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嘉辉作曲、张国荣演唱的三首电影主题曲研究(下)
3.3相辅相成的词曲结合
歌曲是音乐与诗歌,曲情与词有机结合的艺术体。它们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来表现音乐主题,塑造艺术形象。在歌曲写作中,为了使词曲表现共同的内容与塑造统一的艺术形象,要巧妙地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两者缺一不可。
顾嘉辉创作的这三首电影主题曲中,歌词创作来自两个人,第一个是郑国江,一个从张国荣艺术生涯初期便与他结缘的词作家。
郑国江,曾用笔名郑一川、江羽,1941年出生于香港,中国香港作词人。至今为止已经拥有了超过2000首词作,是目前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中创作歌曲(登记)最多的词人之一。他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为香港音乐贡献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像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张国荣《风继续吹》等名曲已成传世经典。1981年,郑国江为张国荣的电影《鼓手》填词。1983年,张国荣一炮而红的成名作《风继续吹》也是出自郑国江之手。提到《默默向上游》,原先制作方找的填词者不是郑国江,是张国荣自己为了保证这些歌曲有最高的品质,前去恳求当时著名的填词人郑国江出手。郑国江和他面谈后,很是赏识这个音乐才华横溢的少年,将填词费降低,这个举动令张国荣铭记一生,也是他和郑国江结缘的开始。郑国江同意出售后,张国荣的公司却不以为然,他们觉得无论谁来填词都差不多,并且经费有限只允许五百元。但是张国荣却偏偏只要郑国江,于是情愿自己掏腰包来与经纪公司补足这五百元的差价。
结果让公司没想到的是,词曲的优良结合加上张国荣的演绎,与电影相得益彰,于是《鼓手》中的歌曲成为一时风靡的经典,被各处传唱。
“幸运不肯轻招手,
我要艰苦奋斗,
努力不会有极限,
若遇失败再重头。
现实欺弄不担忧,
我要跟它决斗,
挺着胸对抗命运,
用力握实我拳头。
成功不会骤然降,
喝采声不想白白承受,
求能用心,
求能用功,
求能做好鼓手。
像怒海的小孤舟,
冷雨凄风继续有,
我愿那苦痛变力量,
默默忍泪向上游。”
《默默向上游》歌词十分写实,郑国江将自己化身成为影片中追逐梦想的鼓手少年,用第一人称来创作歌词,每一个字都是发自内心的呐喊与追求,同时写实的歌词与顾嘉辉的作曲完美的结合,唱出的则是对追梦路上的人生感悟,以及给自己的不断加油打气,不能被挫折击败的坚定。相得益彰的词曲搭配造就了这首经典之作,现在看来依旧能感动许多听众,同时也给内心的追梦之旅助威。
在《默默向上游》中,词曲十分的契合,基本上采用了一字对一音,与语言节奏完全吻合,在有些词上作了节奏型的变化,拉长了一些音,使得音乐形象更加生动。比如“幸运不肯轻招手,我要艰苦奋斗”中,用大附点的节奏型来突出表示“幸运”和“我要”,而在“不肯”这个词语出现时,则有附点节奏变成两个四分音符,并且在“不”上出现了一个向上的纯四度“6”,在这个以“3”音为主的四拍小节中,着重强调出“不”字。两个四分音符相较于附点的拉长,四分音符一字一音更像是在无奈的叹息幸运不愿意降临在少年身上,有一点恼火,也带着一丝无措;“努力不会有极限,若遇失败再从头”一句中,“努力不会”四个字旋律是“1714.1”,同样在“不”字上,向上一个纯四度,依旧强调“不”,突出了少年不服输,深知自己的努力还没到达底限,还能够继续拼搏的精神;“若遇失败再从头”,在“若遇”上做了一个附点的拉长,表现的是一种“如果”的疑问情绪,接着相较于大附点排列比较密集的两个二八节奏为前面这种疑惑给出了答案,失败的话就在从头开始;B乐段有三个“求能”,“求能用心,求能用功,求能做好鼓手”,是少年对梦想坎坷的路上奋力的内心呼喊,所以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呐喊上,旋律也在逐步推进“12|36-12|37-12|31-76|7--0|”,”由“6”上升到“7”最后达到“1”,像走台阶一样一步一步的网上攀登,可以想象一下,在遭遇无数次失败后,有些灰心的少年对着大海喊出“我还要再用心,还要再用功,才能做好一名鼓手!”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与音阶上行的旋律十分契合呢?小节休止后,旋律又回到了A乐段,歌词也随之变得平静下来,“像怒海的小孤舟,冷雨凄风继续奋斗,我愿那苦痛变力量,默默忍泪向上游。”呼喊出内心深处的想法后,终归情绪不再波澜,梦想的路还有许多未知的要去探索,前方等待的只是一片迷茫,可那又能怎么样呢,只要心中有梦,就不怕去闯,即使跌倒了也要敢于爬起来默默向上游。
