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公交再也不需要特字头了

2021-02-05 20:46 作者:夜莺夜影  | 我要投稿

        2014年5月10日,北京公交406路和另外7条线路一起更改了路号,从此改姓加入了“特”家。那时年轻的他没想到的是,6年多之后,“特”氏家族会迎来终结,他还叫406路,一切都仿佛一场梦。

北京公交406路 2013年
北京公交特16路 2014年


        “特”字头起初是90年代中后期启用的,专门运营双层车的线路。随着新世纪到来,越来越多的新线路加入到“特”字头的家庭,使用的双层车也逐渐变成了有空调且更加舒适的车型。也有从非双层车换了双层车的线路陆陆续续改为“特”字头,比如原本是803路的特11路,以及原本是800路的特12路。

        2014年的那次改路号,是由于北京公交集团想整合路号资源,规范路号的使用,并增强辨识度,从而将那时使用双层车的线路一律从纯数字路号更改为“特”字头。从那以后,原83路改为特13路,54路改为特14路,85路改为特15路,406路改为特16路,72路改为特17路,320路改为特18路,319路改为特19路。“特”字头家族从未有过如此的规模。

当然,“特”字头并不代表这条线路用的所有车都是双层车,也有一些例外


        那个时候规范完路号之后,大家都觉得特别完美。这下有双层的全都是“特”字头了,不是特字头的用的都不是双层车,哪有比这更机智的事情?虽然他们好像忘了23路

        

        当然,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美好的时光永远都是那么短暂。2015年10月,特8快车撤销,300路快车更换双层车,“所有双层车都是特字头”的规则,就这样轻易地被打破了。

更换双层车之后的300内快 2016年


        从那以后,“特”字头与非“特”字头之间的车辆流动越来越频繁。数不清的非“特”字头线路开始“长高”,直到今天。


        双层车在北京的增多其实是有目的性的。彼时拿着一叠纸质车票和红蓝铅笔的售票员在北京还非常常见,尤其是在有两节车厢的铰接车上,更是必不可少的配置。与此同时,公交线路客流量被快速扩张的轨道交通搞得逐年递减,看着并不好看的报表,公交集团想着一定要搞点降本增效的举措。于是,将大客流线路的配车从需要售票员看着第三个门的铰接车换成只有两个门的双层车就成为了另一个完美的点子。只不过,这个好点子和一年前把双层车都改成“特”字头的另一个好点子放在一起,像是两个平行世界的北京公交集团想出来的。

        只能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另一个计划吧。

355路是一条改为使用双层车的普通线路


        从使用双层车的线路增多开始,“特”字头也逐渐地失去了他的特殊意义。在线路的优化调整中,“特”字头也经常处于名单之中。作为“特”字头中年龄较大的特3路,特4路,特5路,特6路也相继被调整和撤销。这其中既有这些线路距离较长,不符合当今的公交线网规划的原因,也有公交集团想通过调整来将已经失去意义的“特”字头规范回来的原因。

        后面的故事,我们就都知道了。从2021年2月6日起,最后的几条“特”字头线路将分批更改路号。就像开头写的那样,406路兜兜转转6年多,又叫回了406路,仿佛这一切都是一场梦。

        不过,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不同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时候,双层公交车是新鲜玩意儿,还记得小时候的我很喜欢坐在双层车的第一排,看着前面的风景,那时候就会认准“特”字头的线路。而如今北京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双层车,现在的小孩如果想坐双层车,再也不用专门挑那些不一定在家门口的“特”字头来坐了。

北京公交特4路 2011年


附:北京公交路号调整通知

一.2月6日首车起
1.原525路调整为17路;
2.原635路调整为135路;
3.原701路调整为4路;
4.原751路调整为319路;
5.原特13路调整为143路。

二.2月8日首车起
1.原674路调整为63路;
2.原特8路(内、外环)调整为368路(内、外环);
3.原特11路调整为141路;
4.原特12路(内、外环)调整为200路(内、外环);
5.原特16路调整为406路。

三.2月9日首车起
1.原684路调整为84路;
2.原691路调整为69路;
3.原特2路调整为142路;
4.原特7路调整为137路;
5.原特14路调整为144路。

四.2月10日首车起
1.原740路(内、外环)调整为400路(内、外环);
2.原特9路(内、外环)调整为400快(内、外环)。

五.2月20日首车起
1.原特15路调整为145路;
2.原特19路调整为129路。



北京公交再也不需要特字头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