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字与葫芦,兼解姑、枯、苦、祜

2022-03-23 20:48 作者:洪升红楼梦  | 我要投稿

转自董来运汉字起源网文章

古字下面的口就是葫芦。古有葫芦义。传人类始祖出自葫芦,所以古有古代、古老等义。上面的竖画即十的初文,十即树叶之叶的本字,十又是世的本字,人之世代最初就是由树叶每年长落一次作比的,所以古是由葫芦与世会意的字,其意为以葫芦为世系。

姑。《尔雅·释亲》:“父之姊妹为姑。”来自靠葫芦逃生的伏羲兄妹。引申之,妻也称丈夫的姐妹为姑。

又,“(妇)称夫之母曰姑。”“妻之母为外姑。” 即妻子称丈夫的母亲为姑,丈夫也称妻子的母亲为姑(外姑也是姑)。此称谓也得之于古,古即葫芦,葫芦里有伏羲兄妹,寓意葫芦里生出来的人类祖先一男一女两个,后世的夫妻皆称对方的母亲为姑,均有女性祖先义,而且含有尊敬之义。

再者,古代流行姑表婚,兄与妹之子女或姐与弟之子女可以通婚,如兄之子娶妹之女,则兄之子之岳母即是他的姑;弟之子娶姐之女,弟之子之岳母也是他的姑。

由于传说中伏羲兄妹通婚,所以姑也用为妇女的通称。

枯。树木老了,就会失去水分,变得干燥,死掉。葫芦也有一个逐渐变干的过程,干葫芦被人类作为器皿使用,而且葫芦也是木质。因为葫芦被普遍种植,人们广泛使用,葫芦变干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古人就用葫芦表示失去水分变干,古表义,木旁辅助表义。

后泛指。例如,河水干称之为干涸。注意,涸字里边也有古,即葫芦。

植物作为食物,往往味道在其汁液里,汁液一旦丧失,则无味,所以枯又用为枯燥,无趣。

苦。葫芦又称为瓠。《本草纲目·菜部》瓠条《集解》:宏景曰:“今瓠忽有苦者,如胆不可食。”保升曰:“瓠即匏也,有甘苦二种。”时珍曰:“《诗》云:‘匏有苦叶’,《国语》云:‘苦匏不才,于人共济而已。’皆指苦壶而言,即苦瓠也。”据此可知,葫芦有苦如胆汁者,古人把苦葫芦用做过河的腰舟。葫芦嫩时可食,成熟时可做各种器皿,葫芦为人们熟知,苦葫芦的苦味也为人们所熟知,于是古人就用葫芦的苦味表示苦,古表义,艸旁辅助表义。

礼记·内则》郑玄注:“苦,荼也。”荼的苦,由葫芦的苦相比而来。

苦味往往难以忍受,于是人们又把难以忍受的事物称为苦、艰苦;把难以度过的时间称为苦日子。

祜。《尔雅·释诂》:“祜,福也。”祜字左边的示有祭祀义;右边的古即葫芦,代表祖先,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即可得到福分。例如瑶族祭祀盘瓠,认为盘瓠可以保佑人们健康长寿、人口繁衍、庄稼丰收。再如哀牢山彝族供奉“祖灵葫芦”,也是祈求祖先赐福。


古字与葫芦,兼解姑、枯、苦、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