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物种译名】放射齿目Radiodonta全物种译名

2022-05-22 14:36 作者:William_Ain  | 我要投稿

前言:

放射齿目Radiodonta这个类群繁盛于寒武纪,其最后的类群出现在泥盆纪,但是因为化石保存状况不好和数量稀少等缘故,这个类群在寒武纪到泥盆纪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什么时候灭绝的、寒武纪和奥陶纪早期之后的成员占据着怎样的生态位这些全是未知。

放射齿目Raidodonta是一类相当多样的基干节肢动物类群,它们不仅占据着从游动生态位到底栖生态位,同时也是相当活跃的掠食者和滤食动物,有观点表明该类群很有可能是地球出现的第一批大型掠食动物和大型滤食动物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于该类群的研究可以说是站在了世界的前沿,毕竟光云南就有好几个产地且这几个产地的物种丰度相当高,包括了清江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等特异埋藏点更是给学界带来了细节满分的珍贵样本——然而在其名称统一方面上,放射齿目物种的中文名可以说是相当混乱的,不同的物种经常使用“虾”、“虫”、甚至是“蟹”等毫不相干的词尾,整体放在一起就是这边一个虫,那边一个虾,然后突然又是冲出个XX蟹……原本这类物种的通用词缀caris在古希腊语里就是虾蟹不分,作者在原论文里提到的螃蟹可以判定成对词语的解释,更何况最初的奇虾属Anomalocaris化石被错误判定成了同地层的叶虾类Phyllocarida,沿用“虾”作为结尾理论上无伤大雅,至于“虫”这个词用以结尾更大的一种可能是缺乏词根caris,所以就随便找了个替换词,毕竟不少寒武纪的物种都可以叫“XX虫”。然而这反而让整个类群在语言层面上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割裂感。故本专栏为了物种的统一性,将所有的“虫”、“蟹”等可能引起歧义的词替换成“虾”。

因为整个类群里无效种以及未定种太多了,所以本专栏将只包括已记录的物种,至于有争论的、有效性存疑的在这里都不将列出。

部分有中文正名物种的中正会加在译名的结尾用以核对信息,但不包括早年古生物爱好者使用的或者是误传的名字,后者包括了直接采用音译和词源拆解错误等等问题,因此不再赘述。

†=已灭绝物种

红色字体=同义名


词源学:

放射齿目Radiodonta,词源由拉丁语radius“spoke of a wheel”车的辐条、轮辐,词源本身含义是“ray”射线、放射的,以及古希腊语odoús“tooth”牙齿构成,用以描述其硬化呈车轮状排列的口器齿板,该形态学特征广泛存在于所有放射齿目成员。

不同放射齿目物种口器的口锥具有不同的结构,口器中口锥的形态学差距可以用来衡量物种之间的差距,占据着不同生态位的物种具有形态不同的口器


物种统计:

包含4个科、20个属共计30种

奇虾科Anomalocarididae Raymond, 1935(2属)


奇虾科Anomalocarididae物种的附肢同样在形态学特征上有别于赫德虾科Hurdiidae的物种,该类群出现时间更早且多数成员为活跃度高的掠食者。图1展示了
奇虾科Anomalocarididae及抱怪虾科Amplectobeluidae两类掠食恐虾的附肢形态。

奇虾属Anomalocaris Whiteaves, 18921种)

属名及其上级名均来自古希腊语anṓmalos“unusual”不寻常的+karís“crab, shrimp”虾、蟹,古希腊语中这个词不分物种,鉴于该物种最开始是误判成了某种叶虾类Phyllocarida,取“虾”进行翻译,并且该目沿用此类翻译。

值得一提的是,该物种的未定种和正体不明的化石极多,但是碍于自身建属很早,所以实际上是不是这个属的物种都不好说。

1. 加拿大奇虾A. canadensis Whiteaves, 1892(模式种)

=A. whiteavesi Walcott, 1908

=A. gigantea Walcott, 1912

=A. cranbrookensis Resser, 1929

种名来自拉丁语canadensis“of Canada”加拿大的。、

中文正名:加拿大奇虾


加拿大奇虾A. canadensis的化石原件及复原(下),Anomalocaris spp.(上)


加拿大奇虾A. canadensis附肢的运动模式


副奇虾属Paranomalocaris Wang et al. 2013(2种)

