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译名】暴太郎战队圣兄妹组自译名解析 其二

之前发布了一些自己的译名和制作的汉化预告以后,发现出乎意料的受欢迎。有朋友在音乐平台翻译OP歌词的时候使用了“圣兄妹组”的译名。甚至还有创作同人的作者老师找到我,说希望使用我的译名来创作同人本,实在是不胜惶恐。这次我们来补充一些上次没有翻译的名词,也算是一个查漏补缺。
上篇: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5187329?spm_id_from=333.999.0.0
未经个人允许请勿在汉化字幕以及其他视频中使用本人译名。
圣兄妹组的变身音声
作品当中在每个人变身时,会触发相对应的角色音效(在往脸上变化头盔的时候),桃,猿还有雉的音效都是押韵的。而鬼还有犬的音效则不押韵。既然是国语版,那么我们不如全部押韵起来。
唷!日本第一!(よっ!日本一!)
唷!健美猴肌!(よっ!ムッキムキ!)
唷!如鬼添翼!(よっ!オニに金棒!)
唷!一汪到底!(よっ!ワンダフル!)
唷!多端诡鸡!(よっ!トリッキー!)
桃子的就不用说了嘛,桃太郎的民间童话里面,桃太郎就是背着个“日本第一”的旗子出去讨鬼的。猿圣兄的这个ムッキムキ其实就是肌肉健硕的意思,往里面套个猴子的意象就行。一查才发现我国古语当中关于猴子的词几乎都是贬义的...
オニに金棒其实就是“给本来就强大的鬼狼牙棒做武器”,也就是“如虎添翼”的意思,我们加上鬼的意象就OK了。ワンダフル(wonderful)其实也是个谐音梗,ワン就是狗叫声的汪。wonderful大家都知道是棒的不行的那种意思。那么我们刚好有“旺”这个字,一旺到底=一汪到底。
トリッキー则是诡计的意思,诡计多端倒置一下,把计替换成鸡就大功告成。
圣兄妹组的唱名
唱名我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T4y1e7TJ?spm_id_from=333.999.0.0这个视频里已经解释过了,这里直接贴过来。
和上面的变身音效一样,原版是没有押韵的,我们中国是押韵之国,所以同样以押韵为主要侧重点。
自桃而生(桃から生まれた )
奋发自强(不器用におさらば)
万画之王(マンガのマスター)
犬妙奔逃(逃げやしナンバーワン)
破笼之鸟(鳥は現実)
桃子这个没什么好解释的,就字面意思。猿圣兄的则是“向没出息说再见”,也就是“不再没出息”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奋发自强”。
鬼圣娣的这句,原文为漫画大师,而原作者石森老师晚年自称万画家,万画与漫画的日语同音,故而得出万画之王。犬圣兄的原文直译过来就是跑路第一名,而number one的one的日语则与“汪”同音,我们有部电影叫《巧妙奔逃》,巧取谐音变成“犬”,得出犬妙奔逃。
雉圣兄的鳥は現実(鸟很现实),查过了没这个谚语,估计就是想表达鸡哥是上班族为人实在现实。鸟相关的意象 笼中鸟,笼中鸟之所以是笼中鸟是因为不愿意接受现实,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取反义词,打破笼子的鸟儿就是正视现实的鸟,得出破笼之鸟。

圣械太郎(ドンロボタロウ)
直译的话就是“圣机械人太郎”,保留单字精髓,和同为四个字的圣桃太郎对应,则为圣械太郎。除此之外,由于也有其他成员使用械太郎齿轮的情况,为了不产生累赘,所以将圣和械连在一起,将圣后面的兄和娣前置。以此类推:猿兄圣械太郎(サルブラザーロボタロウ),鬼娣圣械太郎(オニシスターロボタロウ),犬兄圣械太郎(イヌブラザーロボタロウ),雉兄圣械太郎(キジブラザーロボタロウ)。

拟态(アルター)
alter其实就是“变化,使变化”的意思,这里我们翻译成拟态。本身那个小机械人也是一种拟态,设定上这是一种特殊的暴太化身。使用拟态暴太郎齿轮(アバタロウギアアルター)变化而成。圣桃太郎的拟态我们翻译为拟态圣桃太郎(ドンモモタロウアルター)。日语版通常把升级后的名字加在最后面,如果是中文的话我们通常会放到最前面去修饰。除此之外的名字以此类推:拟态圣特急桃太郎(ドントッキュウモモタロウアルター),拟态圣兽王桃太郎(ドンジュウオウモモタロウアルター),拟态圣龙装桃太郎(ドンリュウソウモモタロウアルター)。

