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毕业就失业,为何大学生依旧不愿回农村?

2023-04-05 12:15 作者:高小渔动物乐园  | 我要投稿

近日,广东出台动员方案,将动员30万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千万工程”,为鼓励大学生返乡带来了积极影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吸引了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规模剧增,几乎成了老人和孩子的天下。而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促进乡村战略的实施势必离不开广大青壮年的力量,因此吸引年轻人返乡,留住大学生势在必行。

据官方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对大学毕业生而言,通常有几个选择:一是考研读博等继续深造,二是考公考编,三是进入企业工作,四是自己创业。在经济下行,失业率飙升的当下,考研考公大军竞争激烈,创业环境差,就业形势低迷。城市就业岗位相对减少,职位的僧多粥少已成常态,还要面临社会失业人员的岗位竞争,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甚至研究生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问题。

 


然而在广大农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人才缺口问题突出,即便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可依旧很难吸引大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即使一毕业就失业,也不愿意回农村发展?

主要原因是部分大学生困在孔乙己的长衫中,而职位又高不成低不就。寒窗十载,特别是某些来自贫苦乡村的大学生,本就是为了脱离贫穷落后的乡村才发奋读书,期望通过读书来实现人生逆袭。然而现实却很残酷,一毕业就失业已经屡见不鲜,更何况城市高昂的房价,就算找到工作,就算付了首付,也可能困在几十年的房贷中。

想象中大学毕业后就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穿得光鲜亮丽,成为一名都市白领。毕业后才知道穿职业装的更多是房产中介和卖保险的,坐办公室的白领大多是电话销售。还有很多这类几乎没有学历门槛的工作,让部分大学生怎么能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跟普通人竞争,关键是还不一定有优势。

经济下行,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而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还在持续增长,本就稀少的职位变得更为稀缺,找工作不难,但是找好工作、找适合的工作却很难。工厂严重缺人,可连初中生高中生都不愿入厂上班,大学生又怎会屈就?送外卖、送快递、卖保险、进工地等,普通人都可以去做,辛辛苦苦读个大学还去,那读书的意义又在哪里?

其实学历并不是困住大学生就业的长衫,也不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的枷锁,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才是。读书可以开阔眼界,可以比普通人有更多的选择,通过知识和阅历来创造价值,比普通人多了更多的可能。工作没有高低端之分,关键看创造价值的多少。

既然城市难留下,为何不投身广大的乡村建设中?衣锦还乡固然美好,但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建设美丽的家乡更让人敬佩。现在家乡需要你,也给你搭建了实现自我的舞台,为何不反哺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诚然,农村与城市有很大的差距,但正是为了缩小差距才需要我们返乡建设老家。

 


大学生回乡并不是第一步,留下才是关键。回乡的大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家人的不支持和旁人的不理解,来自亲朋的灵魂拷问,一遍又一遍让人反思读书的意义和返乡的价值,不免让人觉得“灰溜溜”回老家的都是失败者。物流和商业的不便,让生活质量降级;与城市教育水平的落差,不免担忧对下一代的影响;乡村项目的长周期,让人容易迷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环境,形象不免沾染“土气”;与城市的脱轨,后期再难回到都市……

其实,很多大学生也想回乡,也想留在农村,但大环境的不支持不理解让他们望而生畏。还请社会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相关部门多出台一些举措,让这些敢闯敢拼、不怕苦不怕累的返乡大学生没有后顾之忧,确保所有的精力都投身到乡村建设中,吸引更多的人返乡建设。


一毕业就失业,为何大学生依旧不愿回农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