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于去年某中学老师侵犯学生隐私权的学术见解

2021-02-18 16:22 作者:小龙酱xl  | 我要投稿

事情的经过:某中学老师在上网课期间强迫查看学生的手机应用软件并删除某些软件,电脑硬盘等在去年引起非议。

首先从法律角度上,这名老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隐私权的有关规定。并对相关此事的四名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

  1. 负强化的使用不当。这个老师惩罚行为正是负强化使用不当并且过度强调负强化的表现,在管理学当中,负强化的使用是一定要慎之又慎的,然而对于负强化的过分依赖,体现为一种“专制”,就会使管理变得极为困难。秦王嬴政依法家治天下,最后落得个秦二世就把秦丢失了一样。正如的杜牧所说:“天下敢怒而不敢言”,负强化的实施如果过分了,就会引发很不好的后果。

  2. 从人本管理的角度去看,管理的中心是人,是管理人,为人服务的。那么这个老师所做表面上是为了家长孩子服务,但是从结果上反倒是给孩子留下了心理创伤,倘若为人服务的目的没有达成,这就仅仅是一场不好的管理,但是反而给被管理者、以及第三方管理者带来了不好的结果,这就是一场糟糕透顶的管理。

那么换个角度呢,从哲学的角度来说

  1. 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这位老师的所言所为,完全是把“老师”放在了一个高的阶级,而学生作为低阶级者,受到了老师的语言和作为的剥削,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置于脑后,机械的、刻板的、血腥的进行着对于学生心灵上的打压和剥削,将自己的身份置于所谓的高位,对“下层”进行苛责和侮辱,并对学生的损伤拒不认错。本质上就是一种阶级性的压榨。

  2. 从辩证法和角度去看,人们经常会进入形而上学的当中,认为对错恒不变,是非恒是非,对于青少年使用网络游戏与网络视频,我们同样也要辩证来看,一方面,青少年出生于网络时代,必然受到网络所带来的新的尺度的影响,那么就需要我们用网络尺度来看待这些问题,游戏和视频是娱乐的工具,人们需要娱乐,网络媒介的尺度的必然的娱乐工具;另一方面,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介具有一定的成瘾性,这种成瘾性会对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的解决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和学校还有家庭与社会,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归于学生、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

理解网络游戏,首先就要理解游戏是什么。麦克卢汉提到“游戏是大众艺术,是集体和社会对任何一种文化的主要趋势和运转机制作出的反应。和制度一样,游戏是社会人和政体的延伸……是适应专门化行动压力的方式: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必然出现专门化的行动。游戏是对日常压力的大众反应的延伸,因而成为一种文化准确可靠的模式。它们把整个人口的行动和反应熔为一炉,使之成为一个动态的形象。”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理解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只是将游戏的“平台”带到了网络,那么网络游戏就是网络中社会人和政体的延伸。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切游戏都是人际交往的媒介

“高度专门化的工业文化就迫切需要游戏,因为对许多头脑而言,游戏是唯一可以理解的艺术形式。”

“初中生网民所有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比例均高于未成年网民的平均水平。相比于其他群体,他们更加偏爱网上聊天,使用社交网站和网上听音乐......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网民经常在网上看动画/漫画和“粉丝应援”的比例为各学历最高。”初中生网民处于自我人格意识成长初期,其社会性活动也开始增多,并且随着从小学到初中的年龄的增长,其拥有了更加良好的个人意识和个人观念,并且也有了一定的自我兴趣和自我认知能力。

网络游戏与网络视频是媒介的必然,所以作为老师,应当去了解学生所处在的尺度,在可以更好的教书育人。

综上所述,我严重谴责这位老师的违法行为,同时严重谴责她的这种阶级观念和出于这种观念下的作为,并希望全体老师,能够了解、理解学生的时代尺度,做好本职的管理工作,理性使用负强化,辩证的看待学生的网络行动。

参考资料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对于去年某中学老师侵犯学生隐私权的学术见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