属名来自拉丁语para-“alike”类似,在生物类群种一般用“副”,+Anomalocaris(见前文)

该类物种仅保存了附肢化石,缺乏完整个体的出土

1. 多节副奇虾P. multisegmentalis Wang, Huang & Hu, 2013(模式种)

种名来自拉丁语multus“many”很多+segmentum“segment”分节的。

中文正名:多节拟奇虾

多节副奇虾P. multisegmentalis的化石图像

2. 简刺副奇虾P. simplex Jiao et al. 2021

种名来自拉丁语simplex“single, simple”单、简单,指其附肢上的刺结构简单。

 

光滑虾属Lenisicaris Wu, Fu, Ma, Lin, Sun, & Zhang, 2021(1种)

属名来自拉丁语lēnis“smooth”光滑的+古希腊语karís“crab, shrimp”虾、蟹。


该类物种仅保存了附肢化石,缺乏完整个体的出土

1.狼牙光滑虾L. lupata Wu, Fu, Ma, Lin, Sun, & Zhang, 2021(模式种)

种名来自拉丁语lupus“wolf”狼+fanga“tooth”牙齿。

中文正名:狼牙光滑虾

狼牙光滑虾L. lupata的化石图像

2. †宾夕法尼亚光滑虾L. pennsylvanica (Resser, 1929)

种名来自地名Pennsylvania。


筛虾科Tamisiocarididae Pates & Daley, 2019(2属)

筛虾属Tamisiocaris Daley & Peel, 2010(1种)

属名及其上级名均来自德语语系tamusį̄“sieve”筛子+古希腊语karís“crab, shrimp”虾、蟹。




该类物种仅保存了附肢化石,缺乏完整个体的出土


北方筛虾T. borealis 附肢的运动模式

1. 北方筛虾T. borealis Daley & Peel, 2010(模式种)

种名来自拉丁语boreal“northern”北方的。

北方筛虾T. borealis的化石图像及复原图,不过附肢之后的部分很大程度其实是来自猜测


侯氏虾属Houcaris Wu, Fu, Ma, Lin, Sun, & Zhang, 2021(2种)

属名纪念Xianguang Hou。

1. 帚刺侯氏虾H. saron Hou, Bergström, & Ahlberg, 1995(模式种)

种名来自古希腊语saron“broom”扫帚,这里指附肢具备的细密棘刺。

帚刺侯氏虾H. saron的附肢复原图像

2. 巨基侯氏虾H. magnabasis Pates, Daley, Edgecombe, Cong, & Lieberman, 2019

种名来自拉丁语magna“large”大的+basis“base”基本,这里指足基。

巨基侯氏虾H. magnabasis的附肢图像

 

抱怪虾科Amplectobeluidae Pates et al., 20193属)

抱怪虾属Amplectobelua Hou, Bergström & Ahlberg, 1995(2种)

属名及其上级名均来自英语Amplect“to embrace”拥抱(动词)+拉丁语belua“beast”野兽,怪兽,论文原文给的是“monster”的释义,故取“怪”。

抱怪虾属Amplectobelua下两个物种的附肢复原图像

1. 双肢抱怪虾A. symbrachiata Hou, Bergström & Ahlberg, 1995(模式种)

种名来自古希腊语sym-“together”一同,双+brachiatus“arm, branch”手臂、分支,这里指正模标本保存的一对附肢。

中文正名:双肢抱怪虫


双肢抱怪虾A. symbrachiata的化石图像及复原图

2. 斯蒂芬抱怪虾A. stephenensis Daley & Budd, 2010

种名来自正模产地Mount Stephen。


斯蒂芬抱怪虾A. stephenensis的附肢运动示意图

 

琴形掠虾属Lyrarapax Cong et al., 20142种)

属名来自拉丁语Lyra“lyre”七弦琴,指其身体轮廓形似七弦琴,+rapax“grasping”捉取,论文给的“predator”掠食者。

琴形掠虾属Lyrarapax下两个物种的附肢复原图像
琴形掠虾属Lyrarapax是小体型的掠食性奇虾,有可能和寒武纪海洋中的多种真节肢类成竞争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爪刺琴形掠虾L. unguispinus的化石完美的保存了其身体的神经节结构,这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节肢动物在神经上演化的方式 

1. 爪刺琴形掠虾L. unguispinus Cong et al., 2014(模式种)