第二个不得不提的便是香港词人黄霑,黄霑一生填词二千余首,被称为“香港词坛教父”。鬼才黄霑成名于香港流行文化最辉煌的“黄金时代”,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因为繁荣的年代,才出了最好的黄霑。他写书、填词、谱曲,也唱歌、演戏。他离江湖豪情最近,词作中市井况味更浓。在所有大江大湖面前,他都曾意气风发过。他的歌词中很少描写爱的甜蜜与欢乐,而是多写离愁别绪、恩怨情愁,他的这类歌曲以表现缠绵悱恻、婉转凄伤为主。而提到黄霑与顾嘉辉,怕是香港音乐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早在1972年他们俩便合作过,开始了日后为人称道的“辉黄”组合。顾嘉辉在采访时十分赞誉歌词合作者:“一个作曲家缘于生活深刻体验的灵感固然很重要,但词作者也是作曲家灵感很重要的组成部份。像与我合作了二十多年的黄霑先生,他编写的歌词充满了对社会细致的观察和对人生深刻的体味。因香港影视片制作周期很短,他才思敏捷、做事负责,我们由此成了最佳搭挡。”①“辉黄”第一次合作就碰上华语首部音乐剧,后来刹不住车,两人一路狂飙合作了《上海滩》《誓要入刀山》等作品,几乎首首经典。而他也在访谈中坦言,跟顾嘉辉合作这么多年,两人从未发生过争执,十分默契,两人性格一个张狂一个低调。就这样一步一步,“辉黄”组合不知道创作出多少为家家户户传唱的经典之作。而《当年情》和《奔向未来日子》,这两首像是电视剧续集一样创作的歌曲也是饱了许多听众的“耳福”。
《英雄本色》两部电影是一代人的记忆,《当年情》和《奔向未来日子》正是每每人们回忆起风华正茂的张国荣、周润发、吴宇森的“导火索”,可能时光流逝太快,一些电影的情节或多或少有些许模糊,可是只要音乐响起,便会不自觉的被拉入影片中的枪战岁月。“暴力美学”大师吴宇森拍摄的电影《英雄本色》,虽然影片中有不少枪战和厮杀的血腥场面,但始终充满着一股化不开的兄弟情义,尤其是周润发饰演的小马哥中枪的这一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双枪神射手小马哥一人独挡千面,极限火拼,最后还来不及对张国荣说完怎样做兄弟时,就被爆破了头颅。小马哥用自己的“遗言”,将身处仇恨“牢笼”中的阿杰拯救了出来,阿杰原想帮助哥哥逃跑。可豪哥却选择放弃,主动戴上了手铐,他要彻彻底底地改邪归正,给当警察的弟弟阿杰以真正解脱。歌曲《当年情》作为背景音乐奏响,整个影片的悲情色调被黄霑用一支笔盘活了,江湖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与白,有的只是兄弟间的情与义。当年情因为有你,今日再度新鲜。
“轻轻笑声在为我送温暖,
你为我注入快乐强电。
轻轻说声漫长路快要走过,
终于走过明媚晴天。
声声欢呼跃起象红日发放金箭,
我伴你往日笑面重现。
轻轻叫声共抬望眼看高空,
终于青天优美为你献。
拥着你当初温馨再涌现,
心里边童年稚气梦未污染。
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
当年情此刻是添上新鲜。
一望你眼里温暖已通电,
心里边从前梦一点未改变。
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
当年情再度添上新鲜。”
从A乐段可以看出黄霑的词作具有浓烈的美学气息,前四句通过对一些景物的描写去勾画出往日的场景,让歌词中充满了画意,所以A乐段整体旋律走向起伏不大,上下行不过五度,歌曲旋律线波动幅度较小,走向平缓,像是平静的海面。词曲迷人沉醉,等待着高潮的爆发,为后续的兄弟情场景的描绘做下铺垫。从B乐段开始,黄霑把整个电影的场景巧妙的融于歌词,打造出了兄弟相知相交,彼此共患难的形象,烘托了电影的气氛,而此时的旋律出现了八度的大跳跃,开启了歌曲一个完全不同的层次。“拥着你,当初温馨再涌现,心里边,童年稚气梦未污染”,将十分激动的情绪用大跨度的旋律来表示,并且用了两个大附点强调出“拥着”和“心里”,音符时值的拉长更有助于情感的宣泄以及气氛的带动,同样的,顾嘉辉用重复和模进的手法将B乐段第一、二乐句材料写入第三、四乐句中,也是通过大附点的节奏型着重突出“一望你”、“心里边”、“今日我”、“当年情”,采用的大多数是一字对一音,显得语气尤为坚定。有意思的是黄霑两次写到“今日我又是与你肩并肩”,却稍稍改变了接下来乐句中的一个小点,那就是从“此刻是添上新鲜”改为了“再度添上新鲜”,歌词的改变伴随着旋律的变化,从“|044721#5|766--|”变成了“|04366#517|6---|”,前者旋律向下抑,后者旋律向上扬,词曲结合,十分巧妙。由于《英雄本色》取得的巨大成功,原班人马又在1987年拍摄了《英雄本色2》,主题歌《奔向未来的日子》的创作,顾嘉辉、黄霑与张国荣这个“铁三角”组合“再续前缘”。无论是从影片的剧情发展还是歌曲的创作上来看,《奔向未来日子》其实更像是对《当年情》的续写。
“无谓问我今天的事
无谓去知不要问意义
有意义无意义
怎么定判
不想不羁不知
无谓问我一生的事
谁愿意讲失落住事
有情无情
不要问我
不理会不追悔第3章顾嘉辉作曲的三首电影主题曲之音乐特征
不解释意思
无泪无语
心中鲜血倾出不愿你知
一心一意奔向那未来日子
我以后陪你寻觅好故事
无谓问我伤心事
无谓去想不再是往事
有时有阵时
不得已
中间经过不会知
不会知。”
