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一种字帖还有不同样子?|书法百问#015

2021-09-13 11:27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书法小白,我在书法学习时遇到过一个十分头大的问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某个心血来潮(无聊)的上午,本想从为数不多的几个书家名字中,精心挑选一位来临摹学习一下。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扔鞋+抓阄),我点了点头,不慌不忙的按下了回车键。没错,就是他了!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兰亭走来了。

王羲之的《兰亭序》不出意外的出现在我屏幕之上。

😧


不过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检索出的《兰亭序》字帖竟然都不一样,抛开黑底白字的拓本外,光是墨迹的版本就出来好几个,什么神龙本呀,虞世南本、褚遂良本......

此刻,我默默的关上了网页,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算啦,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太难了,刚学书法一般都从楷书入门,还是从楷书碑刻作品选一个吧。

于是这一次,被称为正书第一、楷书极则的《九成宫》就出现在了我的屏幕。

本以为这下终于可以开始写字了,结果搜出的《九成宫》同样令我一脸懵逼,一会“李祺本”、“端方本”、一会又是“李鸿裔本”,还有当代书坛名家所写的墨迹本。

为什么同一种字帖样子一会是墨迹,一会又是碑刻呢?临摹学习又该参照哪一个?



抱着近水楼台的心态,蹲守在公司吃饭的必经之路上,终于请教(堵)到了大老师,并由她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


以《九成宫醴泉铭》为例,这块碑说的是当年皇帝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了一汪泉水。

之后,魏征写文章,欧阳询书丹,碑刻家把它刻出来。

书丹,就是用朱砂在碑上写字


刻好的《九成宫醴泉铭碑》



大家发现他在此碑上写的字太好看了,后来捶拓此碑的学书之人络绎不绝。

前面提到的“李祺本”、“端方本”、“李鸿裔本”,这些其实都是从九成宫原石上捶拓下的拓片。

为了区分,人们就用收藏家命名,李祺收藏过的叫“李祺本”,端方收藏过的是“端方本”,李鸿裔收藏过的叫“李鸿裔本”。


它们除了装裱成册的形制不同外,李祺本(每页4行,行6字)李鸿裔本(每页4行,行7字)端方本(每页4行,行8字)捶拓时间也不同,原石碑刻每经历一次胸口碎大石后,都会对石面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坏,越早的拓本越可能接近原石。

▲李祺本
▲端方本
▲李鸿裔本


存世的李祺本拓制时间最早,它的笔画相比其他几个宋拓本就显得更厚重一些(肥)。

端方本稍晚,经专家比对发现这个版本笔画被人描摹修补过,因此字口就变得相对挺劲(瘦)。

“李鸿裔本”的笔画粗细介于两者间(不胖不瘦)。因此大家可以按自己偏好去选择更接近的还是更清楚的版本,亦或者相互参考着临写也是不错的方法。

▲天一阁·石刻版《兰亭序》


除此之外,古人为了让一些珍贵的名家墨迹长久留存或方便临习,他们会对像《兰亭序》那样的墨迹以临写、双钩填墨或勾勒上石的方式进行复制,供后人临摹学习。

这也就是前面为何不光出现了拓本兰亭,墨迹同样出现好几种的原因。

▲智永《千字文》两种


当然字帖出现不同样子不仅有前面说的《九成宫》和《兰亭序》这两种情况,书家自身也会创作许多同类型作品。

史料记载,智永光《千字文》就抄了800多本,因此大家再看到字帖出现多胞胎的情况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知道该如何选帖,或有选择困难症的童鞋们不用担心,五体课已经提前帮大家把字帖挑选清楚了。大家只需集中精力放心大胆跟着大老师学习就好了。

🎉🎉


坑已挖好,

同学们大胆跟着往里跳就好了

🤸🏻‍♂️




  书法百问系列,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 想学书法,该学点啥?|书法百问#001

👉 书法入门,可以选小楷吗?|大凝书法百问#002

👉 开始写字,要掌握怎样的正确姿势?|书法百问#003

👉 急,在线等,毛笔到底该怎么握?|书法百问#004

👉 新笔硬邦邦?科学方法开毛笔!|书法百问#005

👉 毛笔洗得好,日抛变年抛|书法百问#006

👉 毛笔如何正确使用及保养?|书法百问#007

👉 蘸墨掭笔你会吗???|书法百问#008

👉 练书法,要用什么纸?|书法百问#009

👉 纸用光面还是糙面?|书法百问#010

👉 为什么纸会洇墨?|书法百问#011

👉 墨汁需要加水么??|书法百问#012

👉 笔为什么会分叉?|书法百问#013

👉 写完字纸为什么会皱?|书法百问#014



文字 | 浓墨书写好妹妹

插图 | 吹风去湿鸡正恩

「    大   凝   书   房    」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

咨询相关事宜❤4娃(sally68379)


为什么一种字帖还有不同样子?|书法百问#01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