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洛阳游 河洛文化不能少了三门峡

2022-11-23 07:28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 本篇为免费深度洛阳游的第094篇,

河洛文化就是黄河与洛河流域的文化,三门峡地处黄河中游,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区。三门峡因“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而得名,相传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三门峡段的黄河流势平缓,水量增大,两面环绕城市,形成独特的水城景观。在黄河三门峡境内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如铸鼎原遗址群、函谷关、古陕州城、虢国墓地、仰韶村遗址、周桓王陵遗址等。全市共有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收藏藏文物近7万件。


【虢国墓地】

是目前全国已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保存完好、排列有序、跨越西周至东周之际的大型公墓。虢都“上阳”城遗址总面积60万平方米,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先后发现了具有明显城市特征的城墙、护城壕、宫殿、供排水、作坊等遗迹,被专家确认为虢国都城遗址。这一发现,将三门峡的城市历史上溯到3000年前。1956年,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建,在钻探时发现虢国墓葬群,通过大规模的钻探发掘。己探明各类遗迹800余处,发掘清理了252座墓葬、7座车马坑和3座马坑,出土文物近3万件。虢国是西周时期—个重要的姬姓封国,开国之君为周文王的弟弟虢叔。西周晚期,来到三门峡—带,建都现在的三门峡市区李家窑村,贵族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区上村岭上,公元前655年,被晋国采用“假虞灭虢”之计所灭。


【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是连接关中平原,河洛平原,晋南平原的纽带。这个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的核心地区,至少从2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中期到宋代之间的4000多年间,都是中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崤函古道在两周和汉、唐时期是一条名符其实的京畿大道。崤函古道南边是秦岭自华山、亚武山向东高峻崇险的余脉小秦岭,不可逾越。在这河与山之间的三、四级台地,是海拔都在500-700米的黄土高原,长年的雨水冲蚀,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冲沟。只有在黄河南岸的一级台地,地势平缓,狭窄修长,是一条天然的交通通道。

古陕州城是离黄河最近的一座古城址,有2000多年历史。崤函古道是以古陕州城为圆心,向西的路线是新店、灵宝(稠桑驿)、阌乡、高柏、太要、阌底、潼关,这条路自古至今没有大的变化。向东的路线有三条:第一条,叫南崤道,由交口向南,走菜园,过南陵(夏后皋墓)、雁翎关、沿永昌河,到宫前一分为二:其一,沿永昌河东行,经安国寺出陕县,入宜阳三乡、韩城沿洛河达洛阳,这条是水陆航线为主;另一条沿太子沟折上硖石,过北陵(即崤山主峰嵌釜山下的文王避风雨台)与北崤道重合。南崤道若以夏后皋墓为证,距今至少有3800年历史。因开凿时较早,习惯上称“周秦古道”。第二条,即北崤道。由陕州古城向东,过磁钟、张茅,至硖石与南崤道的周秦古道重合,经观音堂、英豪、渑池、义马、新安,出汉函古道达洛阳。这条道开通于东汉末年,据记载是当时曹操为了西征方便,加之恶南道险而又远,才开通的,习惯上又叫“曹魏古道”。第三条,黄河漕运古道。西起三门峡谷。东出渑池与新安县交界处的八里胡同,其间两岸的崖壁上,至今仍有很多古栈道遗迹,岸边有多处仓储遗址。

灵宝函谷关是崤函古道上的重要关塞,位于 河南省 灵宝市,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灵宝函谷关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地方。如今,被道教尊为教宗经典的《道德经》已经是世界第二多的翻译著作。老子的《道德经》同函谷关一样,名人、名著、名关已成为道家文化在三门峡留下的千古不朽的文化痕迹。

【陕州地坑院】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范围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是地球上分布面积最大的黄土区。陕州地坑院在此应运而生,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 三门峡市陕州区,这里是黄土高原的腹地,地坑院遍布各地。是中国住房的活化石。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l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尔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其中一洞凿成斜坡,是地坑院的入口。窑洞的功能齐全,有主卧、客卧、厨房、牲畜间、储物间等等,建造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站在院中间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缩影,体现出方圆之美。


深度洛阳游 河洛文化不能少了三门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