词作出自同一人之手,其实非常的显而易见,歌词和音乐相结合来看,也是分成了几部分,以“无谓问我”作为前两个乐句的开端,在这里所用到的旋律写作材料大体相似,“有意义,无意义,怎么定判”这一句词与旋律写作中三个前休止相搭配,更像是连环发问,而到“怎么定判”“06|534”一个八度的大跳,有着恼火却又不知该怎么办的无措感,所以只能“不想,不见,不知”还有“不理会,不追悔,不解释意思”,音阶不断下行,为做出的回答塑造了一种越来越低沉的情绪,为后续的歌曲发展做情绪的铺垫,力量的积蓄。在这首歌曲前半段中,词曲所塑造的形象有点灰暗,与《奔向未来日子》这个曲名有点相违背,“奔向未来”是非常光明的,色彩亮丽的画面,但是歌词加上旋律打造出来的却是带着无奈,情绪低落。但画风一转,随着电吉他solo的间奏,一个小高潮的推起成为了全曲情感宣泄的顶峰,“无泪,无语,心中鲜血倾出不愿你知,一心一意奔向那未来日子,我以后愿陪伴你寻觅好故事”,伴随着这个带着希望的歌词,旋律先扬后抑,像是捂住胸口在用力说出内心的想法般用越来越低的音给这个梦想做支撑。而“好故事”为了给自己的想法鼓劲,在这三个字上顾嘉辉改变节奏型一字一音,用四分音符来做肯定。宋子杰因公受伤,当他在阿健的搀扶下,对着身上的公用电话听筒,忍着剧痛却还要面带笑容,言语早已失去了力气,但却还在跟妻子笑着探讨女儿的名字时,这首歌便适时出现。阿杰牺牲了,唯有这首歌曲还弥漫在影片的每一个角落,即使他慢慢闭上眼睛却还是依然相信美好的事物不会消失,情愿奔向未来日子。郑国江的歌词中可找到他率真的一面,感觉贴近生活,清新很有诗意,是自然派的词人,此自然派与黄霑的大情大性风格不同。从作品中可看出,郑的性格较飘逸闲情,中间都透出清新诗意,作品多含教化勉励之意,比较正面。而黄霑的词则是画中意,词中情,在他的手里创作出来的词都活灵活现,他是将大气与细致糅合在一个作品中的风格。从这三首电影主题曲看,无论清新诗意的郑派歌词,还是豪情大气的黄派歌词都与顾嘉辉的曲相得益彰,成功的带动了电影情节的发展,烘托了影片的气氛,“佳品”二字,实至名归。
3.4层次分明的伴奏配器
一首歌曲光有旋律,歌词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伴奏的配合就像没有皮囊一样,想让曲子变得丰富起来,为其加上伴奏,并且在伴奏中加入得当的乐器作为填充,这样子才能够打造一首成功的歌曲,而在顾嘉辉创作的三首电影主题曲中,用伴奏配器让听众清楚的感受到了歌曲的层层叠进,不断加浓,在编曲中器乐的叠加收减十分恰到好处。
《默默向上游》描写的是一个充满梦想的鼓手少年的追梦路,A乐段通过歌词描写出来的是少年与失败挫折,艰苦的时光不断进行拼搏的样子,从前奏开始只有一把简单的吉他为其伴奏,吉他的拨弦衬托着人声多少显得有些孤独,仿佛是对这个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支持的少年进行的真实写照。进入第二段歌词时,加入了弦乐与鼓点,比之前孤单的吉他要往上进了一个层次,有了鼓点规律的敲击,用弦乐来作为整个伴奏的铺垫以及每一句人声后的补充,也是对第二段歌词的呼应,“现实欺弄不担忧,我要跟他决斗,挺着胸对抗命运,用力握紧握拳头。”歌词里写出的是少年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在作为他追逐梦想的支柱,让他挺直了腰背,不断奋斗的模样,所以弦乐与鼓点的加入让第二段显得更加厚实。过渡到B乐段时有鼓作为一个推进,衔接到第二部分。从“成功不会骤然降”开始,在之前吉他+弦乐+鼓的基础上又加进来一个新乐器便是长笛,它与吉他一起在每句歌词后都当做补充,应答一般。直到唱完“默默忍泪向上游”中间的间奏又恢复了吉他的“主角”身份,吉他拨弦的清脆再加上长笛的绵长,没有鼓点分明的敲击显得这一句十分抓人心,虽然从织体上变单薄了但是听觉上却不会觉得“空虚”,高,中音的结合也相得益彰。恢复了鼓点后接着的是B乐段的重复,所以伴奏的配器是没有进行变化的,但是这里却将情绪更加浓了。每次到单独小节休值时,只剩下镲片的轻击,让听众的耳朵一下子“空虚”,也是对之前的音乐进行中止,继而是加入了电子音色替换长笛的重复A乐段,到结尾处做了渐慢的处理,最后是吉他与长笛的收尾,无限延长,反复品味。
从歌曲整体来看,配器与歌曲的部分配合的十分契合,每一部分的都通过不同的乐器叠加让其层次更加的分明,像是在追梦路上经历百态的少年,带给听众是更为直观的感受。
《当年情》,一首充满友谊,兄弟情的歌曲,前奏开始便是十孔口风琴,以及酒吧钢琴音色搭配,口风琴的音色让人不自觉的想到过去,有着一种旧时光的感觉,第二句前奏便从两个单独的乐器转换到弦乐伴奏,让前奏一下子变得浓厚起来。人声一进入,剩下的只有酒吧钢琴与电子音色以点弹的柱式和弦为其伴奏,更加凸显出张国荣的干净音色。“轻轻欢呼跃起像红日发放金箭”,这一句开始便有鼓加入,仿佛是在对映歌词欢呼跃起一般,不是强烈的敲击,只是底鼓的重音加上镲片在节奏点上的敲击,对照的正是歌词描写的美好画面。“声声于青天优美为你献”一句,在长音保持的“献”字上由鼓与弦乐齐奏作为一个过渡和推进,B乐段开始是歌曲的高潮,在“当初温馨再涌现”后出现了贝斯的低音加入,让伴奏低声部更显充实,偶尔几个低音的出现会让听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会觉得长音保持时没有东西像是少点什么一样。而后对B乐段的反复配器把之前在A乐段出现的口风琴加进来,到“当年情,再度添上新鲜”加入了电吉他,虽然只是短短一句,听到的却是不同的效果,也正好对映了顾嘉辉在最后一句的尾巴稍作了变化,更添新鲜感。反复完全曲直至终止,仿佛画面转瞬即逝,又像是
时光还停住没有走,口风琴和酒吧钢琴与前奏相互呼应,结束全曲。
《奔向未来日子》相信看过的观众印象最深的片段便是阿杰在电话亭忍着枪伤被小马哥搀扶着给他刚出生却未能见到面的女儿取名字的画面,前面在节奏街拍里谈到这首歌曲像是模仿人说话一般,活灵活现。现在看伴奏配器是否在此基础上更上一筹。前奏由钢琴作为引子,逐渐的加上弦乐的补充开启歌曲。人声一进入,只留下钢琴为其伴奏,加上当时音乐制作时的混响让人会不由得去聆听,去回味。“无谓问我一生的事”开始便有电吉他的加入,音色与当时录制的钢琴十分相似,所以两者融合的十分得当,逐步的弦乐开始加进来,为其伴奏声部进行填充,显得十分充实。电吉他的四十六节奏型的演奏让曲子逐渐推向高潮。“无泪,无语”开始是副歌的开始,情绪的涌上,鼓声的叠加,钢琴的演奏,吉他的穿插,让副歌承载住了由前奏开始累积起来的气氛,萦绕耳畔。