种名来自拉丁语unguis“claw”爪子+spinus“spin”刺

中文正名:刺钳里拉虫

爪刺琴形掠虾L. unguispinus的化石复原图

2. 三叶琴形掠虾L. trilobus Cong et al., 2016

种名来自拉丁语tri-“three”三+lobus“lobe, lap, slip”页、叶。

 

拉氏虾属Ramskoeldia Cong et al, 2018(2种)

属名纪念‪Lars Ramsköld。

拉氏虾属Ramskoeldia下两个物种的附肢复原图像

1. 平棘拉氏虾R. platyacantha Cong et al, 2018(模式种)

种名来自古希腊语platys“flat, board”平、板状的+akantha“thorn”棘刺。

平棘拉氏虾R. platyacantha的附肢化石图像

2. 近似拉氏虾R. consimilis Moysiuk, J.; Caron, J.-B. 2019

种名来自拉丁语cōnsimili“very similar”十分类似。

中文正名:似形拉氏奇虾

近似拉氏虾R. consimilis的化石图像


赫德虾科Hurdiidae Vinther et al., 2014(11属)

和奇虾科Anomalocarididae不同,赫德虾科Hurdiidae的附肢棘刺更为夸张且具有多个分支,而其头部前方的头甲高度特化,大部分成员推测为滤食或者为清扫进食者(sweep feeder),这个科的成员缔造了地球上第一批大型滤食动物

赫德虾属Hurdia Walcott, 19122种)

属名及其上级名均来自正模产地Mount Hurd。

维多利亚赫德虾H. victoria的附肢化石及属下两个物种的复原图像,该类物种具有相当巨大的头甲,高度特化的头甲也是这个科的显著鉴别特征

1. 维多利亚赫德虾H. victoria Walcott, 1912(模式种)

种名来自化石发现地Mount Victoria。

2. 三角赫德虾H. triangulata Walcott, 1912

种名来自拉丁语tri-“three”三+angulātus“angular”角的。

 

皮托虾属Peytoia Walcott, 1911(2种)

=†Laggania Walcott, 1911

=†Cassubia Lendzion, 1977

属名来自化石产地附近的湖泊Peyto Lake。

纳氏皮托虾P. nathorsti的化石图像

1. 纳氏皮托虾P. nathorsti Walcott, 1911(模式种)

种名纪念A. G. Nathorst


纳氏皮托虾P. nathorsti的附肢化石及其整体的复原图像

2. 早寒武皮托虾P. infercambriensis Lendzion, 1975

种名来自拉丁语infer-“lower”低、早+cambriensis“of Cambrian”寒武纪的。


早寒武皮托虾P. infercambriensis的附肢化石图像

 

海神盔虾属Aegirocassis Van Roy, Daley, & Briggs, 2015(1种)

属名来自北欧神话中的海神巨人Ægir+拉丁语cassis“helmet”头盔。

本氏海神盔虾A. benmoulai的化石图像

1. 本氏海神盔虾A. benmoulai Van Roy, Daley, & Briggs, 2015(模式种)

种名纪念Mohamed Ben Moula。


本氏海神盔虾A. benmoulai的附肢及其整体的复原图像


小熊虾属Ursulinacaris Pates et al., 2019(1种)

属名来自ursulina“little bear”小熊+古希腊语karís“crab, shrimp”虾、蟹。

1. 高棘小熊虾U. grallae Pates et al., 2019(模式种)

种名来自拉丁语grallae“stilts”高跷,这里指其大附肢上的棘刺。


高棘小熊虾U. grallae的化石图像及附肢的复原图像


 巨盔虾属Titanokorys Caron & Moysiuk, 20211种)

属名来自拉丁语titan“giants”巨大的,巨人+kory“helmet”头盔。

盖氏巨盔虾T. gainesi的化石图像

1. 盖氏巨盔虾T. gainesi Caron & Moysiuk, 2021(模式种)

种名纪念Robert Gaines。



盖氏巨盔虾T. gainesi的附肢及其整体的复原图像


盗贼虾属Schinderhannes Kühl, Briggs & Rust, 2009(1种)

属名来自德国知名罪犯Johannes Bückler的绰号Schinderhannes。

巴氏盗贼虾S. bartelsi的化石及其复原图像

1. 巴氏盗贼虾S. bartelsi Kühl, Briggs & Rust, 2009(模式种)

