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苹果不叫“苹果”,古人取了个唯美的名字,日本沿用至今
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晋朝时代,苹果的栽培技术就已经十分成熟了,从古至今,出现在史书或者古人咏苹的诗句也是数不胜数。

农学家王象晋在《群芳谱·果普》中记载“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这是史书中最早出现“苹果”一词的记载。
苹果起源
苹果最早出现在中国新疆还是欧美国家,这件事情一直存在争议,也有可能是多地发展的,但一直无从考证。
全世界都历经了一次气候大变迁,在自然界进行优胜劣汰之际,很多动植物纷纷出现灭绝以及变异。

在这种极不正常的气候环境中,史书中说到,在新疆地区有这样一群树木生长着,不畏寒冷,坚强的生存,到了炎热的夏季,还会开出白色的小花,形成独特的风景。
苹果树是落叶乔木,其特点就是在每年秋冬季节时树叶会全部脱落,这也是在适应极寒极旱天气的一个过程,它们减少了水分的蒸腾,是自我保护的现象。
“柰”从西汉流传下来一直到公元1594年,在王象晋编写出《群芳谱·果普》时,“柰”才被叫成现在的苹果。

古时候,没有现在的化肥等一些化学产品,那时候种植就只是种植,由于认知受到局限,所以没有为土施肥、除草、打药等方法,更没有分辨土地的能力。
南北方种植就是因为有土地气候的差异,才会出现一年一熟,一年两熟的差异。
1860年以后,中国的海禁政策得到开放,由此国内开始繁荣发展,开启了海上贸易之路,使多方文化发生碰撞。

在当时水果作为招待外宾最主要的食物,水果文化也由此得到交流和引进,在当时,国内引进了许多西洋苹果、洋梨、美洲葡萄等新兴果种。
幸福的苹果“林檎”
在日本的传说中,记录了一棵神奇的苹果树,据说有位仙人每天都坐在苹果树旁边,每吃一颗苹果,便能讲出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由此,苹果成为了幸福的代名词。
苹果在日本的祭祀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祭祀过程中,每人都会轮流去传递苹果,把幸福美满的寓意传递下去。

苹果的形状圆而饱满,鲜嫩多汁,中国古时候,新娘子坐在轿子中待嫁时,手里也会握着一个苹果,希望婚姻可以幸福圆满。
众所周知,日本的水果很贵,由于他们土地稀少,种植业不发达,水果只能从国外进口,没办法,有人开始尝试自己种植本土苹果。
日本电视剧《奇迹的苹果》中记录了一个果农为了种植苹果,坚持了十一年,十一年当中也才种植出了两个苹果,这种坚持不放弃的精神也是每个国家一直在推崇所要继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