中间的间奏像是在为听众“减负”也是在为反复的乐段而将情绪稍稍往下拉,只有弦乐作为solo加上钢琴的伴奏,承前启后。在反复的乐段中,钢琴的织体变得密集起来,层次感更加分明。副歌的再次到来,让电吉他的演奏更加的激烈,为伴奏声部再添厚度。随着歌曲尾声的到来,开始撤掉电吉他,慢慢的只留下钢琴,弦乐,鼓,些许的电子音色在里面作为加花,尾声变得只有钢琴和弦乐,像《当年情》一样,与前奏相呼应,直到一个和谐的和声来结束全曲,全曲是小调曲式,听起来色彩比较灰暗,最后的和弦却让人心里一亮,仿佛是看到了未来美好的日子一样,豁然开朗,但是想象到电影中的场景却像是反讽一般,现实如此残酷血腥,内心和脑海却还是在希冀着美好。
综合三首电影主题曲来看伴奏配器,通过由单一的伴奏乐器不断地叠加,积累,让和声变得丰满,织体变得浓厚,然后通过不断将情绪拉回,抽离伴奏乐器,这样一个呈拱形的走向让每一个部分都非常的分明,每一个层次都十分清晰。
时至今日,每当这三首电影主题曲响起之时都能够带动我们对电影情节的回忆。再次去观看影片时,主题曲的出现都会一次次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涟漪,而不是光有一个歌曲的“空架子”。顾嘉辉创作的这三首电影主题曲与电影的融入,能够在听觉感知上,画面带入上,情绪的感染等多方面牵动着我们,这样能让听众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听觉审美体验。
第4章张国荣演唱电影主题曲的技巧分析
一首完整的歌曲有了旋律,歌词,节奏节拍,伴奏配器,就相当于一副躯体,想让其有血有肉,变得生动,少不了张国荣对三首电影主题曲的进行的精彩演唱。粤语的轻灵咬字让张国荣为三首电影主题曲抹上了细腻的底色,贯通的腔体共鸣使他的歌唱流畅,音乐变得圆润,而他根据对歌曲的理解演绎出来的音乐让人万般感叹。张国荣用他迷人的歌唱,让音乐变得层次感分明,有如玉般的温润,也似大海般蕴藏着无限的力量。
4.1轻灵的发音咬字
《默默向上游》属于张国荣早期音乐作品,相较于后期的作品音色差别比较大,细嫩,阳光是这首歌曲中他音色的“代言词”,像是《鼓手》里陈子洋本人,健康的皮肤,自然卷的头发,坚定不移的眼神,从不离身的鼓棒。电影中的青春气息和追求理想的激情非常饱满,张国荣在影片中打得一手好鼓,甚至有人怀疑电影中他那双击鼓的手主人是找的专业鼓手做替身。打鼓的那几个片段,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和鼓点丝丝入扣,连片尾那场远景都可以看出每一个动作都分毫不差,尤其是演奏时那种沉醉那种激情,全身上下洋溢着的动感,实在太逼真了甚至会让人认为他是一个习鼓多年的“老手”,张国荣全力拼搏的样子与这个追梦少年的模样相互重叠,一切条件都十分符合。而《默默向上游》这首歌在一定程度上更像是主角想要讲出对自己说的话而浅浅吟唱的样子。拥有少年内心的想法表露无疑的歌词,加上和说话语态十分接近的旋律,张国荣在演唱这首歌时并不是像一些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梦想,竭尽全力呐喊为自己加油鼓劲,而是选择细细诉来,讲到激动处时,语气更为坚定,以至于歌曲的咬字轻柔但是却让人听得深刻,纤细中却带着力量感。
粤语的发音咬字和普通话有较大出入。普通话中含有平仄腔调,字正腔圆之说,但是粤语发音里咬字比较模糊,而且“an”、“ang”、“ong”一些在开口音归韵到闭口音的收音比较多,并且粤语多唇齿音。在听觉上会比音头稍显轻巧一点,但是气声要比普通话更重一些。“幸运不肯轻招手,我要艰苦奋斗”,“幸运”按照普通话来发音是“xìngyùn”,在粤语发音中避开了“x”的齿音,发成“hanwan”,张国荣在演唱时避开音头,将重音放在了“an”上;“招手”在粤语中发音有较重的齿音,而张国荣在演唱时在“手”字上唱了一个装饰音并且将要唱的音略过“s”的的齿音,着重放在了“ao”发音上,显得“手”字的齿音不会过重;“我要艰苦奋斗”的“艰苦奋斗”粤语中“苦”和“奋”字都为“f”的唇部爆破音,发重了的话会像连续的气流从口腔中喷出,在当时录音条件不够良好的情况下,加上当时录制后作曲所添加的混响,会觉得“f”的发音刺耳,在歌曲中会显得“不美观”,张国荣在演唱时浊化了“f”的爆破感,也就是轻咬这个唇音,会要更为的柔和一些;“若遇失败再从头”,这一句歌词的意思表达了一个比较强烈的态度,如果过程中失败了就必须再从头来过,张国荣在演唱时灵活随着歌词变通来调节发音咬字的力量,强调了“失败”的“s”音头,听歌过程中会被重音所“吸引”,“从头”的“头”字也是着重音,就是想让听众记住少年的强硬的生活态度,不屈服,不认输;“现实欺弄不担忧”在“欺”字上同样的浊化了“h”的爆破音,将音头“吃掉”,即使受尽生活的百般“欺弄”我的态度也不会变化,不大悲,不极端,平淡的来应对,这是张国荣演唱这一句时给我的感受;“挺着胸面对命运,用力握实我拳头”,这是少年内心对前面“受尽生活欺弄”所给出的答案,正气凛然,不为挫折所弯腰,“用力”在歌曲中并未像之前“失败”一样给出强调,但是能听出张国荣在演唱“用力”时口腔内空间是稍微变紧了的,证明他将自己代入这个角色中,仿佛是对自己说出的话,默默的给自己肯定;“求能用心,求能用功,求能做好鼓手”这三个逐步加深的句子,张国荣的发音未出现太多变化,只是在“好”字上虽旋律节奏型变化而做了些许加强,为了能够更加的鼓励自己,并且还要谦虚的继续努力,只为了能出现更好的自己;“像怒海的小孤舟,冷雨凄风继续有”,“怒海”二字上由“怒”过渡到“海”张国荣加了一个装饰音,将“海”字的发音模糊的分到两个音上,为了强调怒海这个词语的重要性,“冷风凄雨”这个形容未来生活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在发音上要比之前更加的用力一些,而“有”字相对于前面乐段的句末发音,时值要更为延长一些,
