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机器人行业投资热点及发展趋势预测

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出品,对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典型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研判。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机器人相关概述
1.1 机器人的概念及分类
1.1.1 机器人的基本定义
1.1.2 机器人的构成情况
1.1.3 机器人的发展特点
1.1.4 机器人能力的评价标准
1.2 机器人的分类情况
1.2.1 分类方法
1.2.2 工业机器人
1.2.3 服务机器人
1.2.4 空中机器人
1.3 机器人行业的产业链解析
1.3.1 机器人行业产业链构成状况
1.3.2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构成及特点
1.3.3 工业机器人上游供给形势分析
1.3.4 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形势分析
第二章 2018-2022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分析
2.1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2.1.1 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历史
2.1.2 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综述
2.1.3 国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模式
2.1.4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2.2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分析
2.2.1 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
2.2.2 2021年全球机器人销售市场分析
2.2.3 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现状
2.2.4 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销售规模
2.3 北美机器人产业分析
2.3.1 美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
2.3.2 北美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规模
2.3.3 美国推出国家机器人安全新标准
2.3.4 2022年美国政府资助机器人研究
2.3.5 2018-2022年北美机器人市场供给现状解析
2.4 2018-2022年欧洲机器人产业分析
2.4.1 欧盟机器人技术研发投入状况
2.4.2 欧盟建立机器人创新公私伙伴关系PPP
2.4.3 欧盟加大民用机器人的研发投入
2.4.4 法国机器人工业发展现状
2.4.5 德国大力发展宇航机器人
2.5 日本机器人产业分析
2.6 韩国机器人产业分析
2.7 台湾机器人产业分析
第三章 2018-2022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环境
3.1.1 国际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3.1.2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
3.1.3 中国经济发展支撑因素
3.1.4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展望及建议
3.1.5 宏观经济对机器人产业的影响分析
3.2 政策环境
3.2.1 我国对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加码
3.2.2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规范要求
3.2.3 国家上调工业机器人出口退税率
3.2.4 汽车生产线机器人进口税下调
3.3 需求环境
3.3.1 社会对机器人的需求阶段划分
3.3.2 社会对机器人的需求动因分析
3.3.3 中国工厂对机器人的需求分析
第四章 2018-2022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分析
4.1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4.1.1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程
4.1.2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4.1.3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品牌格局
4.1.4 中国机器人制造基地蓬勃发展
4.1.5 中国机器人工业制造商格局分析
4.1.6 中国海洋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4.2 2018-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重点发展领域
4.2.1 医疗机器人
4.2.2 微操作机器人
4.2.3 军用机器人
4.2.4 汽车工业机器人
4.3 2018-2022年机器人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4.4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4.4.1 中国机器人行业存在的主要不足
4.4.2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4.3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桎梏分析
4.4.4 本土机器人企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4.5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5.1 促进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建议
4.5.2 中国机器人产业化发展途径思考
4.5.3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4.5.4 中国机器人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4.5.5 国产机器人发展的策略
第五章 2018-2022年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
5.1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1.1 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基本特征分析
5.1.2 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态势综述
5.1.3 中国工业机器人尚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
5.1.4 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区域分布格局
5.1.5 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状况分析
5.1.6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业务模式简述
5.1.7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
5.2 2010-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分析
5.2.1 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回顾
5.2.2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状况
5.2.3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现状
5.2.4 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规模状况预测
5.3 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状况
5.3.1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5.3.2 外资大力开拓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5.3.3 民营资本企业工业机器人研发加速
5.3.4 外国品牌主导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5.3.5 我国与国外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差距分析
5.4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
5.4.1 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5.4.2 工业机器人行业面临的壁垒分析
5.4.3 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三大不足
5.5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策略分析
5.5.1 壮大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的建议
5.5.2 应用多元化是工业机器人发展出路
5.5.3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5.5.4 提升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策略
5.6 关于推进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5.6.1 发展目标
5.6.2 主要任务
5.6.3 保障措施
第六章 2018-2022年服务机器人产业分析
6.1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6.1.1 服务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区别
6.1.2 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迫切需要开发
6.1.3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6.1.4 中国服务机器人科技成就分析
6.1.5 我国服务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6.1.6 服务机器人行业热门产品介绍
6.1.7 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形势良好
6.2 2018-2022年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热点领域分析
6.2.1 家庭服务机器人
6.2.2 手术机器人
6.2.3 康复助老机器人
6.3 2018-2022年国内外服务机器人重点企业及产品
6.3.1 教育机器人
6.3.2 医疗机器人
6.3.3 家庭清洁机器人
6.4 2018-2022年家用服务机器人发展状况
6.4.1 产品形态分析
6.4.2 产业技术因素分析
6.4.3 国际发展趋势分析
6.4.4 我国发展趋势分析
6.5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5.1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差距和不足
6.5.2 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6.5.3 促进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建议
6.6 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分析
第七章 2018-2022年重点区域机器人产业分析
7.1 上海市
7.1.1 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7.1.2 上海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分析
7.1.3 上海机器人市场竞争形势分析
7.1.4 上海创建机器人技术研发合作平台
7.1.5 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7.2 深圳市
7.3 江苏省
7.4 山东省
7.5 安徽省
7.6 唐山市
7.7 其他地区
7.7.1 重庆市
7.7.2 天津市
7.7.3 襄阳市
7.7.4 冀州市
7.7.5 洛阳市
7.7.6 广州市
第八章 2018-2022年机器人所属行业进出口数据分析
8.1 2018-2022年多功能工业机器人所属行业进出口情况分析
8.1.1 2018-2022年主要贸易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进口市场分析
8.1.2 2018-2022年主要贸易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分析