圣汹爆枪(ドンブラスター)
其实又是万恶的谐音梗,前半部分的ドンブラ和后面的ブラスター,ブラ的部分是重合的。ブラスター(bluster)其实就是“爆破”的意思。直译的话可以叫“圣爆破枪”。但实际上这样很难体现出它本意当中的谐音。但是“圣兄爆枪”,圣兄为什么要爆枪,为什么要爆圣兄。就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所以我们直接也取谐音:圣不动,兄和爆还跟ブラスター一样组合在一起,变成“兄爆枪”,取谐音为“汹 爆 枪”。凶暴是贬义居多,但是来势汹汹的汹,算是个中性。汹爆,又有水又有火,还是很有意思的。

圣破鬼神(ドンオニタイジン)
其实可以直接写成汉字,就是“鬼退阵”,ジン就是“鬼退治”的“治”加了个尾音“ン”,就变成了“ジン”,写成汉字就成了同音的“神”。我觉得这算是最妙而且不尬的一个谐音梗。“退治恶鬼的神”。但是你要按照日式汉字直接写成“鬼退神”,老实说,我觉得那种东西不叫翻译。那直接写成汉字。翻译,你得把它翻译成中文。鬼退神他不是中文,他是日文汉字,那也是日本的意思。单纯作为一个中国人去理解,那就是鬼退了,鬼逃跑了,可是原本的“鬼退治” 是“打鬼,讨鬼”的意思。鬼是被打退的,而不是自己撤退的。
我们自古有“降妖除魔”的概念,但是鬼这个东西,你说“降鬼”也不好,“除鬼”也不现实。你说把“鬼”直接改成“妖魔”,那是胡诌。鬼是人死后变得,妖魔是修道修出来的,概念上就不一样。那么“讨伐鬼”的“讨鬼”和“伐鬼”,一个像乞讨鬼,一个像伐木工。“伏鬼”就听上去更难听了。我们考虑一个合格的译名,不能单纯从字面去考虑,要放到配音也不奇怪的层次上去考虑。
那么“破四旧”,破的也有迷信,迷信里面就有牛鬼蛇神这一类。那么“破鬼”,一听也能知道是把鬼打跑了,还能体现点剧中赛博迷信现实主义的味道。

圣流而下 (どんぶらこ)
どんぶらこ其实就是桃太郎的桃子从高处流到低处时,河水的拟声词。哆啦A梦里面也有一个道具叫ドンブラ粉,官方译名叫游泳粉,就是取自这个拟声词。他实际上没有任何意思,硬要翻译其实就是“稀里哗啦”,毕竟大家也知道,世界各地的拟声词都是不同的。
不过取近似的意思,我们可以翻译成“顺流而下”。按照传统翻译功夫,这里就该点到为止了。但是我是个年轻人,我不讲武德。所以我还要继续深入。どん是个好词,没错,又是我们的好朋友“don”,这里依旧融入了圣兄妹的ドンブラ。不得不说真是妙啊。这个词是变身时穿着强化服的触发音效,整体变身画面的特效也融入了“顺流而下”的特色。
don既然是圣人,我们可以直接取谐音为“圣”,我们有“名流”的说法。那么圣兄妹就是“圣流”。其实我个人感觉这个还有点“ドンブラ.ゴー”,也就是“donbro go”的意思。“而下”也能满足“go”的意思。可以说是相当贴切的翻译了。
墨镜光刀(ザングラソード)
其实这个东西直译就可以。ザングラ就是墨镜sunglasses的缩略词。ソード就是剑,但他更像刀,所以翻译成刀。DX玩具的广告词是“七色多段发光”,既然会发光不如加个“光”字更符合他的功能。

圣流带扣(ドンブラバックル)
这个直译就可以了,バックル就是腰带扣的意思。爱迪还有个带扣光线。ドンブラ直接取上面的意思翻译成“圣流”。
圣全开王(ドンゼンカイオー)
这个直译就可以了。

