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已拿下巴赫穆特,而乌军称:战斗还未结束,这是为何?
5月20日,俄罗斯军方和瓦格纳雇佣兵集团正式宣布:已经拿下乌东重镇巴赫穆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声祝贺。
据俄罗斯多家媒体报道,克里姆林宫21日凌晨说,俄罗斯总统普京祝贺瓦格纳集团成员和正规军从乌克兰军队手中解放了顿巴斯的巴赫穆特。
不过,乌克兰方面不承认这一结果,声称这座城市的战斗还没有结束。
这话不假,至少有两种情况可以支撑这一说法:一是根据作战进程,现在俄军应该进入“清剿残敌”阶段,显然还会有零星乌军士兵的抵抗。二是乌军下一步还可能会组织反攻,夺回巴赫穆特。
其实,如果从战场整体态势来看,巴赫穆特并非什么重大意义的战略要点,最多算是次要方向的一个城市防御阵地而已。
对于俄军来说,如果要对乌克兰取得更具威慑性和决定性的战役胜利,其主要进攻方向,应该是首先拿下第聂伯河中下游的扎波罗什市,再往北向第聂伯罗市进攻,然后继续向北,与俄罗斯境内部队和卢甘斯克方向的部队一道,三面合围哈尔科夫。这样就能形成对乌东地区的稳固防御和控制,保持随时西进的攻势防御态势。
而对于乌军来说,反攻方向应该是在扎波罗热第聂伯河水库东岸的沃斯里夫卡和库班一线展开,由北向南,向梅利托波尔方向进攻,这样就能将俄军一分为二,能对战局具有颠覆性的改变。
我看了俄军20日攻下巴赫穆特的最后一个战术大动作——使用了大量的白磷弹,犹如天女散花从天而降。有网友问,俄军为什么早不这样做呢?
这个疑问,其实已经道出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略陷阱——很显然,俄罗斯利用了乌克兰死守巴赫穆特的政治和外援需要,几个月来,就是三面合围,围而不猛攻,轰而不占领。步兵和坦克装甲车只是小打小闹,绝对不发起大规模的地面进攻,采用的是“蚕食战法”,攻势极为缓慢。
俄军明明可以切断乌军进入巴赫穆特的唯一通道,但就是不封死。其目的就是以此作为诱饵,吸引乌军源源不断进入,把巴赫穆特作为消耗乌军大量实力的“绞肉机”战场。综合多方面情报,乌军在巴赫穆特损失的部队至少30万。
但现在俄军为何却突然“收官”了?这是因为时机到了,目的在于打击乌克兰国家和总统的士气。泽连斯基这几天不是春风得意,满世界访问吗?刚去欧洲转了一大圈,又赶往沙特去向海湾国家演讲一番,紧接着马上前往日本出席世界发达国家的G7峰会,参与对中国台湾问题、南海问题和内政问题的“指点江山”。
俄军这时候采取收官行动,完全占领被泽连斯基视为获得外援的救命稻草巴赫穆特,目的就是为了削弱西方国家援助信心,重创乌克兰军民的士气。
乌克兰要像泽连斯基说的那样全面打败俄罗斯,前提条件必须有一个:美西方国家要能够通过援助,让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接近或超过俄罗斯。但这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