8.1.3 2018-2022年主要省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进口市场分析
8.1.4 2018-2022年主要省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分析
8.2 2018-2022年其他未列名工业机器人所属行业进出口情况分析
8.2.1 2018-2022年主要贸易国其他未列名工业机器人进口市场分析
8.2.2 2018-2022年主要贸易国其他未列名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分析
8.2.3 2018-2022年主要省份其他未列名工业机器人进口市场分析
8.2.4 2018-2022年主要省份其他未列名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分析
8.3 2018-2022年集成电路工厂专用的自动搬运机器人所属行业进出口情况分析
8.3.1 2018-2022年主要贸易国集成电路工厂专用的自动搬运机器人进口市场分析
8.3.2 2018-2022年主要贸易国集成电路工厂专用的自动搬运机器人出口市场分析
8.3.3 2018-2022年主要省份集成电路工厂专用的自动搬运机器人进口市场分析
8.3.4 2018-2022年主要省份集成电路工厂专用的自动搬运机器人出口市场分析
第九章 2018-2022年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分析
9.1 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
9.1.1 2021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
9.1.2 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
9.1.3 2018-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分析
9.1.4 机器人在汽车制造各环节的应用分析
9.1.5 机器人在汽车激光焊接中的应用剖析
9.1.6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9.1.7 工业机器人助力汽车工业发展壮大
9.1.8 我国汽车工业将为机器人发展提供机会
9.2 电子信息产业
9.2.1 2021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状况
9.2.2 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状况
9.2.3 2018-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分析
9.2.4 机器人在电子制造业的应用分析
9.3 机床行业
9.3.1 2021年中国机床行业运行状况
9.3.2 2022年中国机床行业运行现状
9.3.3 2018-2022年中国机床行业发展分析
9.3.4 机器人加机床模式成为行业发展趋向
9.3.5 工业机器人给机床业带来的益处分析
9.3.6 工业机器人备受机床行业青睐
9.4 食品工业
9.5 医疗行业
第十章 2018-2022年机器人的制造技术分析
10.1 2018-2022年国外机器人研发状况
10.1.1 美国机器人的研发动态
10.1.2 日本机器人的研发动态
10.1.3 欧洲机器人的研发动态
10.2 中国机器人研发状况
10.3 中国机器人专利技术状况
10.3.1 专利申请现状分析
10.3.2 企业专利申请的问题
10.3.3 企业专利提升策略
10.4 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
10.4.1 机器人的控制技术简析
10.4.2 服务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分析
10.4.3 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技术重点
10.4.4 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重点分析
10.5 几类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介绍
10.5.1 移动机器人
10.5.2 点焊机器人
10.5.3 弧焊机器人
10.5.4 激光加工机器人
10.5.5 真空机器人
10.5.6 洁净机器人
第十一章 机器人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11.1 瑞典ABB公司
11.1.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1.1.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1.1.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2 日本安川电机公司
11.2.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1.2.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1.2.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3 日本FANUC公司
11.3.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1.3.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1.3.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4 德国库卡集团
11.4.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1.4.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1.4.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5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1.5.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1.5.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1.5.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6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1.6.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1.6.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1.6.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7 哈工大海尔机器人
11.7.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1.7.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1.7.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8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11.8.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1.8.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1.8.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1.9 其他企业介绍
11.9.1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1.9.2 苏州博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11.9.3 丰裕电机工程有限公司
11.9.4 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
11.9.5 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
11.9.6 唐山天工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11.9.7 台达集团
第十二章 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2.1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12.1.1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分析
12.1.2 国际机器人工业的发展趋向
12.1.3 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前景分析
12.1.4 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分析
12.1.5 全球小负载工业机器人前景分析
12.2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12.2.1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机会与风险
12.2.2 机器人产业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12.2.3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2.2.4 中国将成国际最大机器人市场
12.3 2023-2028年中国机器人制造行业预测分析
12.3.1 推动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2.3.2 2023-2028年中国机器人制造业工业机器人销量预测
12.3.3 2023-2028年中国机器人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12.4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预测
12.4.1 工业机器人市场机遇与挑战分析
12.4.2 工业机器人将促进我国生产模式转变
12.4.3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进入重要发展期
12.4.4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面临爆发式增长
12.4.5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12.4.6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1 机器人行业产业链长度图
图表2 机器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图表3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构成图
图表4 世界各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类型与比例
图表5 世界各国主要行业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分布
图表6 全球工业机器人年新安装量
图表7 我国汽车年产量及增长率
图表8 我国汽车年销量及增长率
图表9 2018-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台数
图表10 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分布
更多图表见正文……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竞争格局、进出口、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判,助力企业商业决策。
研究方法:
1、桌面研究
方法:通过二手资料以及第三方机构数据的分析,为市场规模发展判定提供依据。
涉及内容: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产业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关键生产企业年度公报,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2、定量调查
方法:向关键生产企业/需求终端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通过抽样调查数据对市场总体进行测算。
涉及内容:关键企业与市场发展调查问卷包括了历史销售数据,行业客户分布,未来市场预期等信息。
3、定性分析
方法:通过行业专家、关键企业负责人以及渠道商访谈,对市场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洞察行业发展的趋势。
涉及内容:重点获取市场影响关键因素,建立市场发展的分析路径,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市场规模进行系统分析。
4、综合撰写
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结合验证,对整体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
涉及内容:通过模拟分析,分层分析,回归分析,对整体市场规模,发展趋势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