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中医入门(一)

2019-05-27 02:18 作者:燚飞扬  | 我要投稿

前情提要:本文章旨在于凭浅薄认识,帮助对中医药学科有兴趣的人了解中医药,找到合适的入门途经。文章信息量较大,需做好心理准备,谨防“CPU过度运转”,粒子回旋加速器达到光速,引起“脑洞”。治学力求严谨,止于至善,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事都难以十全十美,若有缺漏偏差,希望及时指出,不吝赐教,及时更正。

中医药,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其所囊括之学科博大,其所运用之能力技巧精深,盖无基础之人学之有坎,甚有衡之过玄,难之曰悟性者,十有八九。其实,中医,没有这么难。

一、学习中医药的基础

中医药的理论皆是建立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系统之上,所以,熟悉掌握中国古代哲学和拥有一定的汉语言能力,是学习和弄懂中医药的必备条件。(了解一下Ph.D的意思就明白哲学有多重要了)

二、建立中医药的模型/体系

全科医生,全职高手,经天纬地,复合型人才

三、唯物辩证法和汉语言能力的方法论

1. 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代表:诸葛亮《舌战群儒》


唯物辩证法在中医药上最大的体现就在于“气一元论”和“辨证论治”,包括易学和中国预测学的科学性,也就体现在其提出的“两大特征”。将上图的方法论运用自如,对于中医药甚至国学的学习都大有裨益,让思维跳出刻板的套子,减少对权威和书本的拘泥,真正做到“师古而不泥于古”。

“世间万物的普遍性联系”即是支撑“气一元论”的哲学观点:“世间万物的存在与变化皆源于气机的升降出入聚散”。

“三大观点”即是支撑“辨证论治”的哲学观点:“八纲辩证”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标本兼治、标本先后主治”

“四对辩证思维”(尤其是矛盾的内容)和“永恒发展”“因果论”“现象本质”即是指导中医药理论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哲学观点:以“阴阳五行藏象学说”为核心的中医基础理论、以“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升降沉浮”为核心的中药学理论、以“经络腧穴学”为核心的中医针灸理论、《伤寒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病条辨》的产生、金元四大家的产生和融合。

2. 汉语言能力

语言信息学先驱:钟平 逻辑英语

中文字库的字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扩大,从古代造字到现代的网络用语不断的产生,汉语言也在不断完善,不断减小其局限性的弊端。逐渐地,能将只可意会的事物言传出来。

汉语言相比英语,没有严格规定语法的完整性,因而就会经常在表述的时候缺乏严谨性,当通过眼神、情感、语速、手势、表情包等的辅助后更能表达其准确的意思。这样的汉语言可以说是晦涩难懂,也可以说是方便简化,但也可以通过扎实的表达能力甚至加上其他方法和其他语言的辅助理解。

3.先学做人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被誉为东方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大医精诚》应该普及到每个中医药院校。感兴趣自行了解。医乃仁术,含灵巨贼者,庸医也。

浅谈中医入门(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