里,都是同一位主播的观众,那么向晚确实对“A_soul观众”内部进行了区别对待。


而在这个问题之中,个人认为应当用经历感受来决定。这几个“特殊对待”的片段,向晚的应对,是否让观众产生了被不平等对待的感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参与那几场直播的观众的主观感受,更值得关注。


有关“男友粉”,有人指出该群体是消费的主力军,这里我没有进行过统计,暂且用问卷调查中比较贴近的数据作答。那么在A_soul中将近40%的“疑似男友粉”,可见在此时全集中到了向晚这里。虚拟空间对于男友粉,更应该是“柏拉图的爱”,越过自身情感的界限的同时,也是对主播和角色身份的割裂。如果无法压抑自己的独占欲,实际上有违A_soul各项共识中有关直播员身份问题的探讨,以及自身定位的约束。


论“反小团体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