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格:从《二十四诗品》到《小王子》
作者:曾铃
风格是语言运用的任何独特方式,一般可以从措辞、句法、意象、节奏和修辞的运用中加以界定。《二十四诗品》第十章绮丽中,绮丽与自然、冲淡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即是两种风格的相互交融,并且达到一种揉和之美。风格各异亦可区分出不同作家、不同流派、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作品。
在美学观点指导下,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第十章绮丽一开始论述了“浓”和“淡”的关系。作者先设喻说,精神上丰裕的人,能不受外界的诱惑;诗人如果真正懂得绮丽之美,就不会眩目于浓辞艳采的光泽,而应努力在内涵上臻于丰硕华美。浓淡糅合反映了作者企图把冲淡自然的诗美理想与华丽的诗风糅合起来的一种努力,从淡中见丽,达到真正的绮丽。
拜伦《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这首诗不仅很有画面美,细细读来,还有几分盛唐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的韵味。他巧妙地借助光与影,不断参照明与暗的自然美,在动与静的对立和谐中来描述女子外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一幅光线柔和、层次丰富的立体人物肖像画。
风格亦会有作者的个人风格在内,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诗歌标题中的走一词,生动、凝练地暗示了女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美,这让人不由地想起摇曳生姿一词。在面对如此频繁,华丽的宴会,而作者在明暗之间停驻观望一位佳人的儒雅清醒自然,在绮丽中欣赏美妙,品味精神上的丰裕,内涵由表及里的散发。这首诗本身的节奏、韵式以及语言的运用达到了美的极致。风格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其自然与内容情感真切爱慕相结合,彰显作者的艺术修养和社会修养同时成熟后具有的一种气敛神藏、内蕴外朴的艺术特色。
风格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内容和形式。相互糅合,既能呈现出作家的主观方面的创作追求,以及客观方面时代中生活经历、艺术素养、思想气质。
《小王子》黄绿配色呈现出和谐自然的画面,带读者进入童话,小王子孩童般的无邪视角穿透浅易的生活表象,直达生命内里,深入发掘源自灵魂深处的、最淳朴的生命之真。作者的笔法深入浅出,在小王子纯净的目光中观望到对世界,人生的思考,就有象征意义。同时,作者在创作《小王子》揉入了敏感细腻的内心和忧郁柔曼的个性,在几次的人生起伏中不断走向成熟的独特心理路程,可见,作者人生经历,个人主观感受,自身修养,以及艺术视角等对于创作风格,叙述视角,创作形式有着深刻影响。
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 强调了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文气”,是指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自然禀赋、个性气质,强调创作个性的独特性和不可改变性,突出了作家独特个性对于作品风格的决定意义。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以洒脱,戏谑的笔触来描写“猪”,对“猪”描写作品本身具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因素。人和猪一样,也是只求自由的本性,猪所处的这种自然状态,正如人所追求的自由生活一样,是一种自然的要求和生活方式。这只猪因为摆脱了猪的普遍命运,具有自然,野性的特征,成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象征。猪和人对比,大多数人和大多数猪一样,生活在处于被安排的境地,对于这种安排他们处置泰然,人处于不能自我把握的生活中而不自知,这正是我们的一种迷失。王小波用他的生活写作,通过动物视角来反观人类,正贴切“文气”之外内容和形式相统一。