侏罗暴龙(ジュランティラノ)
之前给全开者定译名的时候,就给ジュラン翻译成“侏罗”,因为他本来就是“侏罗纪(ジュラ紀)”的变体。直译成侏兰的话,很难体现出侏罗纪的意象。ティラノ就是单纯的暴龙,直译就好。其他的也有翻译,但是本来全开我也没看几集,字幕做到第五集好像就没继续做了。我印象比较深的译名是牙吠,魔妮,葡仑。那只鸟我翻译成阿赤,老太太翻译成八手。机械托邦和闭天堂也是我最早整出来的翻译。我管那些机械生命体翻译成“机卓人”。反派那边是boss怖威总,行动队长毙崩霸,怪人恶徒,技术官顽家,宠物诡诡,战斗员碎杂客,碎超客。做到最后一集的预告里出来的那个紫色战士我翻译为紫厩。有机会的话也可以讲讲这些为什么这样翻译。

炎矢圣骑(エンヤライドン)
其实这个エン有炎和縁,円三种写法。而ヤ则是弓矢的矢。有“炎刃“这样的翻译,这样不够准确。因为刃的发音是ば和やいば。单纯有ヤ是解锁不出刃这个汉字的。ライドン嘛,写出汉字就是来ドン,而且他能写出ridon,也就是骑机车的ride的意思。
其实日语中确实有缘矢这个词,出自谚语“下手の真ん中、上手の縁矢”,其实就是“事情会随着不同的势头演变出不同的结果”,简单讲就是“成事在天”。再通俗讲就是“站在排气口上猪也能上天”。而这里的縁矢则读为ふちや。
那么为什么翻译成炎矢呢,因为老实说“缘”这个字用在载具上有些俗气。圆吧,也不够霸气,而且他一点也不圆。也没有円矢这种弓箭。其实我觉得他可能就是想表达个“缘呀来don”的意思。炎和缘在拼音上也是谐音,矢就有射箭飞过来的意思,ridon的don也是谐音,我们把圣放在前面,然后把ride的骑的意思放在后面。但是这里我们读音读的坐骑的jì,新读音貌似是改成骑兵的qi了,但我觉得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认同这种将错就错的读音。英语已经将错就错把分数降低了,我们自己的国语还这样,那太不应该了。

一级剑男爵佩刀/男爵卫盾(一級剣バロンソード/バロンシールド)
脑人干部歧壹(ソノイ )使用的武器。这里也可以判断我之前的思路正确无误,一级剑对应着歧壹(其一)的汉字便是“一”。バロン则为baron,男爵之意。叫baron的特摄形象很多,譬如假面骑士巴隆,超级机械人红男爵,超级机械人马赫男爵,小超人枪男爵。值得一提的是公爵为duke,假面骑士duke便是公爵而不是男爵。
ソード其实就是剑,但是日本刀剑其实没有过多区别,日本刀的说法来自欧阳修,而我国春秋以前也不分刀剑,之后才慢慢有所区分。而日本的话其实一直是往同一种东西发展的。为什么翻译成刀,就是因为前面的修饰词已经有剑了,翻译之大忌就是前后重复。加个佩刀会显得高贵一点。
歧壹的脑人形态原型为1972年东映拍摄的《超人巴洛姆1》的超人巴洛姆1,他的原作者为齐藤隆夫,而不是石森章太郎。

二重弓飞鹰弩/飞鹰卫盾(二重弓コンドルアロー/コンドルシールド)
和歧壹的一级剑一样,歧莿(ソノニ )的武器为二重弓,证实了我先前的思路,三人各自代表数字。二重则是为了跟一级产生区分。至于为什么翻译成弩,也是为了和二重弓作区分。不过弩其实是十字弓,我个人对于兵器不甚了解。但是光字面上看要比二重弓飞鹰弓合适的多。
コンドル取自她脑人形态的原型飞鹰侠,出自1975年东映拍摄的特摄《正义的象征 飞鹰侠》,其原作者同样不是石森,而是《月光假面》《七色假面》和《爱的战士彩虹人》的原作者川内康范。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福岛县就有一家居酒屋叫ソノニ,汉字写法为“其二”。
虽然是话题外的事情,但我想很多姐妹应该也看出来了。歧莿腿上穿的并不是过膝袜,而是拼接袜,其实就是单纯的裤袜。这是前几年刚流行起来的,大腿的部分就是普通的肤色裤袜,过膝袜的部分则是用了不同颜色的材料织成。也因此没有过膝袜袜边松紧带的勒痕。而且仔细注意的话,过膝袜白色的部分也没有一般过膝袜的竖线,而是有如一般丝袜一样的光滑。大多数情况还能看到大腿部的反光。初登场的时候甚至能瞥见大腿根部裤袜的连接带。
剧组这么安排应该就是美观吧,抗冻倒是不至于。不过日本也是最近两年才流行起来光腿神器还有这种假丝袜的。要说抗冻的话,旁边的鬼妹倒是一直光着腿呢...

