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色旗必然飘扬,因为鸢尾花已破败不堪

2023-08-08 11:16 作者:东方の梯也尔  | 我要投稿

大革命是必然发生的。 因为波旁王朝所依赖的封建土地基本盘已经濒临崩溃。新兴资产阶级的手已经深入了波旁政府的诸多方面。他们需要让这个政府做出改变,向他们让利。而这种改变本身会让政府的基本盘更快的崩塌。国王越是鬻官,资产阶级的政治实力就越强大。他们向国王的要求就越激烈。这种要求显然触及了旧贵族的底线:他们要求限制旧贵,平等纳税。于是,旧贵们也会开始反对资产阶级,以及那个“偏袒”他们的软弱君王。. 这样,国王的旧政府的坍塌则是必然了。 因为他同时失去了旧贵和新贵的支持。政府孤立无援,风雨飘摇。 那么,法国的君主制为何会终结呢? 我们对比一下英法在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地图。

发现了吗?英国拥有更为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其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使国家开拓海外殖民地以获得更大的资本主义商业活动空间。 这样一来,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较于法国便更为充分。那些封建贵族乐于下海经商。大量的贵族成为了新兴资产阶级。在内战中成为了革命的一方和王军分庭抗礼。 要强调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实质上是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同时,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也发生了妥协。 大资产阶级需要一个代理人替他们镇场子,同时又要求自己能够成为真正的推手。 小资产阶级需要更多的政治权利,以及更多的机遇——他们要求成为大资产阶级。 于是,他们往往在这种革命中爆发出惊人的彻底革命性。 有趣的是,在英国,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之间的内耗削弱了他们的实力。使其和封建贵族(注意是封建贵族)势均力敌。 最后作为大资产阶级聚敛财富的工具,封建贵族合法性的来源——君主制,成为了这场革命的幸存者。 而法国在革命前则完全不是这样。 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并没有如此充分。他们也出现了资产阶级贵族化和贵族资产阶级化。但是,两个阶级间的相互转化十分有限。 实际上,法国大革命中维护君主制的势力如下 贵族:最为反动,反对资产阶级改革,维护君主制。 斐扬派:主要是资产阶级化贵族,支持改革国家体制。对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兴趣有限。 吉伦特派:自由主义工商业资产阶级,向往集权,维护君主制。但是要求君主向他们让利。成为他们聚敛财富的工具与政治斗争的棋子。 山岳派:以小资产阶级为首,支持暴力革命推翻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统治。渴望得到权力,成为新的大资产阶级。 可是在大革命开始以后,先是贵族四散奔逃,离开了政治舞台。然后是斐扬派(这个主要由资产阶级化贵族组成)的倒台。一时间,维护君主制的贵族和斐扬派失势。随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实行的自由主义政策与战事的失利,吉伦特派被山岳派推翻。 这时候,哪怕路易·奥古斯特活到了雅各宾专政,他也很难活下去了

三色旗必然飘扬,因为鸢尾花已破败不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