为的就是要突出少年脑海中已经浮现未来的追梦路上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让自己不能够惧怕;“默默忍泪向上游”这一句是点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在“默默”二字上,第二个“默”比第一个咬字要更加用力,口腔内部肌肉要更加紧绷一些,像是陈子洋咬紧了牙关对自己讲“不能输,无论如何也要坚持我的梦想”一般,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同时还要准备好面对未来还未发生的事不能恐惧的样子。张国荣在整一首歌演唱下来发音咬字上没有出现太大的波澜起伏,而是用他灵巧的变化,让歌曲的含义慢慢表露出来。
《当年情》的演唱,张国荣转变了自己的角色,他是一个警察,在这枪弹中生存的人,影片中的男人历经磨难,却从不放弃对“义气、地位、尊严”的追求,没有过多的儿女情长,张扬的是令男儿热血沸腾的兄弟情谊。所以在演唱时,为了表示出这方刚的男儿热血与细腻的友情,在这首歌的发音咬字上十分的与想表达的情感贴切。“轻轻笑声在为我送温暖,你为我注入快乐强电”,歌词写的内容像是在描述对当年兄弟间相互鼓励,喜怒哀乐都一同承受,面对不如意时相互扶持的回忆一般,记忆里美好的画面总是值得被珍惜,所以“轻轻笑声”张国荣的发音都十分温柔,“轻轻”二字的音头都被浊化掉百分之八十,“笑声”的“s”齿音也没有让牙齿闭合得特别紧,反倒是轻搭着发音,犹如“蜻蜓点水”一般的带过像羽毛拂过心间那道最柔软地方;“你为我注入快乐强电”,这一句张国荣演唱的咬字发音与说话的语气相似,把一个句子中的主谓唱得十分明了,“为我”二字上稍稍加重,“快乐”的“快”字重咬“f”的唇齿音,强调这份快乐是你给予我的;“轻轻说声漫长路快要走过”,同样“轻轻”二字浊化了音头,并且将这个大附点的保持加进了休止感,增强了语句间的顿挫感,与前一句对映,突出了“漫长路快要走过,终于走到明媚晴天”,在演唱这一句时张国荣明显增强了该乐句演唱的力量感,像是对终于见到美好的晴天抒发内心的感慨一般,是感叹着往下唱的;“声声欢呼跃起,象红日发放金箭”,如果说前面为了将记忆里的美好回忆婉婉道来,所以在发音咬字上比较的轻巧,那第二段歌词便是对前面乐句情感的加深,层次的加厚,所以在这一乐句上张国荣演唱得要比前一乐句更为清晰,将“欢呼跃起”,“发放金箭”,这些乐句核心词演唱得更为有力一些;“轻轻叫声,共抬眼望高空,终于青天优美为你献”,一句多么美好的词,快看啊,这天空湛蓝像是特意为你显露一样,“共”字的重音是张国荣为了强调兄弟情,承前启后,将情感的基调为后续的乐句铺好,情绪的积累,层次的加浓,为的就是接下的“拥着你,当初温馨再涌现”,那一个“拥”字,张国荣在发音时加了一个小小的上滑音,像是胸中这股感情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爆发,更好的将“拥”字咬得更加实一些,更具爆发力。我和你相拥抱时就像回到了过去我们曾经并肩的温馨时刻让我感慨万分;“今日我,与你又是肩并肩,当年情。此刻是添上新鲜”,结合影片来听这一句是能够直击内心的一句,“今日我”在唱完后,张国荣在“我”字上稍稍拖长了一些时值,与后面“与你又是肩并肩”做了一个更好的衔接,并且在“我”和“你”两个人称上做了重音,突出了字头,强调了人物之间的紧密关系,“当年情,此刻是添上新鲜”,是从“当年情”向后做了一个力度的减弱,似乎是含笑在感慨当年情义现在再次重逢,只会让他们羁绊更加深刻;“一望你眼里温馨已通电,心里边从前梦一点未改变”,“一望”,“心里”这两个句头咬字清晰,一句能够把当时电影的场景在听众脑海中重现的歌词,加上张国荣积蓄情感的力量在这一句当中爆发出来,显得这种内心激动的感觉更加的切实;最有看头的一句应该是曲末“当年情,再度添上新鲜”,相较于前面“此刻是添上新鲜”不一样,要表达的内涵更为深层次,并且在演唱上,张国荣将最后的“鲜”做了一个无限延长,语音绕耳,情谊相拥,这种珍贵的友谊在这首
歌曲里逐渐聚拢,化成一个闪光点,让人为之动容。
《英雄本色2》延续了第一部电影的情节,不过放弃了第一部中的情感纠缠,取而代之的是残酷的命运催生的倔强和坚持。《奔向未来日子》在速度上比《当年情》要稍慢一些,显然这首歌想要表达的内容比起《当年情》要更为浓烈,深刻一些。1988年录制的歌曲里,张国荣的音色比起前两首电影主题曲要更为低沉,唱功也要更为扎实,低频的震动与这首沉重分量的歌结合得十分完美。“无谓问我今天的事,无谓去知不要问意义”,第一个“无”字出来,因为粤语中“无”的发音声母为“m”的唇部闭合发音,所以那种低沉到胸腔在共振的感觉就为歌曲定了一个比较灰暗的色彩基调,和《当年情》一样,张国荣在演唱主歌时喜欢在句子中加上休止,用停顿来增强乐句的顿挫感。一首偏“灰色”的歌曲,情绪开始是较为低落的,对未来命运的无知,该何去何从无法得知这样一种无助感在演唱上张国荣的发音是比较空泛的;“有意义,无意义,怎么定判,不想,不记,不知”,从灰暗的场景对以后进行提问,在这一句上,情绪随着疑问提高,但是又跟着做出的回答进行回落。