种名纪念Christoph Bartels。

巴氏盗贼虾S. bartelsi的身体结构图,这是人类已知的最后一类奇虾


斯坦利虾属Stanleycaris Pates, Daley & Ortega-Hernández 2018(1种)

属名来自Stanley Glacier+古希腊语karís“crab, shrimp”虾、蟹。

1. 耙肢斯坦利虾S. hirpex Pates, Daley & Ortega-Hernández 2018(模式种)

种名来自拉丁语hirpex“rake”耙,这里指大附肢的形态呈耙状。


耙肢斯坦利虾S. hirpex的化石(B左)及其附肢的复原图像


 寒武耙虾属Cambroraster Moysiuk & Caron, 2019(1种)

属名来自拉丁语Cambro“Cambrian”寒武纪+rastrum“rake”耙。

钩刺寒武耙虾C. falcatus的化石图像

1. 钩刺寒武耙虾C. falcatus Moysiuk & Caron, 2019(模式种)

种名来自拉丁语falcātus“hooked”钩状的,指其附肢上的刺呈钩状。


钩刺寒武耙虾C. falcatus的附肢及其整体的复原图像


心形虾属Cordaticaris Sun et al., 2020(1种)

属名来自拉丁语Cordata“heart-shaped”心形的+古希腊语karís“crab, shrimp”虾、蟹。

条纹心形虾C. striatus的化石图像

1. 条纹心形虾C. striatus Sun et al., 2020(模式种)

种名来自拉丁语striātus“striated”有条纹的。

中文正名:线纹心虾

条纹心形虾C. striatus的复原图像


帕温特虾Pahvantia Lerosey-Aubril & Pates 2018(1种)

属名来自化石产地Pahvant Range。

1. †武矛帕温特虾P. hastata Lerosey-Aubril & Pates 2018(模式种)

种名来自拉丁语hastāta“armed with a spear”装备着长矛,简化成“武矛”。


携枪帕温特虾P. hastata的化石及其附肢的复原图像


颊刺虾属Buccaspinea Pates et al., 2021(1种)

属名来自拉丁语bucca“the cheek”脸+spīna“spin”刺。

1. 库氏颊刺虾B. cooperi Pates et al., 2021(模式种)

种名纪念Jason Cooper。


库氏颊刺虾B. cooperi的化石及其附肢的复原图像


分类不明:

注:果钳虾属Caryosyntrips这个类群下的物种在分类方面不是不确定就是缺乏形态学特征,有学说指出该类群并非恐虾类,目前只能期待完整化石的发现了

果钳虾属Caryosyntrips Daley & Budd, 2010(3种)

属名来自古希腊语káruon“a nut”坚果+古希腊语Syntrips“a smasher”粉碎者,这里指其颚部结构类似破开坚果的钳子,中文中有“胡桃夹子”和“坚果钳”等别名,早年流传的“胡桃钳虫”很大一部分是将两个词进行了混合。

果钳虾属Caryosyntrips下三个物种的附肢复原图像

1. 锯齿果钳虾C. serratus Daley & Budd, 2010(模式种)

种名来自拉丁语serrare“to saw”锯。

2. 硬肢果钳虾C. durus Pates & Daley, 2017

种名来自拉丁语durus“long”长的,但是该词为一词多义,作者选用durus用来表达其“附肢坚硬”的意思,然而实际上durus就是长,包含的“enduring”的释义其实有问题,这个释义的优先度远不如长。故选用的应该是duro“hard”,这里是词根之间发生了混淆,译名取作者原始论文描述。

3. 弯肢果钳虾C. camurus Pates & Daley, 2017

种名来自拉丁语camur“bent”弯折,指其附肢弯曲。

弯肢果钳虾C. camurus的附肢运动示意


薄刃虾属Laminacaris Guo, Pates et al. 2018(1种)

属名来自拉丁语lamin“a thin layer, plate”薄片,这里指大附肢上的薄刃+古希腊语karís“crab, shrimp”虾、蟹。

1. 奇美拉薄刃虾L. chimera Guo, Pates et al. 2018(模式种)

种名来自古希腊语khimaira“chimera”奇美拉,嵌合体。

奇美拉薄刃虾L. chimera的化石及其附肢的复原图像


【物种译名】放射齿目Radiodonta全物种译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