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教材科学史汇总+详解

I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罗伯特胡克 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耐格里 新细胞的产生是原来细胞的分裂结果
魏尔肖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Ⅱ 细胞膜的探究
欧文顿 脂质
罗伯特森 在电镜下 暗亮暗静态统一结构
荧光标记的是小鼠的蛋白质⁻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辛格和尼格尔森 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

巴斯德 发酵是由于活细胞(酵母菌细胞的参与)
李比希 细胞死后的裂解产物导致发酵
毕希纳 用石英砂研磨酵母菌细胞可获得不含酵母菌细胞的提取液 提出酶的概念
萨姆纳 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切赫与奥特曼 证明少数RNA也有催化功能


恩格尔曼 两组实验条件黑暗无空气
结论:氧气是叶绿体释放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希尔
铁盐与其他氧化剂充当NADP+
悬浮液中无CO₂
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
鲁宾卡门
用氧十八(无放射性)标记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阿尔农
光照下叶绿体可以合成Atp 与水的光解相伴
卡尔文
小球藻 碳十四标记二氧化碳
斯图尔德 胡萝卜韧皮细胞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能力 这就是细胞的全能性
约翰逊 命名遗传因子为基因 提出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萨顿 类比推理法 (新教材删去)用蝗虫细胞做材料 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摩尔根 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成线性排列
格里菲斯 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证明有转化因子
艾弗里 体外转化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减法原理
赫尔希和蔡斯同位素标记法 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威尔金斯与富兰克林 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查哥夫 在DNA中 嘌呤总等于嘧啶的量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半保留假说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证实半保留假说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拉马克
提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
提出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斯坦利
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 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
贝尔曼 神经调节
坎农 神经和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