“有”,“无”,“怎么”这是三个疑问句的句头张国荣都在发音上做了着重处理,咬字非常的清晰,站在阿杰的立场上来看,对于这个疑问他的内心十分渴望得到答案,但是却只能不去想,不会知,一种无能为力,甚至带着一丝绝望;“无谓问我一生的事,谁愿意讲失落往事”,在“失”字上,张国荣将这个字做了断开的演唱,来突出“失落往事”不如意之情;“有请,无情,不要问我。不理会,不追悔,不解释意思”,“不要问我”四个字张国荣将音头发得很重,一字一顿,有着很强烈的抗拒感。和前面后一乐句一样,用了三个“不”字排比,表明了失落往事不愿同人说,但也不要问我原因是什么,做出的事情无法挽回,只能够放眼朝前看。最后的“思”字时值拉长了三拍,更好的过渡到了下一乐段;“无泪,无语”,两个对情感的特写词语,张国荣演唱将“泪”和“语”都归韵到“u”上,中间未作出休止来增强停顿感,加强后一句的“心中鲜血倾出不愿你知”,同前面“不要问我”一样,“不愿”二字顿挫感加强,咬字变得更加紧,口腔内部肌肉锁紧,情绪表达就更加直白了;“一心一意奔向那未来日子”,点题的一个句子发音咬字十分清楚,直奔主题,带出“我以后陪你寻觅好故事”,在“事”字上先渐弱再渐强,让句末形成了一个小起伏,将句末拉宽;歌曲快结尾处的“无谓问我伤心事”的“事”字张国荣伴演唱时加入了泛音,更有了些许的无可奈何;“有时有阵时不得已,中间经过不会知,不会知”,随着歌曲最后一个轻声唱出的“不会知”结尾,情绪比起中间的高潮乐段依然恢复了最初的平静般,想想那些伤心往事,也不想再去提,现今内心只有朝着美好的未来奔走的向往之情,可是《英雄本色2》的核心人物张国荣饰演的阿杰却在公务中殉职,这样的悲凉与奔向未来的美好日子看来还真有一些讽刺。
从三首电影主题曲来看,张国荣的发音咬字在随旋律的走向以及歌词的内容进行变化,中间会穿插一些小小的二度创作,但是却与作品十分契合,对美好场景描写的轻声细语,对澎湃副歌的力量积蓄,他的发音咬字都在进行着灵巧的变动,为的只是更贴切的迎合歌曲,使其成为一个更加细致的作品。
4.2和谐的腔体共鸣
共鸣对演唱者音色的好坏,音色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优美动听的歌声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将共鸣腔体打开,使声音通过各个腔体的共鸣发出。歌唱过程中共鸣的有效运用能够使演唱者发出的声音更具穿透力①。歌唱共鸣有三种方法或形式:第一种是口腔共鸣,指声音从口腔以及喉头上部的咽腔中获得的共鸣;第二种为胸腔共鸣,指声音从胸腔的气管中得到的共鸣;第三种指头腔共鸣,指声音从鼻腔以及额窦、蝶窦等处得到的共鸣。一个歌者在演唱技术不够炉火纯青的地步时,不同位置腔体共鸣运用会导致其声音发生变化。张国荣在演唱时仔细听可以发现他从《默默向上游》开始到《奔向未来日子》腔体共鸣运用得愈发成熟。
首先是演唱时运用到的口腔共鸣,由于粤语发音的问题,所以张国荣在演唱时归韵多往“ang”、“eng”、“ong”、“o”、“ou”上靠,这样一来,口腔内部打开的空间足够,牙关打开,口腔共鸣就会运用上。《默默向上游中》“幸运不肯轻招手”的“肯”和“手”字,粤语“肯”的发音为“hang”,“手”的发音为“sao”,尤其是张国荣在演唱时在这两个字上着重了发音,要使得这两个字演唱更为圆润,口腔共鸣是必不可少的;“若与失败再重头”的“重头”二字同理,咽壁力量要与口腔共鸣同用,所以这两个字唱出来时要显得比较的浑厚,呈纵向发音;“喝彩声”的发音在粤语中是“in”的收音,所以在这里要将口腔和鼻腔同用;歌词中还有“降”、“拳头”、“受”、“求”、“好”、“孤舟”、“游”同理。
《当年情》这首歌中口腔的运用就更为明显了,“轻轻笑声在为我送温暖”,乐句圆润且流畅,口腔内部的打开是非常重要的,“为我送温暖”这几个字几乎上只动了唇齿,但是口腔内部的空间没有进行太大变动,所以声音听起来不会显得很干瘪;“漫长路快要走过”这句歌也是同样的,唇齿变化少,口腔力量保持,咽壁力量也没有松懈;“心里边,童年稚气梦未污染”,“梦”的“ong”收音,“染”字“un”的收音的圆润感都出自张国荣始终保持的口腔共鸣;同理还有“当”、“温”、“上”这些字。
《奔向未来日子》慢速度的歌曲对共鸣要求更高,“无谓”的“无”字归韵在“ou”上,而“意义”虽然是“e”的收音,口腔是呈横向的,但是张国荣在演唱过程中对“意义”二字口腔内始终是打开的;“无泪,无语”像这两个字都是运用上了口腔共鸣并且连通到了头腔,所以听起来会有“嗡嗡”作响的感觉;除此之外,还有“后”、“好”、“往”等字都有运用上,使得整个歌曲听起来纵向感,有较强的专业性。
其次是中高音区运用到的头腔共鸣。张国荣演唱的三首电影主题曲都没有特别高的音,大量音区都集中在中音区上,而张国荣的声线最为迷人的部分则是他的中音区,线条柔和,音色沉稳,像会发光的黑珍珠一般。而这三首电影主题曲张国荣用他迷人的演唱让大多人为之倾心,并且唱功逐步增强,共鸣的纯熟运用让整个歌曲的中音区更加平稳。
当年演唱《默默向上游》时张国荣的音色条件还不是特别稳重,但是声线年轻,音色干净,只是有些许单薄。本首歌曲的旋律走向起伏并不大,所以基本上是围绕着中音偏高音区在上下波动,同样的,由于粤语发音的原因,头腔共鸣比内地流行歌曲要运用得更加频繁一些,像一些“骤然降”的“降”,“ang”后鼻音的韵母,“用功”的“功”,“ong”的后鼻音,都需要口腔与鼻腔相通,特别是“功”字相对应的是一个高音,更加需要打开头腔,在这个韵母保持的同时将声音往眉心上靠,使得头,鼻,口,喉连为一条直线,产生共鸣;“冷雨凄风”、“力量”这两个词,“冷”和“量”同样的运用到了头腔共鸣;除此之外还有“喝彩声”的“声”字,越往高音走头腔共鸣运用的比例越大;“鼓手”的“鼓”字、“怒海”的“怒”字同理都运用到了头腔共鸣。
