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2.9.10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2022-07-28 05:0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i]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之所以称做基本矛盾,因为它是一切其他资本主义矛盾的基础。

  生产的社会性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机器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里所说的生产社会性,是指生产成为社会化的大生产,而不能解释为“社会的生产”。生产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任何生产都不能孤立地进行,必然要发生社会的联系。至于生产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完成的。生产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1)生产的高度积聚,使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和农业企业中集中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千百个甚至几万、几十万个劳动者共同进行劳动;(2)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使各个部门和各企业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赖;(3)自然经济的解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扩大了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联系范围。

  资本主义的生产虽具有了社会性,但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却仍然是归资本家私人占有,这样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要求对生产的统一管理、计划经营,要求生产成果的社会占有和社会性的分配,然而这些要求在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的条件下都无法得到实现,这就不能不使二者之间发生对抗性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通过下面几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这就是:个别企业有组织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而上述种种矛盾的尖锐化必然导向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的。在资本主义的初期,资本主义私有制曾经促进过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日益显露出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尖锐冲突,它要求以新的经济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斯大林指出:“既然占有的私人性不适合生产的社会性,既然现代集体主义的劳动必然引向集体所有制,所以不言而喻,继资本主义而来的必然是社会主义制度,正像继黑夜而来的必然是白天一样。”[ii]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129页。

[ii]《斯大林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10页。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2.9.10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