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game《终之空》《素晴日》与《庄子·逍遥游》在思想上的共通之处
之前在网上看到《终之空·remake》的资源,推完之后意犹未尽便又找了《素晴日》来玩,这两部作品在音乐、画面、叙事方式、人物塑造(隔着屏幕都能体会到音无彩名小姐的愉悦)、文学艺术性和剧情思想上都非常棒!是难的的佳作。然后我发现贯穿这两部作品的扶她自的哲学说教居然和《庄子·逍遥游》有一些共通之处。
《终之空》做为《素晴日》的前作,从叙事完整性的角度上是不及后者的。在《终之空》的故事里,北高学生的日常生活被即将到来的“世界终末”(完全没有铺垫,感觉就像是音无彩名小姐的小游戏)打破,最后有的人走向“终之空”,有的人保持自我,有的人牺牲自己保全他人。通过这些人的故事,扶她自抛出了自己的问题——生死。扶她自认为永恒的生是无法体验的,因此是无法思考与评价的,个体自身的死也一样。为解决这个问题,扶她自结合了泛神论——如果存在神明,那祂一定是无限的,一定能囊括世间的一切,包括人和人的思想。每个人的此刻即是永恒的一环,而永恒是由不断叠加的此刻组成的,也就是说此刻和永恒在质上并没有区别,所以珍惜此刻吧,如不能把握此刻,永恒也是空虚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做为人如果不能体会到晦朔春秋不同的美就有些可惜了)。再回到生死,生命终将以死亡画上句号,但人不会天生就诅咒生命,扶她自认为这是因为人被世界祝福着,这个祝福即是活着的意愿,因为这个祝福人会珍惜自己的一切,宽恕自己的过错。到此为止从正面的角度对生命做了基本的解答。
《终之空》的思想在《素晴日》中得到了延续。《素晴日》讲述了一场延续两代人的悲剧,以及第二代人从挣扎中取得救赎的故事。《终之空》中讲的对生命的祝福在《素晴日》里被总结为:一切的生命平等,幸福地活下去吧!人类因为这份祝福,这份生的幸福而畏惧死亡;因为沉溺于身边拥有的事物而对失去感到悲伤;因为沉溺于生的祝福而对于死亡绝望。然后扶她自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珍惜拥有的一切但不沉溺于幸福,仅仅是幸福地活下去,不对失去悲伤,不对终将到来的死亡绝望。
在解答完生死的问题之后,扶她自在《素晴日》中进一步追问生命的意义的问题。人在感到失去,感到困苦,感到悲伤,感到绝望,感到月亮和六便士的差距时难免会思考生命的意义,会思考自己从何处来,自己是谁,自己要到何处去。扶她自以拼图做比喻:仅仅一片的拼图因为没有嵌入的地方而没有意义。但人生并不是一片拼图,不像拼图一样有明确的边缘。我们所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所触及到的一切构成了我们自己的世界与我们自身,我们自身不能脱离自己的世界独立存在,自身与自己的世界是一体的。我们所知的仅仅到自己的世界的极限而已,即便在某一刻超越了这个极限,也仅仅是扩大了我自己的世界,所以我的世界没有边缘,而我也没有边缘不是一片拼图,我就是我自己,独一无二的我自己,所以并不需要从外部寻找存在的意义。我们的世界没有极限,它可以包括大地,海洋,星空,它与上帝平等,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无限的神明!我们的世界与客观存在的无限的世界相比,之间的差别仅仅是一节音符和一首曲子。我们因为这一节音符不能在某一刻向某个方向扩展而感到绝望,但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因为我们所在的这一节旋律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延申。以上就是《素晴日》里对生命意义的解释。
在这两部作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延申出了如何幸福地活下去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在《庄子·逍遥游》中得到印证。庄子以寓言的方式通过比较不同的事物讲了“小大之辩”。蜩、学鸠、斥鷃翱翔草木之间;鲲鹏乘风而上九万里;天之苍苍,远而无极是真正的大空间。朝菌、蟪蛄生命短暂,而上古大椿八千岁为一季是大时间。最后落实到人,庄子也讲了几个境界:知效一官即是世俗意义上取得成就的理想状态;宋荣子区分内外,不被外物迷惑;列子御风旬又五日,犹如鲲鹏,没有像宋荣子那样紧张的内外对立,但也要借风才能取得逍遥;最后能够乘天地之正,能够时时将自身融入天地即是庄子认为的大逍遥。而融入天地其实等同于将自身与无限的神明贯通,演绎好自己的这一刻,此刻的幸福与逍遥就能不断叠加,成为真正的大逍遥。
如果想要详细了解作品中的思想还请自己游玩《终之空》《素晴日》,阅读《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