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 隐藏的中共地下党情报站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本篇为免费深度洛阳游的第一百篇。
伊川,地处中原腹地,古都洛阳的南大门,在这里有5000年至7000年前的土门遗址;在这里
有辅佐商汤成就霸业的伊尹词;在这里发现了春秋时期的陆浑戎墓地,在这里有北魏建的永庆寺;在这里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墓地;在这里有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易学家、历史学家邵雍的墓地,康熙曾为邵雍题写“学达性天”御匾,并委派钦差送到伊川的安乐书院;在这里有洛阳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墓地。平等乡处于秦楚古道、秦郑古道、周楚古道、洛栾古道交汇处。如今正在平等建设洛栾高速、新伊高速、G208、S240、洛卢、洛栾、平(等)莲(宜阳莲庄)呼南高铁等大型交通枢纽。
伊川平等乡马回永庆寺位于秦楚古道与洛嵩古道的交叉位置,地理交通方便,离当时的平等县政府和后来的平等镇很近,但村子小,隐蔽性强。至民国初寺院尚有田产120亩。民国七年(1918年),马回营人陈缦堂等将寺院改建为新式学堂一有莘高等小学校,1932年留日学生黄少坤将学校改为伊川县立有莘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4年更名为伊川县立马回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8年1月一9月成为中共伊川县委所在地。马回师范在抗战时期为中共伊川县地下党活动中心之一,培养出翟鸣武、陈松禄、康伯均、纪希晨、刑泽等地厅级以上老革命二十余人。中共地下党看到这里有寺庙和学校双重外表的掩护,便于线人频繁出入,才选择此地为重要活动基地。抗战时期,在马回村永庆寺内有莘学校任教的坡头人苗守己,任中共地下党情报站站长,为八路军挺进豫西、千里跃进大别山提供大量参考情报。
1944年11月14日,豫西第二抗日游击支队(辖十八团,五十九团)从新安以北渡过黄河,在新安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在宜阳东赵堡建立伊洛分区抗日根据地。两个抗日根据地迅速控制“秦楚”、“秦郑”、“晋楚”古道伊洛段。为八路军主力南下创造有利条件。
11月17日,250多名日伪军进犯伊川江左抗日根据地官庄村,嵩阳游击队组织各村民兵把住了通往官庄的各个路口,独立团在尹湾设下埋伏。当日伪军带着抢掠来的东西顺着大路经过尹湾沟底时,独立团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手榴弹、炮弹像下冰雹一样砸向敌群头顶,敌伤亡惨重,尹湾战斗大获全胜。这是八路军皮定钧、徐子荣率“豫西抗日游击第一队”进入伊川后打得第一场抗日漂亮仗。捷报传到延安,毛主席在延安抗大的一次形势报告会上讲:“豫西的张思贤同志已经拉起了六七百人的抗日武装,在伊川打了一个大胜仗……”1945年1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在一版报道:“伊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暴行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敌寇被压缩于官庄以南凹沟内,死伤甚重,仅余残敌数十人趁黄昏逃窜。这一仗毙伤敌伪一百七十余人,缴获长短枪七十余支,轻机枪一挺,并夺回所有被日军抢去的财物。”
1944年12月24日,刘子久、韩钧率中共河南军区先遣支队进入豫西,控制“秦楚”古道和陇海线。12月26日,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三五九旅主力,到达宜阳韩城,欲沿秦楚古道从伊川大莘店附近南下挺进大别山。伊川地下情报站站长苗守己化妆成放蜜蜂老人,前往鸣皋镇季家沟,探获敌伪“机密”情报,日军在季家沟附近的海峰山主峰一带,新增一个重机枪连,还有小钢炮等。南下部队先遣营营长高振德接到这一情报,立即联络总部,大部队过洛河后,不再一直向东走坡头、马回、烟涧,而改由从宜阳赵堡、东王庄、嵩县闫庄、汝阳三屯一线急行军,秘密进军大别山。如果没有中共伊川地下党情报站的准确情报,王震挺进大别山的部队,不论走海峰山北,还是走海峰山南,均在日军重机枪和小钢炮的火力打击范围。而夜间从赵堡、东王庄、闫庄、九店一线向东南穿插,虽然道路状况不如原来计划首选线路那样平坦,但绕开了日军的重点防御阵地,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更保住了挺进大别山的秘密动向不被泄露。
1945年2月8日,河南军区王树声、戴季英率三、四、六、支队,八路军770团(团长张才干),中央警备四团(团长陈先瑞),计三千余人渡过黄河,沿“晋楚”古道进入豫西,经宜阳、伊川进入伊登根据地。
进入豫西的八路军抗日武装,先后有五个支队,在偃师、伊川、洛阳、临汝、宜阳、洛宁、渑池、新安、陕县、嵩县、鲁山、禹县登地,采取不同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和敌伪汉奸。成立了三个军分区,建立十六个抗日民主政府,解放村庄4676个,人口300余万。控制了“晋楚”、“秦楚”古道交通线。直接威胁并动摇了平汉、陇海铁路及郑州、洛阳的日伪反动统治。挫败了日军妄图打通从中国东北直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的计划。
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15日,中共豫西地委指示洛阳县委派人控制伊洛河各渡口,迎接八路军大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