三刃枪影星长缨/影星卫盾(三刃槍カゲスピア/カゲシールド)
和前面两位的武器一样,体现数字的修饰词为三刃枪。为了防止与三刃枪的枪撞车,故翻译成长缨,日语可以用假名和英文来和汉字同时命名,我们中文自然也有别名和古语来同时命名。カゲ取自カゲスター,是东映于1976年拍摄的特摄《影星奇侠》的主人公。其原作者也不是石森,而是东映自己的制作组“八手三郎”。想必到现在大家也能看出来了,这三个干部的原型都是非石森英雄。


抐疵兵(アノーニ)
アノ其实就是“那个”,ソノ是“这个”。可以说是相反的,也可以说是更远的关系。所以才是小兵。ニ则是“次,二”。直译就是“那个二”。我们简称为“那次”,如何满足他的谐音,把原形变成一个合理的名字。我最开始想到的是“纳粹”的“纳”。不过后来想到了一个更合适的字,“抐”有着“手握,拿着”的意思,小兵都拿着锤子,这个字很合适。次就直接变成瑕疵的疵,有瑕疵,太弱了才会当杂兵。最后加个兵,让大家知道他们都是杂兵。

殴槌抐割锤(殴槌アノハンマー)
アノ还是那个的意思,ハンマー就是锤子,殴槌是原给汉字,尽量不动。直译下来就是“殴打敲棒那个锤儿”。这名字是很怪,但是就是这么个意思。殴槌我们不动,アノ=那个,我们搬下来,还是直接谐音化,抐是拿着所以不动。那个的个我们取谐音为割东西的割。后面接英语翻译出来的锤子,拿着锤子割东西,所以是抐割锤,日语原名的谐音也尽到了。

异人鬼(ヒトツキ)
同样还是谐音梗,ヒトツ是“一个”,ヒトツキ就是“一个鬼”。有翻译成“一人鬼”的,但老实说,日语的读音和写法可以直接用拼音,听上去不会太怪。但是你中文直接翻译成“一个鬼”的话,就不像个名字。日文可以取谐音,中文也可以取谐音。我们把“一人”变成“异人”,异人鬼,能听出来是一人鬼的谐音,又像是怪人的名称。

异王鬼(ヒトツ鬼ング)
和上面一样是谐音梗,巨大化的一个鬼为一个鬼王。这个日语名字为什么如此奇怪,同样是因为日语的鬼其中一个发音是キ,而キ跟英文的king的王キング在发音上可以重合。但是如果全都写成ヒトツキング,就变成了“一个王”,看不出来鬼的意思。所以就把キ变成汉字了。
那么我们如何翻译,要是之前翻译成一人鬼,那么现在肯定只能翻译成一人王鬼,简直不像话。那么我们就把语序调整一下,翻译成“异王鬼”。最近两年的怪人巨大化和巨大化前的名字都有一种基础级,比较级,最高级的样子。去年我也是这样翻译碎杂客(巨大化前)和碎超客(巨大化后)的。去年的原名是直接用了英语的比较级,这次则是从“人”到“王”。可是王也是人,所以直接把人舍去就好了。

笑谈社(冗談社)
鬼头遥获得漫画大奖的出版社名称。大家一看就能看出来是捏他“讲谈社”,这是出版《少年magazine》的出版社。一般的翻译是“玩笑社”,但是这样就失去了精髓。原本也是玩梗,而我们可以翻成“笑谈社”。笑谈则有笑话,笑料;可笑的言谈的意思,其实就是玩笑。

吃茶店“圣流馆”(喫茶店「どんぶら」)
和上面一样,最开始我是翻译成“圣兄馆”,但是现在完全可以翻译成“圣流馆”,更加信达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