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腔“真心”守住村庄的“绿心”

2020-11-20 15:29 作者:泰州未来之城  | 我要投稿

这几天中午,溱潼镇苏庄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孙慧明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到村里的“后沟头”巡查,见到水边飘浮的垃圾,随即上前打捞。

34岁的孙慧明戴着眼镜,看上去文静朴实,但干起事来却风风火火。孙慧明原在镇妇联、组织科工作,2018年11月委派村里担任党总支书记,当时村里的1条镇级河道、3条村级河道,河面时常飘浮各种垃圾,两岸违章搭建、扒翻种植严重,另外村里还有4个废沟塘,平均面积600平方米。“河是村庄的血脉,治村先治河。”孙慧明带领村两委会一班人打响了“清洁河道”的战役。

“后沟头”原是一条死沟,面积30多亩,河水发臭,垃圾遍布,岸边鸭棚鸡舍、扒翻种植随处可见。孙慧明挨家挨户劝说,白天遇不到人,就晚上上门宣传河道治理的好处,讲述河道治理的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村民积极响应,主动拆除违建,但70岁的村民陈奶奶想不通,振振有词地说:“10年前,我家就在河边建了小屋,里面既当厕所又堆放杂物。几任村干部都没问这事,怎么到你就看不下去了!”孙慧明满脸笑容,一声奶奶接着一声奶奶,耐心劝说:“治理河道脏乱差,各地都在搞。现在,国家倡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的就是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渐渐地,陈奶奶有所理解,但要求村里帮建个厕所。第二天,孙慧明就带领村里的两名志愿者上门,帮她家建了厕所,还安装了抽水马桶。陈奶奶看着和城里人一样的卫生间,握着孙慧明的手感动地说:“都怪我不好,拖你工作的后腿了。”

接下来,“后沟头”清淤整治,打通东西水系,护坡绿化。如今,“后沟头”成了风景河。尽管如此,孙慧明和包保志愿者仍坚持每天巡河。孙慧明说:“垃圾随时会产生,只有长效管护,才能确保水清岸美。”

苏庄村是典型的里下河水乡,不少村民喜欢圈水种菱或饲养鹅鸭,有的还在河水深处下网插簖,影响了河道环境。孙慧明带领村干部和志愿者,走遍每条河道,查遍所有水域,拍照留存,列出清单。接下来,她召开全村村民大会,请几位年长村民上台回忆,小时候河水清澈、捉鱼摸虾的场景。大家产生了共鸣,也由此开启了“群众治河”的新局面。

80多岁的村民陈长柏是低收入农户,儿子身体不好,依靠门前河段的渔网捕鱼,挣点零用钱。孙慧明帮陈长柏儿子办了低保,陈长柏深受感动,主动拆了渔网,还当上村里的河道管护志愿者。村民老徐在门前河中种了约20平方米的菱角,怎么也不肯清除,说自种自食,碍不着谁。孙慧明上门劝说:“徐伯伯,想吃菱,以后我买了送上门。”老徐过意不去,清除了菱塘。去年5月,苏庄村提前完成渔簖渔网和废沟塘的整治。

作为一名村支书,村里好多事要做,但不管多忙,孙慧明每天都抽空巡河。有时,早晨五六点,她就开始巡河,9岁的女儿早晨醒来想妈妈,就用父亲的手机微信视频,看到的总是妈妈巡河的身影。村民们感慨地说,孙慧明就是奔走在乡村的“河保姆”,她用一腔“真心”守住了村庄的“绿心”。

奔走在乡村的“河保姆”孙慧明。

一腔“真心”守住村庄的“绿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