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文博综合考研真题题库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文博综合考研真题题库简介:
本文为节选,题库含真题/章节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模拟考试(具体请查阅),每年进行更新。
题库摘录:
简述文物的作用。
答:文物的作用由文物价值所决定的。文物价值内涵丰富,决定了文物有多种作用。其主要作用可归纳为文物的史料作用、教育作用和借鉴作用。
(1)文物的史料作用
①文物的证史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史籍的证实。人们撰写的世界史、国史断代史,一般都是依文献资料撰写。
不过文献对历史的记载是否符合史实则有待考证,而考证只有依靠文物。
②文物的正史作用
校正史籍中的语误,以订正史传。
⑤文物的补史作用
补史作用主要表现为研究无文字可考的史前史提供实物资料及填补史籍失载的历史。
④文物的史料作用
文物作为证史、正史、补史的实物史料,其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这些最能反映历史本来面目又可信度强的资料,对历史进行翔实的研究,恢复历史真面目。
(2)文物的教育作用
文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及科普教育的形象、生动的教材。
(3)文物的借鉴作用
中国有丰富的古代文物,尽管有的有文献记载,但它一般都没有具体的形象。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可以为今天的艺术创作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简述文物的教育作用。
答:文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及科普教育的形象、生动的教材。
(1)文物教育的特点
①文物本身不仅仅是物质文化实体,同时也是含有精神文化的实体。
②文物作为教材既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又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强等特点,因而是其他任何教材都无法替代。
(2)文物教育的场所
文物教育的场所有多种,但主要是博物馆纪念馆及不可移动的文物单位。
(3)文物教育的形式
①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供人们参观陈列方式可采用固定式或流动式,陈列内容可选通史陈列或专题陈列。
②开放文物保护单位供人们游览参观。
③组织参观考古发掘现场使考古发掘现场也成为一个生动课堂。
④出版图文并茂的文物书刊。⑤拍摄文物影(视)、录像片。⑥制作模型、仿制或复制文物。
⑦举办文物年活动。
③召开文物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4)文物的教育功能①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②传播精神文明。
③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什么是博物馆教育?
答:(1)博物馆教育的含义
教育与服务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承担者。主要是为广大观众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服务,为在校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为成人终生教育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旅游观光和文化休闲服务
(2)特征
①实物性和直观性。
②社会性。③自主性。④多样性。
(3)方式
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这些服务方式方法主要有:陈列讲解,辅导教学,举办讲座,开展幻灯、录像、电影等电化教育,举办流动展览,编印辅导参观的陈列说明书和导游手册,编印馆藏品各种专题目录,出版藏品研究和有关学科的专著,出版本馆学报或期刊等。
试列举三部有关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研究方面的专著,并简介其内容。
答:有关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研究方面的专著有:
(1)《晋系墓葬制度研究》
①作者:宋玲平。
②出版时间:2007年8月1日。
a.对两周时期晋系墓葬进行了探索性的分类及分期与断代。
b.在分类、分期的基础之上,考察了晋系墓葬等级秩序演变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类墓葬的纵向演变轨迹,并对晋系墓葬等级秩序破坏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及其社会背景进行了探讨。
c.在对晋系墓葬等级秩序演变轨迹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对晋系墓葬制度中的墓地制度、墓祭、墓上封土、墓上建筑、墓葬形制与规模、车马坑、墓室封护、棺荐重数、随葬器用制度、殉葬制度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探索周代墓葬制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2)《大礼安魂:中国古代墓葬制度》
①作者:霍巍。
②出版时间:1998年7月1日。
(3)《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
①作者:贺西林。
②出版时间:2002年11月1日。
......
注:本文为摘录,源自公众号【攻关课堂】资料完整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