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2.10.1 资本循环

2022-07-28 05:0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1、资本循环[i]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这种增殖是在不断运动中实现的。因此,资本“仅能当作运动来把握,不能当作静止物来把握”[ii]。

  资本在其运动中依次采取三种形式,通过三个阶段。

  资本首先采取的形式是一定数量的货币,即货币资本。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货币资本即变为各种生产要素,变为生产资本。这是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

  货币资本变成生产资本以后,就开始了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即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家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用于生产的消费,结果生产出新的商品和新的价值[iii]。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变生产资本为商品资本。商品资本必须实现为货币资本。这是资本运动的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都是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则是生产过程。资本依次采取和放弃三种形式,并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的运动就是资本循环。如以俄文字母Д表示货币,Т表示商品,Р表示劳动力,Сп表示生产资料,П表示生产,Т′表示价值增殖了的商品,Д′表示价值增殖了的货币,则整个资本的循环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

是第一次流通阶段,Т′—Д′是第二次流通阶段,而中间的···П···则是生产阶段。

  资本的循环要正常进行,就必须不断从一个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无论在那一个阶段遇到障碍,都会使资本的运动中断,从而使资本丧失其机能。

  同产业资本的三种形式相适应,产业资本的循环也分为三种形式: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它们的公式是:

这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构成产业资本的总循环。这三个循环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以价值的增殖为决定的目的和动机。

  考察资本的循环,并不是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琐碎的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马老师在《资本论》第二卷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分析资本的循环。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密切联系,了解资本运动顺利进行所需要的条件,从而便于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的矛盾。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流通必然引起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各种混乱现象。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131页。

[ii] 马克思语。

[iii] 包括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2.10.1 资本循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