《当年情》的旋律分布为两个部分,前面A乐段旋律相近,变化不大,所以也是在张国荣最优质量的音区围绕,所以“拥着你”的“拥”字,他的旋律音是全曲最高音,越是高的音越想要往上去靠,所以这个“拥”字张国荣是运用上了头腔共鸣,使得从咽喉,口腔往上到鼻子直至头都是相通的;“今日”的“今”字也是同理,因为它和前面的“拥”是同样的音高,只是更难的是“今”字在粤语里发音为“genm”,他是一个闭口的收音,所以张国荣把在归到闭口音前的“en”发音用到头腔共鸣,可以让这个音更好的唱出来不被“吃进去”。
《奔向未来日子》顾嘉辉作曲时也保留了高音较少的创作手法,越是优秀的中音区越要在这个音区上让观众产生共鸣,比如:“心中”的“心”字,在粤语中也是一个闭口收音,这个音在歌曲中张国荣唱的十分有爆发力,所以要依靠头腔和咽壁的力量让这个音“站住”,否则音高上就会有出入;顾嘉辉在写到“好故事”时改变了节奏型,以四分音符对一个音,所以“好”字时值要拉长,而“ou”的开口发音更容易倾向到头腔共鸣上。
再者就是偏低音区的胸腔共鸣。在《默默向上游》中,张国荣的低音区不如《奔向未来日子》般沉稳,腔体也不像后者一样大,尤其是歌曲中的音区变化不大,只有偶尔的低音出现,比如“成功”的“成”字,虽然张国荣在演唱时大部分时候共鸣腔体都有连带的胸腔,但是还不够厚实;“力量”的“量”字也带着胸腔共鸣但还是像前一个字一样,共振不大,所以不够厚。
到了《当年情》时仔细和《默默向上游》进行比对,会发现张国荣在演唱时胸腔的腔体大了很多,低音区的演唱更加扎实,比如在“快乐强电”的“强”字上张国荣很好的使用了胸腔共鸣,所以听起来的感觉不再是《鼓手》中的少年,而是像稳重的中年男人该有的浑厚;“我伴你”的“我”也是张国荣从口腔,喉腔将这个音往下送,沉到胸腔,致使这个低音“我”非常的沉稳;“添上”的“上”字,张国荣在演唱时将其咬字与发音分开来,现咬字再发音形成了一个时间差,而胸腔共鸣则运用在了发音上,往下沉,像浓郁的咖啡一般香醇。
《奔向未来日子》是三首主题曲中技术最佳的一首,这样也能看出从1983年到1988年这五年内张国荣的唱功飞速成长,想必是下了不少功夫。从第一句“无谓问我”就展开了他“致命”低音的魅力,听到观众心里也跟着共振,稳重的低音加上令人沉醉的鼻音,让人心生感叹;歌曲中的每一个“无”字或重或轻,处理得恰到好处,同样的音高,张国荣能够优秀的驾驭,让人想到一句对唱歌者的点评:“会唱高音的是人才,能唱低音的是天才”,张国荣就是在一步步往天才靠拢的人才。
无论是中高音区的细腻,还是低音区的迷人,都是张国荣通过不断的努力在为自己的音乐一点点积累,慢慢从无到有,让自己不断变得优秀,天才与人才这两者对于他而言,兼得是必然的结果。无论是什么声乐作品,也无论是什么唱法,能够把其演唱得让听者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就是成功的艺术,就是具有魅力的艺术。
4.3得当的情感演绎
少年或警察,喜悦或无奈,失望或彷徨,这是张国荣在这三部电影中角色的身份转变或者情绪变化,在影片演绎上,张国荣努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对自己的每一个镜头都要求严格,在音乐中,他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着自己,将角色以及角色该有的情感代入到歌曲中来演唱,能够在主人公的视角结合上自己对作曲家创作意图的以及影片剧情的理解,用丰富的情感将歌曲演绎得更加贴切。
在《鼓手》中,陈子洋这个逐梦少年被父亲冷言冷语,邻居们的嫌弃,同学的嘲笑,找老师习鼓也被拒,但是依然通过他的不断努力成为业余乐团的鼓手。所以在《默默向上游》这首歌曲中,歌词写的正是少年本人,无论别人对我的梦想做出什么样的评价或者举动我都不能被他们所干扰,我要继续做我自己,我要实现我的梦想,在欣赏这首歌时,我们能听到其实歌曲的波动感不是很大,让此歌曲有点像对自己的读白。少年陈子洋手里握着的这份歌词就是他本人对自己最好的鼓励,所以张国荣在演唱时非常朴素,几乎是参照着原谱来演绎出这个少年内心最简单的梦想。朴实无华,大概是形容张国荣在演唱这首歌时最好的词汇,没有繁琐的表演成分,没有华丽的自我创作,有的只是最单纯的,最淳朴的少年沿着这条音乐的路向那个叫梦想的方向走过去。
枪林弹雨,血腥暴力,这是影迷当时对《英雄本色》做出的评价,虽然在该影片中张国荣饰演的角色不是最核心的人物,但是对剧情中的兄弟情义,背叛感却看得真切,所以在演唱时更能够凸显出影片的故事感。张国荣饰演的宋子杰有一个制作假钞却隐瞒真相的大哥,故事的最开始他们关系亲密,无话不谈,加上自己梦想的警官终于考成功了,这样一种轻松的感觉张国荣便将其代入歌曲内“轻轻笑声,在为我送温暖,你为我,注入快乐强电。轻轻说声漫长路快要走过,终于走到明媚晴天”,演唱时语气非常的舒服自在,并且轻声细语,十分的放松。而后,宋子杰的哥哥因为被自己手下背叛,被黑帮打伤后让警察抓捕,两兄弟的父亲也因为这次的事件被黑帮杀害,从此,阿杰开始恨自己的哥哥,“我伴你往日笑面重现”,这句歌词有一点反讽的意味在里面,所以在演唱时张国荣的歌唱情绪是越来越高的;宋子豪的兄弟小马哥因为得知自己的老大被人背叛于是去帮他复仇,在后来等到阿豪出狱两人再度联手时,小马哥被乱枪杀害,而阿豪则为了不让弟弟参与这件“血案”便自己举枪杀死仇人,阿豪对阿杰说:“你没错,只是我们两个走的路不同。”两兄弟才真正和好,阿杰也原谅了阿豪。“拥着你当初温馨再涌现,心里边,童年稚气梦未污染;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当年情,此刻是添上新鲜,一望你,眼里温馨已通电,心里边,从前梦一点未改变;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当年情,再度添上新鲜。”这几句歌词张国荣演唱情绪高涨,力量积蓄着在这几句爆发,不仅是在说阿豪和小马哥的携手,同时也是在讲述着他与大哥和好的场景,有对兄弟的惋惜,也有对重新和好兄弟情的感叹,百味杂陈。所以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张国荣不仅仅只是以宋子杰的身份来表达,同时他还站在了小马哥或者宋子豪的身份上来演绎该歌曲,带入感十足。
《英雄本色2》的核心人物就是张国荣所饰演的宋子杰,吴宇森在《英雄本色》里就已经为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人物塑造埋下了伏笔,他即将成为一个新的英雄,所以为他重新写了戏份,不让他像第一部影片中的角色一样不讨喜,至于《奔向未来日子》要表达的就是主人公内心所要追逐的目标了。影片中阿豪获假释与警方卧底他的弟弟阿杰一起打入犯罪团伙,而阿杰只身潜入集团盗取犯罪证据时被高英培杀死,影片最后阿豪,龙四,阿健联手将高英培杀死为阿杰报仇。所以《奔向未来日子》有些许像阿杰的内心想说又不能说出的话,“无泪,无语,心中鲜血倾出不愿你知,一心一意奔向那未来日子,我以后陪你寻觅好故事”,阿杰手握电话,在阿健的搀扶下靠在电话亭旁,枪伤的剧痛让他脸色苍白,身上已经失去力气却还在和电话那头刚生产完的妻子讨论女儿取什么名字,妻子脸上露着喜色却丝毫不知道阿杰这边的情况。在演唱这一句时,张国荣的颤音处理明显变强,而歌唱中颤音是丰富和加强歌声表现力的重要技巧,乐句的处理上顿挫感加强,奋力忍住要从口中喷涌的鲜血,说话一字一停顿,“好故事”是一字对一音,但是张国荣演绎出来更像是阿杰的无力,断断续续的说话。无可奈何,未来的美好日子还那么多,他却永远都不能够到达,这未实现的梦啊,无法继续的身体啊,未来的一切都变得遥不可知。在这首歌里,张国荣的演绎让影片画面还原感十分强烈,身临其境也就是如此吧。
《流行声乐M教学法》中提到:“所有的技巧都没有气息重要。所有的方法都没有感情重要。所有的声音状态都没有自然重要。”无论是从他演唱的技巧还是他在对歌曲的演绎上来,张国荣能够倾尽其所能,为了音乐,为了更好的作品,将他自己投身于其中,足够的热情,十足的拼劲,收获自然盆满钵满。
第5章结语
顾嘉辉通过对大量音乐内容的学习,不断使自身的音乐创作能力变得强大,对自身的严格要求让他创作出来的音乐值得被人推敲,被时间验证。即使是相似的音乐在他的笔下也像拥有了无尽变换的魔力一般幻化出不同的色彩。所以顾嘉辉能通过简单的歌曲创作手法:模进和反复,使歌曲通过一次次的来回变化写出一首首具有简约大气,回环连绵的歌曲。无论是在旋律写作还是节奏节拍上,顾嘉辉都采用了“极简”模式,让人惊讶的是,纵然作品再简单,却依然能够成功的吸引听众,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受得住众多乐评人的审视,这是值得现如今流行影视音乐制作所学习的,如何去创作出有价值,不被时代淘汰的作品呢?这还需要不断的积累与吸收。
张国荣的音乐人生是艰难的,可是他演绎出来的作品是成功的,不仅让自身十年磨砺后最终发光,还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带动了当时香港电影音乐的发展,造就了一个德艺双馨的才子。他的演唱就像他本人一样,细腻的谈吐,温润的气质,在他的演唱里处处可“见”,通过不断的学习、打磨让自身的专业技巧更加的稳重。可是无论他多么受欢迎,多么受追捧,他还是能够为对音乐这么一往情深,依旧谦虚慎言,只为在演唱技巧上再纯熟一点,在歌曲演绎上再“走心”一些。但终归一点,用心二字最为关键。
通过结合顾嘉辉与张国荣的音乐人生来分析这三首音乐作品会发现,看似简单的音乐,实际上要包含他们多少的用心。为了音乐要营造出的氛围,顾嘉辉要用心投入;为了演唱能够打动人心,张国荣要用心演绎。所以说一首歌曲拥有一个歌手很简单,可是一首好歌想要拥有更优的歌者却并非易事,制作一首歌曲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需要精雕细琢,这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歌曲创作难太多。用心,这两个字真是当代流行音乐中所缺乏的东西,不仅仅是歌手要用心,创作者也要为了创作出好的作品而不断的去学习,融合更多的音乐元素到现在的音乐中,推陈出新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够忘本,让音乐成为没有灵魂,没有内心的“四不像”。无论什么声乐作品,也无论什么唱法,能够让听者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就是成功的艺术,就是具有魅力的艺术。对旋律的把握,对节奏的推敲,对歌词的反复琢磨,对歌手的严格要求,只有一步步过关后,才能真正向好的音乐逐步靠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